Python type()函数:动态创建类

1年前 (2024-04-26)
我们知道,type() 函数属于 Python 内置函数,通常用来查看某个变量的具体类型。其实,type() 函数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用法,即创建一个自定义类型(也就是创建一个类)。

type() 函数的语法格式有 2 种,分别如下:

type(obj) 

type(name, bases, dict)

以上这 2 种语法格式,各参数的含义及功能分别是:

  • 种语法格式用来查看某个变量(类对象)的具体类型,obj 表示某个变量或者类对象。

  • 第二种语法格式用来创建类,其中 name 表示类的名称;bases 表示一个元组,其中存储的是该类的父类;dict 表示一个字典,用于表示类内定义的属性或者方法。


对于使用 type() 函数查看某个变量或类对象的类型,由于很简单,这里不再做过多解释,直接给出一个样例:

#查看 3.4 的类型

print(type(3.4))

#查看类对象的类型

class CLanguage:

pass

clangs = CLanguage()

print(type(clangs))

输出结果为:

<class 'float'>

<class '__main__.CLanguage'>


这里重点介绍 type() 函数的另一种用法,即创建一个新类,先来分析一个样例:

#定义一个实例方法

def say(self):

print("我要学 Python!")

#使用 type() 函数创建类

CLanguage = type("CLanguage",(object,),dict(say = say, name = "C语言中文网"))

#创建一个 CLanguage 实例对象

clangs = CLanguage()

#调用 say() 方法和 name 属性

clangs.say()

print(clangs.name)

注意,Python 元组语法规定,当 (object,) 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时,的逗号(,)不能省略。

可以看到,此程序中通过 type() 创建了类,其类名为 CLanguage,继承自 objects 类,且该类中还包含一个 say() 方法和一个 name 属性。

有读者可能会问,如何判断 dict 字典中添加的是方法还是属性?很简单,如果该键值对中,值为普通变量(如 "C语言中文网"),则表示为类添加了一个类属性;反之,如果值为外部定义的函数(如 say() ),则表示为类添加了一个实例方法。

运行上面的程序,其输出结果为:

我要学 Python!

C语言中文网

可以看到,使用 type() 函数创建的类,和直接使用 class 定义的类并无差别。事实上,我们在使用 class 定义类时,Python 解释器底层依然是用 type() 来创建这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