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种稀奇古怪的车次开头
1年前 (2024-04-24)
盘点各种稀奇古怪的车次开头票证收藏爱好者 1-748次自从1950年开始就开始使用了,其中1-98次代表直通旅客特别快车(特快),101-298次代表直通旅客快车(直快),301-398次代表管内普通旅客快车(普快),401-498次代表直通旅客慢车(直客),501-558代表管内旅客慢车(普客),601-678代表节假日临客,681-678代表客车和货车混装运列车(混车),701-745代表市郊通勤旅客慢车。
而后随着旅客列车的不断增多,车次扩展到了1-998次。
1997年4月1日次大提速后,开始出现以汉字字母开头的车次。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后,1-998次的车次逐渐退出舞台,直快、特快车加上了字母开头,普客、普快车次升位变成了四位纯数字的车次。
目前少部分列车仍在使用三位数的纯数字。
1001-9998次:第三次大提速后出现,1001-1998的为跨三局及以上的长距离普快列车,2001-2998为跨两局列车,4001-5998为铁路局管内短途普快列车,6001-7598为铁路局普通旅客慢车,7601-8998为通勤列车。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有使用路用列车(570 次)客货混编列车来替代普通通勤列车,这种列车一般只挂1-3节客车车厢。
K字头的列车出现于次铁路提速后,含义是快速旅客列车,车次编号从K1-K298,一些车站打印的车票用汉字“快”代替。
第三次大提速后车次拓展到K1-K998,五次提速以后管内车次从K中分离出来,以“N”开头。
2009年四月,管内车次重新并回K字头,管内车次升位为K+4位数字(K5001-K9998)。
T字头列车出现于第三次提速以后,最开始代表的是上海铁路局管内的特种豪华列车T12,T1516 第三次铁路提速以后开始用于指代特快旅客列车,车次编号T1-T998。
2009年4月后,车次升位,变为T1-T9998 Z字头的前身是出现于95年的准高列车,1997年次大提速后开始用字母“Z”代替,含义为准高速列车。
五提以后Z字头的车次开始使用于直达特快列车。
D字头列车早在1999年的10月10日就出现在了铁路的时刻表上,代表的是局管内动车组。
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我国的前高铁时期,有各种试制的动车组例如:中华之星,晋龙号,长白山号,蓝箭号,州号等。
之后一段时间,D字头列车被取消,一些动车组改跑管内"N"。
直到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大量和谐号动车组陆续上线运营,D字头才重新被使用。
G字头列车出现于1995年,代表的是高速列车。
此后,G字头也和D字头一样,暂时被取消,直到2009年4月才重新出现,含义为高速动车组。
C字头列车,出现于2008年8月,含义为:城际动车组 S开头的车次最早出现于97年次提速后,车次使用于广深公司旅客快车,第三次提速后广深快车改车次为T字头,S开头停用。
目前S开头的车次含义为市郊列车,使用于北京S2线,车次为S2 ,和谐长城号担当,不售国铁车票,使用的是S2线定额客票。
天津——蓟州的列车也是使用S开头的列车,车次S9 ,不同于北京S2线,天津——蓟州的车票可以在网上购买,车票也是国铁的车票。
车底方面,跑天津——蓟州的市郊列车是用的是普通的25G,而北京S2线用的是奥运会特别定制的和谐长城号动车组。
近两年,北京又开通了副中心线(车次S1 )、密云怀柔线(车次S5 ),使用和谐长城号车底。
浙江省的城际铁路也启用了S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宁波——余姚的S1 X、上虞——绍兴的S2 X,使用CRH6系列的车底。
Y字头车次意为旅游列车,出现于97年次大提速,前身为“游”字头列车。
20世纪末期为汉字和字母的过渡时期。
除此之外,早期旅游列车还使用过“辽、金、黑河、三峡、银河、西柳、镜泊湖、冰、长、草、鸭、韶”等汉字开头。
很多Y字头列车没有固定的开行时间,时刻表也无法查询票额全部分配给旅行社。
也有少部分Y字头列车能在12306查询时刻表,同时也对外售票,有固定的开行时间。
L字头车次出现于1997年次大提速,意为临时旅客列车(简称临客),临客通常在节假日高峰期开行。
2016年以后,L字头列车逐渐消失,各路局通常使用字母加上4开头的四位数字来代表临客(如K4001)。
A字头车次最早出现于2003年春运,为按需开行的列车,等级比L字头的车低,俗称“临外临”,A字头车次于2009年左右停止使用。
N字头车次出现于2004年左右,意思为管内快速列车。
2009年重新并入K开头。
“深”字头列车出现于1995年左右,为广深公司旅客快车。
2000年第三次提速后车次并入T开头(特快) 1999年10月1日NZJ1型内燃动车组在沪宁线进行轨道动态测试,创下了时速194公里当时的最高运行速度记录。
试验结果显示NZJ1型内燃动车组能达到在160kmh的既有线上按180kmh运行的目标。
列车随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并名为新曙光号,由1999年10月10日起担当南京西-杭州、上海-南京间的客运任务。
车次分别为快创1次(KC1)、快创2次(KC2)、快创6次(KC6)特快列车,KC2次列车每天上午8时从上海站出发,中途停靠苏州,10时48分到达南京西,运行时间仅为2小时48分钟;KC1次列车在中午11时41分从南京西开车,中途停靠常州、上海,下午4时39分到达杭州;KC6次列车在下午5时48分从杭州折返,晚上7时48分返回上海。
同年年底,原本由25Z型客车担当、往返上海和无锡的T56次列车,也改由“新曙光”号套跑,车次变更为KC78次。
2000年11月1日,“新曙光”号列车完成了30万公里的考核,两台动力车被送返戚墅堰厂。
KC开头车次停止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运输服务质量,每年都会进行几次大规模的调图。
调图当天,有可能会出现某一车次两次到达某站的情况,为了方便调度,通常会将调图后的车次在那用转义符号代替,具体规则如下:W: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K”Q: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T”H: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L”V: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1开头的四位数车次B: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2开头的四位数车次U: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4开头的四位数车次X: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5开头的四位数车次P: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Z开头的四位数车次 【未完待续……】
而后随着旅客列车的不断增多,车次扩展到了1-998次。
1997年4月1日次大提速后,开始出现以汉字字母开头的车次。
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提速后,1-998次的车次逐渐退出舞台,直快、特快车加上了字母开头,普客、普快车次升位变成了四位纯数字的车次。
目前少部分列车仍在使用三位数的纯数字。
1001-9998次:第三次大提速后出现,1001-1998的为跨三局及以上的长距离普快列车,2001-2998为跨两局列车,4001-5998为铁路局管内短途普快列车,6001-7598为铁路局普通旅客慢车,7601-8998为通勤列车。
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有使用路用列车(570 次)客货混编列车来替代普通通勤列车,这种列车一般只挂1-3节客车车厢。
K字头的列车出现于次铁路提速后,含义是快速旅客列车,车次编号从K1-K298,一些车站打印的车票用汉字“快”代替。
第三次大提速后车次拓展到K1-K998,五次提速以后管内车次从K中分离出来,以“N”开头。
2009年四月,管内车次重新并回K字头,管内车次升位为K+4位数字(K5001-K9998)。
T字头列车出现于第三次提速以后,最开始代表的是上海铁路局管内的特种豪华列车T12,T1516 第三次铁路提速以后开始用于指代特快旅客列车,车次编号T1-T998。
2009年4月后,车次升位,变为T1-T9998 Z字头的前身是出现于95年的准高列车,1997年次大提速后开始用字母“Z”代替,含义为准高速列车。
五提以后Z字头的车次开始使用于直达特快列车。
D字头列车早在1999年的10月10日就出现在了铁路的时刻表上,代表的是局管内动车组。
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我国的前高铁时期,有各种试制的动车组例如:中华之星,晋龙号,长白山号,蓝箭号,州号等。
之后一段时间,D字头列车被取消,一些动车组改跑管内"N"。
直到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大量和谐号动车组陆续上线运营,D字头才重新被使用。
G字头列车出现于1995年,代表的是高速列车。
此后,G字头也和D字头一样,暂时被取消,直到2009年4月才重新出现,含义为高速动车组。
C字头列车,出现于2008年8月,含义为:城际动车组 S开头的车次最早出现于97年次提速后,车次使用于广深公司旅客快车,第三次提速后广深快车改车次为T字头,S开头停用。
目前S开头的车次含义为市郊列车,使用于北京S2线,车次为S2 ,和谐长城号担当,不售国铁车票,使用的是S2线定额客票。
天津——蓟州的列车也是使用S开头的列车,车次S9 ,不同于北京S2线,天津——蓟州的车票可以在网上购买,车票也是国铁的车票。
车底方面,跑天津——蓟州的市郊列车是用的是普通的25G,而北京S2线用的是奥运会特别定制的和谐长城号动车组。
近两年,北京又开通了副中心线(车次S1 )、密云怀柔线(车次S5 ),使用和谐长城号车底。
浙江省的城际铁路也启用了S开头的四位数车次:宁波——余姚的S1 X、上虞——绍兴的S2 X,使用CRH6系列的车底。
Y字头车次意为旅游列车,出现于97年次大提速,前身为“游”字头列车。
20世纪末期为汉字和字母的过渡时期。
除此之外,早期旅游列车还使用过“辽、金、黑河、三峡、银河、西柳、镜泊湖、冰、长、草、鸭、韶”等汉字开头。
很多Y字头列车没有固定的开行时间,时刻表也无法查询票额全部分配给旅行社。
也有少部分Y字头列车能在12306查询时刻表,同时也对外售票,有固定的开行时间。
L字头车次出现于1997年次大提速,意为临时旅客列车(简称临客),临客通常在节假日高峰期开行。
2016年以后,L字头列车逐渐消失,各路局通常使用字母加上4开头的四位数字来代表临客(如K4001)。
A字头车次最早出现于2003年春运,为按需开行的列车,等级比L字头的车低,俗称“临外临”,A字头车次于2009年左右停止使用。
N字头车次出现于2004年左右,意思为管内快速列车。
2009年重新并入K开头。
“深”字头列车出现于1995年左右,为广深公司旅客快车。
2000年第三次提速后车次并入T开头(特快) 1999年10月1日NZJ1型内燃动车组在沪宁线进行轨道动态测试,创下了时速194公里当时的最高运行速度记录。
试验结果显示NZJ1型内燃动车组能达到在160kmh的既有线上按180kmh运行的目标。
列车随即配属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并名为新曙光号,由1999年10月10日起担当南京西-杭州、上海-南京间的客运任务。
车次分别为快创1次(KC1)、快创2次(KC2)、快创6次(KC6)特快列车,KC2次列车每天上午8时从上海站出发,中途停靠苏州,10时48分到达南京西,运行时间仅为2小时48分钟;KC1次列车在中午11时41分从南京西开车,中途停靠常州、上海,下午4时39分到达杭州;KC6次列车在下午5时48分从杭州折返,晚上7时48分返回上海。
同年年底,原本由25Z型客车担当、往返上海和无锡的T56次列车,也改由“新曙光”号套跑,车次变更为KC78次。
2000年11月1日,“新曙光”号列车完成了30万公里的考核,两台动力车被送返戚墅堰厂。
KC开头车次停止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运输服务质量,每年都会进行几次大规模的调图。
调图当天,有可能会出现某一车次两次到达某站的情况,为了方便调度,通常会将调图后的车次在那用转义符号代替,具体规则如下:W: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K”Q: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T”H: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L”V: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1开头的四位数车次B: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2开头的四位数车次U: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4开头的四位数车次X: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5开头的四位数车次P:转义字符,调图当天相当于Z开头的四位数车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