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绍祖去世「伍绍祖逝世」

1年前 (2024-04-24)

小编现在给大伙详细地分析有关于伍绍祖去世,以及伍绍祖逝世相关的知识点,希望文章内容对大家当下遇到的问题产生一点帮助,如果有用别忘了收藏本站,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伍姓的历史名人?

2、名人名字 中含有数字 一到十 的都有谁?

3、伍姓历史上的名人

4、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5、哪位历史名人是出身于耒阳的?

伍姓的历史名人?

伍 员:字子胥(?-公元前664),春秋时楚国人。与父兄俱仕楚,後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员逃亡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吴王夫差灭越後,欲释越王句践回国,不听员谏,因信谗杀之。伍员死前预言越必灭吴,後九年越果灭吴。

伍 参:楚文公十二年伐郑之役中表现优异。当时,晋国的荀林父帅师救郑,来势汹汹,楚军的行止颇为犹豫,而身为楚国大夫的伍参却有过人之明,衡量大势之后告诉楚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其三师专行不获听而无上,此行也晋师必败……”结果,楚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跟晋军一决死战,果然大败晋师于,伍参也自此在楚国飞黄腾达,其子伍举,其孙伍奢,都世袭为大夫,显赫异常。

伍 孚:字德瑜,汉末忠臣,官越骑校尉。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阁下,拔刀直刺卓。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牵出剖剐之。孚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之曰:“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

伍 朝:字世明,晋代武陵汉寿人。少有雅操,闲居乐道,不修世事。性好学,以博士征,不就。刺史刘弘荐朝为零陵太守,主者以非选例,不听。尚书郎胡济奏曰:“臣以为当今资丧乱之余运,承百王之遗弊,进趋者乘国故以侥幸,守道者怀蕴椟以终身,故令敦褒之化亏,退让之风薄。案朝游心物外,不屑时务,守静衡门,志道日新,年过耳顺而所尚无亏,诚江南之奇才,丘园之逸老也。不加饰进,何以劝善!且白衣为郡,前汉有旧,宜听光显,以奖风尚。”奏可,而朝不就,终于家。

伍 乔:唐末宋初安徽省庐江人。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某科状元。伍乔自幼勤奋好学。后入庐山国学,数年苦研六经,尤善《周易》。山中众人捐资,助伍乔赴金陵应试。初选得中进 士,殿上复考,伍乔以所作惊人而一举夺魁。时人称考官选 人公允。南唐元宗李璟将其所作《画八卦赋》及《霁后望钟 山诗》刻于石上,以为永式。后放外任歙州司马,失意之情流于诗作,经翰林学士张洎进言,唐元宗召入为考功员外郎。仕户部员外郎。终卒于任上。伍乔善诗文,诗多七律且多送别、寄游、题赠之作。著有《伍乔集》。

伍 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伍 钝:明朝鄞人,字文琏,才识出众,长于言辞论辩,人们都劝他出仕。但他的母亲不希望他离开左右,故伍钝绝口不提仕进,一心侍奉母亲。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结庐守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

伍 福:字天锡,明朝时临川人,正统年间举人,历任咸宁教喻,陕西安察副使。伍福风格高迈,诗文典雅,兼工书法,编著有《咸宁县志》、《陕西通志》、《苹野纂闻》、《三吴水利论》、《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

伍 儒:字德全,,据《伍氏家谱》载,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北平奉诏迁居金陵城中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自伍儒起连续六世皆任职于钦天监,或为“博土”,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

伍隆起:广东省新会人,宋代名将。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人刻木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文定:字时泰,明代松滋人,官部尚书。弘治十二年进士,有膂力,便弓马,议论慷慨,官贵州参议,继授常州推官,精敏善决狱,称强吏。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文定勘,归之民。刘瑾入俌重贿,兴大狱,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人悉被逮。文定已迁成都同知,亦下诏狱,斥为民。瑾败,起补嘉兴。后知吉安府。兼资文武,尚节义,喜谈法,有儒将风。卒谥忠襄。

伍遵契:中国教学者。字子先(1598-1698),。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教经学世家,就学于山东经师门下。清康熙七年(1668年)赴苏州设帐讲经。在苏州掌教周士骐协助下,摘引诸经要旨,译成《修真蒙引》,对日常宗教生活涉及的教法礼仪无不浅释,康熙十一年刊印。后又在兄侄帮助下,历时6年,将波斯文苏非主义著作《米尔萨得》译成《归真要道》。该书主要阐述性义理、修道养性和复归真之道,长期用作经堂教育的选修读本。

伍庭芳:(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省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後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明叛变,忧愤而卒。

伍修权:中国人民高级指挥员,开国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名人名字 中含有数字 一到十 的都有谁?

闻一多 丁一

王二小(放牛娃)

张三丰 钱三强

李四光

伍绍祖

赵一曼,

5,伍佰

6,刘少奇

7,朱七七(武林外史)

回答者:ashming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7 14:41

六小龄童

回答者:ilcts - 初学 一级 11-7 14:41

蒋介十

蒋介十

蒋介十

蒋介十

蒋介十

????????????????

谐音也算那太多了

回答者:49205455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11-7 14:48

1 李谷一

3 黄三元

4 F4

5 伍思凯

7 安七炫

回答者: - 试用期 一级 11-7 14:55

过一,牛二蛋,伍百

回答者:zjccjp - 初入江湖 二级 11-7 14:59

1.小泉纯一郎,李谷一,一休

3.三毛,三德子,安倍晋三

5.伍咏蔚,五月天

7.七朵花

8.八戒

9.九孔

回答者:诺不答公主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7 15:02

赵九章(近代数学家)

李谷一

马三立

猪八戒,唐三藏

刘三姐,李立三

孙二娘 扈三娘 杜十娘

赵一荻(张学良的妻子)

赵一曼(早期革家)

回答者:zhangwlxr - 秀才 11-7 15:03

桃谷六仙

回答者:zhanganxiao - 魔法师 四级 11-7 15:13

这也行,不会吧

回答者:小淡萍儿 - 秀才 二级 11-7 15:17

没七哈?我认识一个!

七男霸女~

回答者:笑花痴 - 助理 11-7 15:22

蔡依林 林依晨 张三丰 伍子婿 刘少奇

回答者:残月夜惆怅 - 魔法学徒 一级 11-7 15:25

山本五十六 算不算

回答者:sumeria_lic - 初学 一级 11-7 15:54

12女子乐坊

回答者:幽幽雅 - 秀才 11-7 15:54

李四光

陆定一

赵一曼

钱三强

闻一多

僧一行

李立三

马三立

李谷一

李双江

张九龄

八大山人

唐三藏(玄奘)

张五常

胡祖六

熊十力

安七炫

赵九章

吴六奇

王二小

张三丰

张百发

张大千

万里

万喜良

王安亿

回答者:goozer - 举人 五级 11-7 16:25

姓一..如一善,是明代嵩明县县丞

姓二..如第二从直,是唐玄宗的中尉

姓三..如三旦八,元代云南行省右丞

姓四..如四水,是越王勾践的臣子

姓五..如五梁,是三国时蜀后主的谏议大夫

姓六..虞舜时皋陶的后代封于六,以六为姓

姓七..如七希贤,是明代永春县训导

姓八..如八通,是明代礼拜主师

姓九..如九嘉,是唐代翰林应诏

姓百..如百坚,是明代福建泉州的学者

清代有人干脆连名带姓都用数字,如<游外诗草>.<台阳杂咏>的作者叫六十七.<西域见闻录>的作者叫七十一,嘉庆时广西提督叫九十

回答者:jack3162 - 见习魔法师 11-7 16:51

李九折

回答者:KiSsヤ尐爷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1-7 17:01

闻一多(地球人都知道)

孙二娘(水浒人物,勉强点,但古往今来确没名人的字中含有"二"的)

马三立(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李四光(地质学家)

王云五(民国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四角号码检字法"发明人)

李六如(著名作家,曾任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

刘七(刘七(?-1512) 明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

刘八(清朝广东天地会一支的首领)

张九龄(唐开元名相,著名诗人)

杜十娘(传说或文学人物)

千百慧(著名歌手)

张大千(现代著名画家)

杨万里(宋代著名诗词作家)

王安亿(现代作家)

朱六一(中国个因假球入狱的裁判)

帕八拉·格列朗杰

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蒋介十

伍姓历史上的名人

伍子胥

伍子胥的逃亡生活

伍子胥,名员,子胥是字,又称申胥。楚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

484 年。子胥的父亲名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

名。他的后人,因而在楚国也有名气。

楚平王使楚大夫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妇。妇美好。无忌先回楚,劝

说平王纳秦女,为太子另娶妇。平王听从了他的意见,后生子熊珍。无忌原

为少傅,而伍奢为太傅。无忌既以秦女献媚于平王,因离太子而事平王。无

忌恐怕平王死而太子继位,杀害自己,便设法陷害太子建。建的母亲是蔡女,

平王不喜欢她。平王逐渐对建疏远了,令守边地的城父。无忌不断向平王进

谗,说太子因为秦女,对王怨望,要王有些防备。还说太子居城父将,外

交诸侯,就要作乱了。平王召伍奢询问。伍奢知无忌进了谗言,因说:王为

什么为谗贼小臣而疏骨肉之亲?无忌对平王说:王如不制止,将要被擒了。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奋扬使告太子,太子奔

宋。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二子,都是贤能,不杀,将是楚国的忧患。可

以伍奢为质而召之。”王使使对伍奢说:能招二子来你就能活着,不然则死。

伍奢说:“我有两个儿子,长子为人慈温仁信,若我叫他,他会来的。小儿

子固执刚强,能成大事,他看到,来后也一定被捕,他是不会来的。”平王

不听,召公子,说: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说:“我能见父

一面,虽死犹生。”遂往楚就父,后与父俱被戮于市。平王复遣使追捕子胥,

使者追到野外。子胥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的王,要释放我的父兄;不放,

楚国将为废墟。使者还报平王,平王发追赶,不得而返。伍奢听到伍员已

逃走,说:楚国的君臣将苦于了!

子胥在去宋寻找太子建的路上,遇好友申包胥。子胥说:父母之仇不与

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域接壤,我将亡楚。申包胥说:你能亡之,我能

存之。子胥宋时,有大夫华氏之乱,便同太子建由宋奔郑,再由郑到晋。

晋顷公想以太子建为内应而灭郑,许以郑封太子。事泄,郑定公与子产诛太

子建。子胥同太子建的儿子胜奔吴。

相传伍子胥行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几为关吏所捕。随后,楚又

追赶到来。正不得脱身时,见江上有个渔舟溯流而上。子胥呼渡。渔父歌着: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一面就把船靠近芦苇湾里。子胥

正向渔船走去,渔父又唱着:“日月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力?

事寝急兮,当奈何?”子胥上了船,渔父把他送过江。他看见子胥面有饥色,

为他去取饭。子胥怀疑有诈,深藏芦苇之中。待到渔父回船,持饭再三寻找,

子胥慢慢出来,炮餐一顿,想以“百金之剑”相谢。渔父说:“楚国已出法

令,得伍员者,赐粟五万石,爵能执珪。我哪里图你的百金呢!”子胥问其

姓名,答以“芦中人”,希望富贵之后莫相忘!子胥走了几步,再回顾时,

渔父已把渔船弄翻,自己沉到水中去了!子胥沉默悲哀良久,才又前行。到

了吴国,行乞于深阳市上。他在这里遇见了一个未嫁的女子,击绵于濑水之

上,他向她乞讨到一筐米饭。子胥吃饱之后,嘱她收拾碗盏,不要向外声张。

女子说,“我独与母居三十年,贞洁自守。今与丈夫饭食,是越礼行为,因

我不忍心而此。您走吧!”当子胥前行几步,回头看时,女子已自投于濑

水中。子胥既吴都,披发赤足涂面行乞于市上。吴人见他象个贵族的后裔,

又不是本国人,猜想是逃亡出来的,便报告了吴王僚。

吴王僚问明情况,准备擢用子胥,相与论政。子胥劝吴代楚。当时公子

光图谋夺取王位,深怕王僚伐楚有功,于己不利。便极力劝阻王僚,不要听

信子胥,说子胥是为报私仇而说这些话的。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专

诸,于公子光,自己退野躬耕,等待时机。专诸,或作鱄设诸,堂邑人。伍

子胥在逃往吴的途中,遇见专诸与人斗,盛怒之下有万夫莫当之势,但其妻

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之。专诸说:“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子

胥从他的表面和言论上知他是勇士,便阴相结纳。专诸被于公子光后,

甚受光的礼遇。

伍子胥在吴的功业

公元前515 年,吴王僚乘楚平王之丧,派公子掩余、烛庸率师围潜。又

派季札聘鲁,观察中原列国动向。楚派大军在潜地夹攻,吴军进退不得。公

子光认为时机已到,假意宴请王僚。在王僚的森严戒备下,专诸以进献炙鱼

为名,在鱼腹中藏剑,乘间抽剑杀死王僚,专诸也当场被杀。公子光即位,

就是吴王阖庐。阖庐专诸之子为卿,重用子胥,使知国政。

在伍子胥与闻吴国国政之初,阖庐就提出来立国大计。他说:“吾国僻

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宾。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

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说:“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

而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库则是安君理民的手段。子胥奉把城郭

仓廪都建立起来。他所建吴都城姑苏,周回四十七里,有陆门八,水门八,

是当时一座很大的城。他还奉训练卒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所有这些,都

提高了吴国在军事上进攻防守的水平,也是吴进一步接受中原文化的标志。

这是伍子胥入吴后立下的件重要功业。

公元前512 年,即阖庐四年,吴灭徐,准备伐楚。伍子胥提出了一个伐

楚的战略方针。他说:“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

,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之,多方以谗之,

既罢而后以三年继之,必大克之。”这大意是说,楚国掌权的人多,意见不

一致,也没有一定的计划。

公元前511 年,吴伐楚,攻夷(城父)、潜、六、弦(今河南潢川县等

地),使楚国将士疲于奔。公元前508 年,楚伐吴,军队驻在豫章。吴用

一支在豫章迎击,暗中转移实力到巢邑,在豫章抗击楚军之后,集中力

围住在巢邑的楚军,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公子繁。

公元前507 年,蔡、唐跟晋、吴结盟,共同对付楚国。公元前506 年,

晋国在王室刘文公参加下,在召陵开了十八国诸侯的盛大盟会,共谋伐楚。

由于晋人索取蔡国的财贿不得,又出尔反尔,而会盟作罢。但是,因为伐楚

之势毕竟无可扭转,这年夏天,蔡国灭了不参加盟会的沈国。冬天,蔡、吴、

唐伐楚的大战爆发了。

在蔡、唐二国军队的引导下,吴国军队向楚国进发,先是乘舟溯淮到蔡

地登陆,然后把战船放在水湾处,和楚军夹着汉水对峙。楚令尹囊瓦的军队

渡汉水进击,从小别打到大别(均在汉阳县北)和吴交锋三仗,都没有得手。

他自知不敌,即想逃走。这时,两国军队已集中到柏举(今湖北麻城县)进

行决战。阖庐之弟夫概王摸清了楚军士气低落,就带领自己所属五千士进

攻,把楚军打得大败,囊瓦奔郑。吴军跟踪作长距离的追袭。在清发(今湖

北安陆县)突击半渡河水的楚军,在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又突击正在开饭

的楚军,一连打了五个胜仗,就长驱进入楚之郢都。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找寻不到楚王,掘了已故一王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之仇。

申包胥逃在山中,使人告伍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

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于僇死人,

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

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到秦国乞求救,秦哀公表示要商议,请他先

在宾馆住下。他说,我国君民正在受难。他靠在秦庭门外哀哭着,七天七夜,

哭声不绝。秦哀公被感动了,说:“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遂

决定发五百乘救楚,这已经是第二年(前505 年)。秦楚联军打败夫概王。

楚􏷣射被吴俘虏,他的儿子跟从子西收集散游勇,又在军祥(今湖北随县)

打败吴军。秦楚联军灭了唐国,吴军又在公婿之溪和麇地(今湖北与陕西交

界)连吃败仗。夫概王乘机回国想夺取王位,但被阖庐打败,奔楚,楚封为

棠溪氏。这年越国也抄吴后路,向吴进攻。吴国自己也消耗不少,只好撤军。

吴国回师的次年,公元前504 年,吴太子终累又用舟师打败楚军,俘虏

楚国两个水军将领和七个大夫,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打败楚子期的

陆军。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形势紧张,于是把都城往北远迁都

(今湖北宜城县东南)。史称:“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破强楚,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可以说子胥在吴的功业达到了顶点。

伍子胥之死

公元前496 年,越王允常死,勾践继位。吴国乘丧伐越。越出抵御,

战于槜李(今浙江绍兴县)。吴军大败,吴王阖庐伤指,在回师途中死去。

阖庐生前听从子胥的意见,以儿子夫差接位。夫差决心报仇,使人站在宫门,

每当他出入,就喊:夫差,你忘了越国杀了你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

三年一定报仇!

刚到第三个年头,夫差就发要报仇。公元前494 年,吴军在夫椒(今

太湖椒山),一举打败越军,并一直攻进越境。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保守

会嵇,眼看无力较量,为了免于亡国,只好接受文种“卑辞厚礼”向吴请和

的建议,派大夫到吴军中,卑辞下气,向吴请罪,勾践愿为吴王臣仆,夫人

为妾、大夫士及其妻女为吴服役,越国的宝器献给吴王。夫差打算答应,

伍子胥不同意。他讲了个夏少康怎样从危险中求生存,发展壮大终灭政敌寒

浞,中兴夏朝的故事,并分析吴越两国同处三江之地,不能并存的形势。他

说:远方敌国,即使吴能降服,但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而占有越国,

我能居其地,能乘其车,这是一个不能或失的时机。又说:勾践是个能人,

加上范蠡、文种这班良臣,一旦他们归国图强,那会长期为患于吴国的。

正当吴国君臣争议未决之际,越装饰美女八人,送给吴太宰伯噽。太宰

伯噽接受了贿赂,就对夫差说:古来攻人国家,无非是使人家降服而已,现

在越国请降,纳贡称臣,还有什么要求呢?他又引文种朝见吴王,一面说好

话,一面委婉地威胁,说越国万一得不到吴王的宽宥,勾践将会杀妻灭子,

销毁宝器,用这剩有的五千甲和贵国拼个死活。说这样,吴国再强,也不

会有什么利益,只有损失吧?这样软硬兼施,使已经开始骄奢自满的夫差终

于首肯了这个和议。子胥叹道:“姬姓应该衰败了。这是养虎贻患。越国将

会发展国力,训练军民,二十年之后,吴国就变成池沼废墟了!”

夫差认为越国小,这次会一蹶不振,不足为患的。同时,他也被越国人

的甘辞厚赂所迷醉。他一心向中原地区进取,当年伐陈,次年入蔡,把蔡迁

于州来。公元前489 年,再次伐陈。公元前488 年,向鲁征取百牢的献礼。

公元前487 年,助邾伐鲁。公元前486 年,成邗沟,通江淮,作北进的准备。

公元前485 年,联鲁、邾、郯伐齐,从海道进。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军,

不过却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 年,又跟齐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北),

与鲁联败齐,俘虏齐国中军将领国书等五大夫,缴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

千,将这些战利物都给了鲁国。

就在公元前484 年,早已归国励精图治的越国君臣入吴朝贺吴国代齐的

胜利。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独有子胥心情沉重。他说:“这是越国存心豢

养吴国而已。这个心腹之患不除,即使得了齐国,也不过是块石田,不

能种植庄稼。”他断定:“越不为沼,吴其泯矣!”①他见吴王如此,趁为使

者去齐之便,把自己的儿子寄托给齐国鲍氏,改姓王孙氏。伍子胥没完没了

的谏诤,吴王夫差越来越听不进去。加上伯噽的谗言,夫差早就对子胥越发

不满。他伐齐得胜回国时,得知子胥寄予齐国的事,立即以私通敌国,怀有

二心的罪名,赐子胥以属镂之剑,迫使。伍子胥认定自己的见解是正确

的,坚持他的灭越主张,始终不渝地抗争死。死前,他对夫差说:“请把

我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总有看见越国大军从这门进来”。事

实证明,他是最清醒的,只是夫差没有为他办理这件后事,而是恨及枯骨,

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抛在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之葬于鱼腹。此

后十二年,公元前471 年,越灭吴。《汉书·艺文志》,书有“伍子胥十

篇,图一卷”,久佚

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伍奢(?-前522)楚国(今属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后期楚国大夫。楚平王时为太子太傅,楚庄王重臣伍举之子,伍子胥之父。由于费无忌对太子的陷害,牵连伍奢被捕。费无忌担心伍奢的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要报仇,于是召他们来,表示来了就放过伍奢,不来就马上杀了他。伍尚和伍子胥明白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伍尚不忍父亲独自受死,又怕自已报不了仇,被人耻笑,于是前往。伍子胥则逃走,准备报仇,辗转去到吴国,最终成功报仇。

伍尚,伍子胥的哥哥,伍奢的长子,为楚国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人。青少年时,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自己和父亲为楚平王所杀,弟弟伍员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后成就英名。伍尚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爱,当楚平王派人召见他们兄弟时,本想逃跑的他,念及或许自己去真的可以救父亲,于是含泪与弟弟辞别,终与父亲被平王杀害。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伍子胥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伍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伍隆起:新会人,宋代名将。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人刻木为首以葬。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伍钝:明朝鄞人,字文琏,才识出众,长于言辞论辩,人们都劝他出仕。但他的母亲不希望他离开左右,故伍钝绝口不提仕进,一心侍奉母亲。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结庐守墓三年,乡里称之为"伍孝子"。

伍福:字天锡,明朝时临川人,正统年间举人,历任咸宁教喻,陕西安察副使。伍福风格高迈,诗文典雅,兼工书法,编著有《咸宁县志》、《陕西通志》、《苹野纂闻》、《三吴水利论》、《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

哪位历史名人是出身于耒阳的?

楼主,要问最有名的话那就非蔡伦莫属了。

虽为宦官,却不是赵高,魏忠贤之类的

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重大改进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比较有名的也还有很多啊

谭冠三

伍若兰

资中筠

伍绍祖

欧阳斌

伍宇娟

李佳妮

张 嫱

关于伍绍祖去世的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吧,相信你已经寻找到关于伍绍祖逝世有用的答案了。更多与伍绍祖去世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下方的相关文章喔。

伍绍祖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