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空八军沿革

1年前 (2024-04-23)
中国人民,空八军沿革炮手 成指空八军成空的变迁及主力部队简介:1965年10月19日,空军指挥所在四川成都成立,部队番号7237部队,直属军委空军建制,受军委空军和双重领导。
首任主任为南空副司令员高厚良(后任军委空军政治委员),首任为空降15军副丁钊。
同月,按空军通知,将原属空军领导的驻四川地区的雷达第三十九团、彭山场站、成都医院,以及代管的第13航校,移交空军指挥所。
1966年4月25日,空军高炮第15师在中国重庆正式成立。
该师师部及所属43团由福州军区空军在福建南平负责组建,44团由空军在安徽滁县组建,于该年2、3月份先后抵达重庆集结,划归空军指挥所建制领导,该师装备37毫米、57毫米高炮,重点担负重庆钢铁公司、发电厂等重要目标的对空防御任务。
同月,空军第2航空学校开始奉调由吉林长春整体搬迁入川,校部驻夹江,所属训练团(含扩编后)陆续进驻夹江、泸州、宜宾、彭山等机场,主要担负轰炸机及直升机飞行员培训任务。
1974年4月,该航校划归空军指挥所建制领导。
1967年5月,驻川的空军第13航空学校改番号为空军第4航空机务学校。
1969年8月,该校撤销。
1969年1月30日,空军委电令: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建制后,为了与大军区的划分相适应,便于指挥领导,经中央军委批准,确定将空军指挥所及其所属驻空军部队,由空军划归空军指挥所建制。
随后,兰空派出杨怀年副参谋长和拉指王德全主任等赴成都,2月27日完成移交。
空军指挥所从1969年3月1日起对空军指挥所实施指挥。
同月,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空军指挥所在四川西昌组建成指“五.七”干校。
1971年3月迁成都附近简阳县。
1979年5月撤销。
1969年8月20日,空军歼击航空第33师(1960年4月组建)由湖北山坡机场调驻中国重庆,师部率第97、99大队及独立中队进驻大足登云机场,第98大队进驻白市驿机场,划归空军指挥所建制, 同年9月1日,空军高炮第16师在四川成都成立,辖高炮第46、47、48团,由成指和空军抽调人员共同组建。
196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四川当前若干问题的报告》下达,在和四川省革委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空军指挥所及驻川空军部队,派出人员先后参加了对重庆主城、四川南充、重庆江津、四川内江、四川宜宾、四川自贡、四川成都、四川绵阳、四川温江、四川乐山等地的“三支两军”。
1970年12月28日,成指所属高炮第15师开赴老挝,执行抗美援老防空作战任务。
该师两个建制团以及配属的高炮19师55团2个营、陆军1个高炮团又2个营,组成中国筑路工程队第303支队,1972年11月25日回国,两年时间共对空作战21次,击落F-4“鬼怪”、T-28、C-47等敌机13架,击伤3架。
1971年10月,因受“林彪事件”牵连,成指丁钊被隔离审查。
在1972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发[1972]14号文件中,丁钊与司令员粱兴初、第二陈仁麒、第三谢家祥、副司令员温玉成以及民航总局刘锦平一起被点名,文件称其与林彪死刘沛丰、于新野、刘锦平、王飞、鲁珉等进行过反革串连,“策划过反革政变的阴谋活动”。
5月,总政群工部副部长张希庸接任空军指挥所职务。
1974年1月,中央军委任武汉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武继元为空军指挥所主任。
此前,成指原主任高厚良已于1973年5月升任空军副政治委员。
1974年9月5日,空军地空导弹第13团在成都成立,由空军指挥所建制领导。
历任司令员:侯书军、谢德财、黄恒美、汪超群、方殿荣;历任政治委员:冯应山、毕皓、邵荣棠、林万海、郭玉祥、朱永清、冯永生、刘亚洲、王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