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18日,1937年9月18日事变具体原因

1年前 (2024-04-23)

小编现在给大伙详细地分析有关于1937年9月18日,以及1937年9月18日事变具体原因相关的知识点,希望文章内容对大家当下遇到的问题产生一点帮助,如果有用别忘了收藏本站,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1937年9.18是什么日子

2、9月18日是南京大屠杀吗?

3、关于9·18事变的资料

4、1937.9.18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5、九一八事变是几几年

6、日本入侵中国时间是什么时候?

7、9,18事件怎么回事?

1937年9.18是什么日子

是九一八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这次事变是日本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9月18日是南京大屠杀吗?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几个星期的大屠杀,死难者约30万人,有约8万名妇女惨遭。

9·18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演习之名对东北军发动进攻,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三个月之内占领了东北三省。

关于9·18事变的资料

·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1]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的痛苦滋味。[1]

1937.9.18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的沈阳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勿忘"九·一八"牢记民族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牡丹江及牡丹江人民抗日斗争概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全境。1932年2月,日寇铁蹄踏进了牡丹江。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牡丹江后,出于独占中国,并伺机进攻苏联的战略企图,一直把牡丹江地区作为战略重点,调动关东军精锐部队,对以牡丹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野蛮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役和军事"讨伐",对牡丹江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在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残酷的统治,宪、特务、密探遍布各地,禁止结社,禁止讲古论今,稍有不慎,即被冠以"思想犯"、"国事犯"等莫须有的罪名而遭逮捕、毒打、监禁、杀害。日本侵略者在牡丹江市区及各县都设置了大量的看守所、"矫正院"、监狱、水牢。许多仁人志士和无辜百姓在这些地方受尽折磨,甚断送性。为了维持日伪的反动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侵略者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连坐法》、《思想矫正法》、《治安维持法》、《国防治安法》、《国防资源秘密保》、《治安警察法》、《时局特别法》等等。侵略者们根据这些"法律"随便逮捕、刑讯、杀害中国人民,制造了"福民庄事件"、"梨树沟惨案"、"龙爪惨案"、"庙沟惨案"等,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典型罪证。

日本侵略者在用常规手段屠杀中国人民的同时,还研制、试验化学和细菌武器。设在海林城东4华里处福利屯的643支队,设在林口古城镇的关东军第162细菌研究所,设在拉古的141支队等,都是以731部队为核心的生化武器部队。这些灭绝人性的部队,不仅用中国人做活体试验,残忍地杀害了许多中国人,而且随意向中国村屯撒放带菌的老鼠、跳蚤等,进行细菌战效力实验,使许多无辜百姓染病而亡。

日本侵略者出于霸占中国的目的,还推行反动的化宣传教育政策,企图同化中国人民,从精上灭亡中华民族。日本侵略者严格控制新闻宣传,把日语称为"母语",大肆宣扬武士道精,宣传"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等。在学校教育上,规定日语为"国语",强化日语教育,在地理、历史课本中伪造历史渊源,篡改地理沿革,极力宣扬"满洲独立",甚在风俗习惯上也强制效仿日本人。

日本侵略者在实行残酷的统治的同时,对牡丹江的丰富资源进行了全面而疯狂的掠夺,尤其以黄金、木材、煤炭、土地为甚。日本侵略者在牡丹江修筑了许多铁路,这些铁路的主干是向东与朝鲜铁路接轨,形成通往日本的最近运输线,牡丹江地区大量的木材、粮食、煤炭等通过这些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据资料记载:图佳线货物运输量,1938年为353.4万吨,1942年为1184.3万吨,增加了近3倍;林虎线1938年为105.5万吨,1942年为535.1万吨,增加4倍;绥宁线1939年为24.8万吨,1942年为130.2万吨,也增加了4倍多;兴宁线1940年为17.8万吨,1942年为133.8万吨,增加6倍多。仅这些不完全的统计数字就足以说明,日本侵略者从牡丹江地区掠走了多少财富!

这些财富不仅支撑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成为日本所谓"战后经济快速恢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日本的富裕和发达,是建立在被日本侵占的国家因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掠夺而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当今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的历史轨迹。

日本侵略者一踏入牡丹江,就遭到迎头痛击。以义勇军为代表的自发抗日武装,拉开了牡丹江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牡丹江的组织根据*要求,积极组织、协调牡丹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并很快建立起独立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牡丹江地区抗日斗争的中流砥柱,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在周保中、李延禄、李荆璞等著名抗日将领率领下,以英烈"八女"、陈翰章、于洪仁、李延平、柴世荣等为代表的优秀儿女们,用近乎是原始的武器,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为牡丹江从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解放出来,进而在中国的领导下走上民族兴旺发展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70年。但天下并未太平。特别是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不仅不承认其侵略历史,而且千方百计寻找一切机会和借口,扩充和发展其军事实力,对中国人民的蔑视与仇恨溢于言表。

应当说,忘记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就不配做炎黄子孙。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综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警告那些梦想重演侵略历史的战争狂人,无论谁胆敢重蹈侵略中国的覆辙,都将比他的前人败得更惨!(文/牡市委史研究室孙联军)

九一八事变是几几年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发生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入侵中国时间是什么时候?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正酣,日本密令其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策划朝鲜维新派开化人发动政变。竹添进一郎对金玉均、洪英植等开化首鼓动“中法开战,中国将亡,贵国有志于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机……”,还主动帮开化制定政变计划。12月4日洪英植等开化人发动甲申政变,在王宫放火,引日军入宫。在朝鲜大臣奔向清军军营,“匍匐辕门,抚告哀衷”请求援助下,袁世凯率领二千名清军进入汉城,击败日军后攻入王宫,救出朝鲜高宗。高宗获救后,立即下令将擒获的洪英植等七人处死,并追捕朴永孝等人。

事件过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日两国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于天津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均自朝鲜撤,并约定:“将来朝鲜如有事,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应先行文知会;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9,18事件怎么回事?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当时,国民政府正集中力量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对日本侵略者采取卖国政策,令东北军“不抵抗”,撤山海关内。日本侵略军乘虚而入,于9月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侵占吉林、黑龙江。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建立。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中国领导的全国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奏呈“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在“满蒙”建立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关于1937年9月18日的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吧,相信你已经寻找到关于1937年9月18日事变具体原因有用的答案了。更多与1937年9月18日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下方的相关文章喔。

1937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