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上将「刘振立上将简介」

10个月前 (04-23)

小编现在给大伙详细地分析有关于刘振华上将,以及刘振立上将简介相关的知识点,希望文章内容对大家当下遇到的问题产生一点帮助,如果有用别忘了收藏本站,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一九八八年授予的17名上将简介?

2、哪12位开国将军1988年被再授上将

3、哪12位开国将军恢复军衔制时再被授上将

4、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有哪些人?

5、年健在的开国少将名单表 中国仅存的开国少将都还有谁

6、目前健在的开国少将

7、开国将军到目前还剩几个

8、健在的开国将军还有谁?

一九八八年授予的17名上将简介?

1988年授衔上将军衔的17人:

洪学智 时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刘华清 时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秦基伟 时任*军委委员、国防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迟浩田 时任*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杨白冰 时任*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赵南起 时任*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徐 信   时任副总参谋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林祥 时任*军委纪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尤太忠 时任*军委纪委第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张 震 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李德生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时任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向守志时任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万海峰时任政治委员

李耀文时任海军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 海 时任空军司令员

哪12位开国将军1988年被再授上将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开国将军:

洪学智: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刘华清: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秦基伟: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徐信: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郭林祥: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尤太忠: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王诚汉: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张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李德生: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向守志: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李耀文: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哪12位开国将军恢复军衔制时再被授上将

这12位开国将军是:

洪学智:1955年我军次实行军衔制时被授予上将军衔(开国上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时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是我军历史上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张震:1955年授中将军衔(开国中将)。

秦基伟:1955年授中将军衔(开国中将)。

李德生: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刘华清: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李耀文: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郭林祥: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尤太忠: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王诚汉: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向守志:1955年授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徐信: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刘振华: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开国少将)。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有哪些人?

1. 洪学智 时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2. 刘华清 时任*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3. 秦基伟 时任*军委委员、国防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4. 迟浩田 时任*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5. 杨白冰 时任*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6. 赵南起 时任*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7. 徐 信 时任副总参谋长(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8. 郭林祥 时任*军委纪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9. 尤太忠 时任*军委纪委第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0. 王诚汉 时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1. 张 震 时任国防大学校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2. 李德生 时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3. 刘振华 时任政治委员(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4. 向守志 时任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5. 万海峰 时任政治委员

16. 李耀文 时任海军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17. 王 海 时任空军司令员

换个角度

(一)55年的上将——洪学智

(二)55年的中将——秦基伟、张震

(三)55年的少将——刘华清、郭林祥、尤太忠、王诚汉、李德生、向守志、李耀文

(四)64年晋升少将——徐信、刘振华

(五)其实人等55—65年间没有获得少将以上军衔

(六)时任*军委纪委副的张伯祥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5年曾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的一个在实行新军衔制度后未能获得上将的55—65年间将军,十分遗憾

年健在的开国少将名单表 中国仅存的开国少将都还有谁

截止2017年9月20月,中国仅存的开国少将都还有24位:

方槐少将(1917年):江西于都人,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中华(1917年):山东文登人,1932年入,1937年入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布德 (1919年) :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永松 (1918年) :广东大埔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邹衍(1915年):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詹大南(1914年):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熊兆仁 (1912):福建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耀文(1918年):山东荣,,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孙干卿(1919年):山东淄博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思禄(1917年):江西于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力雄(1913年):福建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炜(1920年):河南新蔡人,1937年参加抗日,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姜钟(1919年):四川平昌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殷国洪(1911年):湖北红安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1921年):山东泰安人,,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王扶之(1923年):陕西延安人,1935年参加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文击(1918年):河北霸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方震(1911年):江西弋阳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斯德(1921年):山东滕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中如(1919年):山西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绍昆(1921年):江苏宿迁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高先贵(1912年):安徽六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涂通今(1914年):福建长汀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我军三位“博士将军”之一,健在的“博士将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目前健在的开国少将

截止2017年9月20月,健在的开国少将只剩24位:

方槐少将(1917年):江西于都人,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中华(1917年):山东文登人,1932年入,1937年入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布德 (1919年) :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永松 (1918年) :广东大埔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邹衍(1915年):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詹大南(1914年):安徽金寨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熊兆仁 (1912):福建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耀文(1918年):山东荣,,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孙干卿(1919年):山东淄博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思禄(1917年):江西于都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力雄(1913年):福建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炜(1920年):河南新蔡人,1937年参加抗日,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姜钟(1919年):四川平昌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殷国洪(1911年):湖北红安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振华(1921年):山东泰安人,,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王扶之(1923年):陕西延安人,1935年参加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文击(1918年):河北霸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方震(1911年):江西弋阳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斯德(1921年):山东滕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中如(1919年):山西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绍昆(1921年):江苏宿迁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高先贵(1912年):安徽六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涂通今(1914年):福建长汀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我军三位“博士将军”之一,健在的“博士将军”,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开国将军到目前还剩几个

截止2011年12月31日,尚健在开国将军101位。随着开国将军渐行渐远,名将大多凋零,57位开国上将全部作古,身经百战军功赫赫的战将仅张震、曾思玉、方强、范朝利四位开国中将和向守志、吴瑞山等廖廖几位,还有曾担任和的汪东兴,中顾委委员李耀文,88上将刘振华、曾任省委的任荣、王淮湘,这几位相对名气大些。这些开国将军都是长寿之人,全部在90岁以上,百岁将军就有曾思玉、方强、谭佑铭、殷国洪、王茂全、李丕功、方震、陈茂辉、熊兆仁、高先贵,年龄的是张瑞,生于1909年。

(最近更新:方强中将已于2月8日去世,另,64少将刘春山于1月去世,开国将军只有99位了。)

一、开国中将健在4位

方强 (1911)湖南平江人,原44军军长、海军副司令员。

张震 (1914)湖南平江人,原三野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军委副主席。

范朝利(1914)河南新县人,原2野10军副军长、副司令员。

曾思玉(1911)江西信丰人,原64军首任军长、武汉军区和司令员。

二、1955年授衔少将健在34人

汪东兴 (1916) 江西弋阳人。曾任**副主席,功绩是会同叶帅、华主席粉碎了“四人帮”。

向守志(1917)四川宣,出任过二炮司令员、司令员,12届*委员,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李耀文 (1918) 山东荣城人,原海军,12届*委员,中顾委委员,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王 直 (1916)福建上杭人,原福州军区副。

王贵德(1914)福建上杭人,原铁道副。

方 槐 (1917)江西于都人,原空2军军长。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曾任空军军长、原广空副司令员。

任荣 (1917)四川苍溪人,曾任38军、自治区,是11届*委员。

刘中华(1917)山东文登人,原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

刘居英(1917)吉林长春人,原铁道副司令员。

李中权 (1915) 四川达县人,原四野九纵,长期在空军就职。

李布德 (1919) 四川营山人,原山西军区。

杨永松 (1918) 广东大埔人,原工程。

吴瑞山 (1913) 安徽六安人,志愿军54军军长,原福州军区、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邹 衍 (1915) 江西兴国人,原副。

宋景华 (1919) 江西吉水人,原北海舰队副。

张瑞 (1909) 浙江浦江人,原总参军务部副部长。

张秀龙 (1915) 湖北仙桃人,曾任浙江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司令员,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陈 浩 (1914) 湖南茶陵人。一野将领,原江西军区副。

陈茂辉 (1912) 福建上杭人,政治部顾问。

欧阳平 (1916)江西兴国人,原副。

胡继成 (1915)安徽金寨人,曾任42军军长,原副。

钟炳昌 (1915)江西兴国人,曾任67军,原中科院副秘书长。

桂绍彬(1916)安徽六安人,原南海舰队第二。

贾若瑜 (1915)四川江人,原军事学院副院长。

盛治华 (1916) 江西永新人,原二炮副司令员。

曾 美 (1914) 江西寻乌人,原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詹大南 (1914) 安徽金寨人,曾任27军军长,原兰州、副司令员。

裴周玉 (1913) 湖南平江人,曾担任69军,新疆生产建设团,第9、10届*候补委员。

廖鼎琳 (1914) 江西吉安人,原炮学院。

漆远渥 (1915) 安徽金寨人,曾任68军军长,原空军。

谭佑铭 (1910) 四川云阳人,曾任20军、报总编、四机部副部长。

熊兆仁 (1912) 福建永定人,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

黎 光 (1914) 四川南部人,原68军军长。

三、1961年授衔少将健在18人(授衔共218人)

王 晓 (1913)山西定襄人,原海军后勤部部长。

王定烈 (1918)四川宣,原空军副司令员。

王砚泉 (1917)河北雄县人,原昆明军区副。

刘耀宗 (1918)江西兴国人,原安徽军区。

江鸿海 (1913)湖北麻城人,原湖北军区副。

孙干卿 (1919)山东淄博人,原昆明军区参谋长。

杨思禄 (1917)江西于都人,原福空司令员。

萧荣昌 (1918)江西吉安人,原总参三部副部长。

张力雄 (1913)福建上杭人,原江西军区。

林 真 (1918)北京人,原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胡 炜(1920)河南新蔡人,曾任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办公厅主任,9、10届*候补委员。

姜 钟 (1919)四川平昌人,原总参三部部长。

殷国洪 (1911)湖北红安人,原海军炮学校校长。

高 锐 (1919)山东莱阳人,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曹中南 (1914)河北景县人,原天津警备区。

程 明 (1918)安徽金寨人,原沈空副。

雷 钦 (1915)福建上杭人,原64军190师。

魏国运 (1914)湖北监利人,原空军政治学校校长。

四、1963年少将健在1人

刘西尧(1916)湖南长沙人,曾任教育部部长、四川省委,第9—11届*候补委员。

五、1964年少将健在44人

刘振华(1921)原沈阳、,12、13届*委员,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

丁 钊(1920)山东龙口人,原空降副。

王文英(1918)河南沁阳人,原青海军区。

王扶之(1923)陕西延安人,最年轻的少将,原军区副司令员。

王茂全(1911)江西吉安人,原河北军区副司令员。

王淮湘(1920)山东寿光人,曾任吉林省委,9、10届*委员。

韦统泰(1918)山东曹县人,原54军军长。

文 击(1918)河北霸县人,原炮副司令员。

方 震(1911)江西弋阳人,原二军大副。

白 云(1917)山西洪洞人,原空军副参谋长。

华 楠(1921)山东牟平人,原总政副主任、报社社长

刘自双(1915)四川巴中人,原福空副。

刘春山(1917)山东莱阳人,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

阳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原四川军区副司令员。

苏克之(1919)河北深县人,原广东军区司令员。

苏宏道(1916)湖北江陵人,原军事学院副教育长。

李孔亮(1914)河北高阳人,后勤部顾问。

李丕功(1910)山东淄博人,原江苏生产建设团副司令员。

李树荣(1919)陕西延川人,原北海舰队航空副司令员。

杨斯德(1921)山东滕州人,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肖友明(1916)湖南攸县人,原三机部副部长。

何云峰(1922)四川平昌人,原福州军区副。

辛国治(1921)河北黄骅人,原北海舰队副。

汪运祖(1915)湖北红安人,原后勤部。

沙 风(1917)浙江新昌人,原装甲副司令员。

张 英(1916)辽宁盖平人,原吉林省军区。

张 翼(1918)山东诸城人,原空军学院副。

张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原总参二部部长。

张玉华(1916)山东文登人,11届*委员,曾任武汉军区、副。

张志勇(1916)河北红安人,原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张实杰(1922)山东邹平人,福空副司令员。

陈绍昆(1921)江苏宿迁人。曾任副,冶金工业部部长。

周建平(1919)江苏吴县人,原空4军军长。

胡立信(1915)河南新县人,南空政治部主任。

赵华青(1919)山东茌平人,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姜林东(1918)山东牟平人,原副。

贺 明(1919)陕西武功人,原贵州军区。

贾乾瑞(1916)陕西大荔人。

顾 鸿(1915)安徽庐江人,原南京工程学校校长。

高先贵(1912)安徽六安人,后勤部顾问。

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人,原总后卫生部副部长。

常 勇(1915)山东荣城人,原国防科委政治部主任。

颜文斌(1915)江西永新人,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

瞿道文(1919)四川达县人,空4军副。

健在的开国将军还有谁?

一位开国中将张震逝世!曾任武汉军区副司令!据央视新闻联播,中国的优秀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家、军事家,中国人民的领导人,*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因病于9月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震1930年5月加入共青团,10月转为中国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12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曾负责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筹建工作,任工程指挥部政治委员。

张震简历

中国人民中将(1955)。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

191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小时当过学徒。

1926年在家乡参加劳动童子团,任副团长。

1928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任宣传部部长,曾参加两次“平江扑城”暴动。

193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入中国。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5军第2纵队特务大队宣传员、第1师1团宣传队队长。

1931年起任红3军团第5军1师1团连政治委员,第4师10团通信主任、营长。参加了*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12团参谋长,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役。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科长。

1938年2月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河南省委军事部参谋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参加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参谋长,随同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率部挺进豫皖苏边区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1月任新四军第6支队参谋长兼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协助彭雪枫、邓子恢等率部挫败日伪军1942年冬季“扫荡”,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后参与指挥山子头、西进战役。

1944年11月兼任第4师11旅旅长和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华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攻势作战。日本投降后,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战役。

关于刘振华上将的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吧,相信你已经寻找到关于刘振立上将简介有用的答案了。更多与刘振华上将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下方的相关文章喔。

刘振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