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藏书,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
小编现在给大伙详细地分析有关于过云楼藏书,以及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相关的知识点,希望文章内容对大家当下遇到的问题产生一点帮助,如果有用别忘了收藏本站,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1、中国书画拍卖成交前20名
2、古代有哪三大著名的藏书阁,并说明其特点?
3、古籍善本拍卖成交价格多少
4、过云楼藏书是什么
5、2012年文化产业品牌20大事件是什么?
6、明代拓本值钱吗拓本鉴定哪里权威
7、在北大与江苏"过云楼"藏书之争这件事上北大做的不对,不是吗?
8、中国古代 十二个藏书阁都是
中国书画拍卖成交前20名
历年中国书画拍卖二十大天价排行榜)
Top1 2007/11/6 中国嘉德 仇英 赤壁图 以7952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2 2004/6/26 北京翰海 二十世纪 陆俨少 杜甫诗意百开册 以6930万人民币成交 近现代书画
Top3 2005/11/22 巴黎佳士得 清 张廷彦、周鲲绘 〈苑西凯宴图〉卷 以606万欧元成交 古代书画
Top4 2004/6/26 北京翰海 元 鲜于枢 草书《石鼓歌》 以462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5 2007/11/26 佳士得 1602年作 董其昌 〈书画小册〉 以4848.75万港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6 2007/5/31 北京保利 1981年作 吴冠中 〈交河故城〉 以4070万人民币成交 近现代书画
Top7 2007/8/18 中贸圣佳 徐扬 〈南巡纪道图〉 以3696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8 2007/10/9 苏富比 乾隆 御制〈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 以3896.75万港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9 2002/12/6 中贸圣佳 北宋 米芾 〈研山铭〉卷 以3298.9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0 2007/5/28 佳士得 1964年作 李可染 〈万山红遍〉 以3504万港币成交 近现代书画
Top11 2005/7/30 中贸圣佳 清 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以286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2 2004/6/6 中贸圣佳 明 陈洪绶 〈花鸟册页十开〉 以286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3 2004/4/26 佳士得 清 金昆、梁诗正等宫廷画家 〈大阅图〉 以2638.3万港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4 2004/12/22 上海崇源 元 刘贯道 〈人物故事图册页六开〉 以242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5 2007/5/13 中国嘉德 钱维城 〈雁荡城〉 以2408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6 2002/4/23 中国嘉德 北宋 宋徽宗赵佶 〈写生珍禽图〉卷 以235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7 2005/5/15 中国嘉德 不详 〈过云楼藏书〉 以231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8 2003/7/13 中国嘉德 晋 索靖 〈出师颂〉卷 以2200万人民币成交 古代书画
Top19 2004/11/20 北京翰海 1965年作 傅抱石 〈茅山雄姿〉 以2090万人民币成交 近现代书画
Top20 2007/11/9 永乐-佳士得 傅抱石 〈兰亭修禊图〉 以2016万人民币成交 近现代书
古代有哪三大著名的藏书阁,并说明其特点?
三大著名的藏书阁,像晴天格等等,一些天性格还有其他礼节,特别可疑的
古籍善本拍卖成交价格多少近年来拍卖会上,线装古籍连连拍出令人吃惊的高价。据了解,国 内目前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超过1200本,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还 有为数不少的佳品出现,珍稀的宋元刻本亦时有所见。随着时间推移,藏家想找一件珍稀的明清作品也十分困难。2012年,拍卖以2.16亿元 的天价竞得过云楼藏书,打破了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RMB216,200,000
过云楼藏书是什么“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
2012年文化产业品牌20大事件是什么?1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成就文学经典品牌
2012年全国掀起一股“莫言热”,莫言成为了文学经典的品牌代言人,其代表作《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小说成为读者抢购的目标,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更是占据各类图书排行榜的首位。莫言的个人商业价值暴增,有人估计,莫言以后的版权收入可能超过1000万元,影视剧改编版权收入少也有500万元,如果加上广告代言等,几项收入保守估算也有2500万元左右。
2 《中国好声音》树立音乐选秀新品牌
浙江卫视打造年轻音乐人的梦想,其“励志”、“专业”成就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高度。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巧妙作,探索了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运作模式。在浙江卫视的广告招标会上,“中国好声音”整个节目的总标价达10亿元,其中总冠名权的标底价为9000万元,最终由加多宝公司以2亿元高价拍得。
3 《人再冏途之泰冏》创票房品牌
投资3000万元的《人再冏途之泰冏》,整体票房超过12亿元,也是近10年来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喜剧片,投资方光线传媒在影片上映三天股价累计上涨11.5%。国产影片的票房纪录被不断刷新,从《唐山大地震》到《画皮2》、《泰冏》,国产影片冲破12亿元票房高峰,表明中国电影市场在急速增长。
4 报刊借助资本打造品牌成新时尚
2012年6月19日,粤传媒向《广州日报》定向增发的3.42亿股股票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广州日报》成为继《浙江日报》上市之后第二家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2012年正式在京揭牌,其他如《湖南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等省级报业集团在2012年里正按照“一媒介一公司”的体制要求,借助资本力量做大做强。
5 《舌尖上的中国》锻造了中国纪录片品牌
《舌尖上的中国》全片只有7集,却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将不同地域的美食图景串联起来,引发了观众对美食背后的自然、历史、人文、劳作、乡愁、亲情、仪式等系列元素的体验,节目的人文关怀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部纪录片为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商机。很多地方特产畅销,旅游线路成热门,央视依靠该记录片获得了可观的广告收入,版权也热销国外。
6 大连万达成就电影巨无霸品牌
2012年5月,大连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并购总交易金额为26亿美元,万达购买AMC影院股权并承担该公司所有债务。同时万达集团承诺,并购后将投入不超过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万达集团并购与将要投入的资金达到31亿美元,这是万达集团迈入化战略的步。
7 中华书局百年的不老品牌
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1912年,25岁的陆费逵主持创办了中华书局,书局刚创办,就出版了风行全国的《中华教科书》。目前,中华书局已形成了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大众普及读物、中小学教育、汉语工具书、文化遗产和艺术5大类出版格局,成为国内图书出版界的巨舰。
8 《甄嬛传》造就了“甄嬛体”品牌
2012年年初,电视剧《甄嬛传》一播出,收视率就一路看涨,电视剧中妃嫔的尔虞我诈,被观众移植到现代职场的勾心斗角,引起强烈共鸣,并在网络里形成了“甄嬛体”。
9 “微形”带来全新微品牌
2012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上线,诸多地方报集团或主流报业与腾讯作,推出了诸如大申网(解放日报)、大浙网(浙江日报)、大湘网(潇湘晨报)等地方门户网站。2012年,微电影由草根走向主流,由于微电影制作周期短、投资少,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2012年,微电影呈井喷状态,逐渐名人化、机构化、产业化、主流化。
10 文化科技融形成新园区品牌
2012年颁布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示范基地,初步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的地域格局。如湖北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示范基地内,依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展民族文化科技保护、文化演艺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博览服务、多语言云翻译等重大项目。
11 演艺巨头正在形成品牌
2012年,杭州宋城旅游和北京保利剧院的营业收入均超5亿元,分别排在全国演出机构年营业收入名和第二名,而第三名的国家大剧院2012年营业收入为4.2亿元,全国排在前十名的演出机构年营业收入都在1亿元以上,中国演艺巨头正在形成。
12 新媒体打造新的电子商务品牌
2012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与天猫两大电商网站,的时间吸引了2.13亿独立用户访问,订单数超过1亿笔,实现销售额191亿元,同比增加260%。截2012年11月底,淘宝和天猫两家网站交易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与排名全国第17位的省份的GDP总量相当。
13 转企改制再造品牌辉煌
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也是家在国内A股整体上市的媒体企业,被称为“中国官网股”。人民网发行价为每股20元,共募资13.8亿元。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的官方网站,以企业身份成功进入资本市场,无疑为中国报业资源整与模式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14 亚洲联创制造本土演艺品牌
亚洲联创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5年前开始与外国团队作,2007年次引进英文版《妈妈咪呀!》,经过创新打磨,亚洲联创于2011年推出中文版《妈妈咪呀!》。2012年,亚洲联创除了推动《妈妈咪呀!》在二、三线城市的巡演以外,特别推出了中文版《猫》,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体系和标准化营销流程。
15 东方梦工厂欲造数码巨头品牌
2012年2月18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联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在上海资组建上海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有限公司。东方梦工厂首轮投资达3.3亿美元,由中方控股55%,美方持股45%。东方梦工厂主要以自营及作的形式,进入动画技术研发、动画影视制作、版权发行、衍生产品、演艺娱乐、数码游戏、主题乐园等多个领域。
16 过云楼藏书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纪录
2012年6月4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匡时拍卖以2.16亿元竞得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过云楼藏书”。此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古籍善本研究专家对“过云楼藏书”逐本清点核查,除原有5件已由文物部门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古籍外,还有多部古籍善本或可进入国家一级文物之列,这批藏书品相和价值大大超出预期。
17 投资巨大打造品牌文化园区
2012年,有“新中国电影摇篮”之称的长春电影集团在海南海口投资436亿元、圈地近7000亩建造“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陕西西安曲江新区已完成二期规划,签订了投资总额高达870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
18 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唱响品牌
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水晶石为伦敦奥运会提供了场馆设计可视化模拟、宣传推广数字影像制作、体育演示等科普教育传播、开幕式及所有仪式的数字内容等服务,由此,水晶石公司成为焦点。
19 文博会成就文化会展品牌
2012年5月18日21日,第八届深圳文博会成功举办,会展期间,主展馆、分会场、相关活动点总参观人数达348.36万人次,总成交额达1432.90亿元,同比增长15.05%,深圳文博会已成为我国规模、影响的文化产业博览会。
20 文化品牌企业和文化品牌人物凸显品牌价值
明代拓本值钱吗拓本鉴定哪里权威“过云楼藏书” 作为一个标的整 体拍卖,从1.8亿元起拍,最终以1.88亿元落槌,加上佣金2.162亿元。创下古籍善本的世 界拍卖纪录。 对于如何鉴别清代版本古籍书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一些实践体会,有如下几点以供 参考。 一、对清代书籍的版别要有所认识,其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 刻本等四大类别。内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县学校、书院 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书;坊刻本指书坊刻本,如苏州扫叶山房,扬州文官堂、宁波群 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斋等等。 二、对清代书籍的特征要有所掌握清初刻 本多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如顺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康熙以后多 为硬体字和软体字。硬体字即仿宋体;软体字即写体,如《板桥集》、《绿窗遗稿》、《杨 太后诗》等。 三、对清代书籍的纸张要有所了解。其多为开化纸、棉纸、黄榜纸、毛边 纸、毛太纸等,颜色呈暗黄,纸质柔软耐久。 四、对清代书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别。一般 多为左右双边,也有四周双边、单边。多白口、少黑口,装帧大多为线装。 上海鑫隆展览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大型艺术品展览交易现在对外征集藏品中,如下: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明代拓本值钱吗?拓本鉴定哪里权威?
在北大与江苏"过云楼"藏书之争这件事上北大做的不对,不是吗?这件事与其说北大利用了法律不如说北大钻了法律的空子。
打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幌子,其实只是为了充实北大的自己的馆藏。
凤凰出版传媒是国内最好的出版集团,做古籍出版也非常专业。
南京图书馆是全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古籍收藏水平和硬件条件是国内最好的,比北大图书馆条件要好的多(不要迷信北大图书馆),过云楼的四分之一藏书回江苏,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北大说自己可以搞学术研究,恐怕北大自己的教授都要发笑了,全国最好的古籍版本学专家在国图、上图和南图,南京众多的高校也有需求,古籍保存在公共图书馆,再由大出版社出版,供全社会共享,远比私藏于高校图书馆好的多的多。
中国古代 十二个藏书阁都是1、北京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的一座藏书楼。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下诏征书,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华殿后之皇宫藏书楼建成,乾隆皇帝赐名文渊阁,用于专贮部精抄本《四库全书》。
在中国古代,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文渊阁琉璃瓦采用黑色寄予着藏书防火之意。灰色的外墙,绿色的廊柱与雕花窗栏肃穆雅致,屋顶彩画绘着河马负书和翰墨卷帙,呈现一股淡然悠长的意境。
文渊阁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
《四库全书》编成后,最初用了六年的时间抄录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渊阁外,另三部分别藏于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后又抄三部藏于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南三阁」。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为各图书馆收藏。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辽宁沈阳故宫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建筑格局与文渊阁一样脱胎于天一阁,修建于1781年。
文溯阁有“溯涧求本”之意。乾隆在《文溯阁记》中说:“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意”。
袁世凯北京称帝后,文溯阁内的《四库全书》运抵北京,成为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礼物,文化典籍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1922年,冷落故宫多日的《四库全书》被清室盯上,欲卖给日本人,在这危急时刻,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挺身而出,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民族文化良知与爱国心振臂高呼,挽救了国宝的运。1931年,在张学良等人的呼告下,《四库全书》回到了它的“家中”文溯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文溯阁落入日本人手中。新中国成立后,文溯阁《四库全书》真正回到人民手中。1966年10月,中苏关系紧张,出于战备考虑,此书从沈阳故宫文溯阁运抵甘肃。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
3、北京圆明园文源阁
1861年11月25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奋笔疾书,愤怒地写道:“有,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这位老人就是雨果,他矛头所指向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恶——火烧圆明园。染红夜空的大火不仅仅是民族之痛,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就在这场浩劫中,一座藏书楼也在烈焰冲天中化为断砖残瓦。
圆明园内的这座藏书楼名为文源阁,始建于1774年秋,次年春天完工,乾隆皇帝将《四库全书》第三抄写本藏于此。
据历史记载,文源阁内藏书《四库全书》页首印有“文源阁宝”“古稀天子”之印;页末则印“圆明园宝”和“信天主人”。喜欢浮华与的乾隆自文源阁修好后,多次来圆明园享受生活与读书之乐。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面对“恍如月宫”的万园之园,他们像一群狰狞残暴的野兽,在园内大肆掠夺,四处焚烧,黑色的烟雾遮蔽了北京城的夜空,文源阁与它所珍藏的《四库全书》不能幸免于难,最终化为灰烬。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
如今,那场弥漫凄怆的大火早已经散尽,文源阁只留下一片地基,在郁郁丛草中向每一个经过它身边的人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4、河北承德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热河行宫(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建于乾隆三十九
年(1774年),是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建造的。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这里曾藏《四库全书》,以及经、史、子、集分类,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万册,是一份极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弘历(乾隆皇帝)在《文津阁记》中写道:“欲从支脉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此句即含有“文津”之意。
文津阁是一个二层楼阁,实际上是三层楼阁,中间有一暗层。暗层全用楠木造壁,能防虫蛀,是藏书之处。此阁在设计上按《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将一层的六楹隔为六个单间,而将顶层的六楹相通为一大间,用“地六”、“天一”来克火。文津阁有围墙环绕,坐北朝南,三面临水,从南往北为门殿、假山、水池、文津阁、碑亭。阁的东北部有水门与山庄水系相通,阁前池水清澈,人在阁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见池中有一弯新月,随波晃动,而天空却是艳阳高照。 原来这是造园家在池南的假山上,开出一个半圆形如上弦月的缝隙,利用光线,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构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
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1915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国民政府内务部运归北京,藏于古物保存所,后拨交新成立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保存,遂于今天,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5、江苏镇江文宗阁
文宗阁位于江苏镇江金山寺,1779年修建。阁楼仿“天一阁”,与两侧廊楼和阁前的门楼围成四院落。藏书楼面临长江,雪涛翻卷,空阔无垠,楼后山崖奇崛,气势威严。乾隆皇帝来到文宗阁,诗情蓬勃,写道:“百川于此朝宗海,此地诚应庋此文。”
然而,陶醉于康乾盛世景象的乾隆不会想到,他之后的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1842年,英军炮轰镇江,文宗阁藏书受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53年3月31日,太平天国将领罗大纲猛攻镇江,战火硝烟将文宗阁和《四库全书》抄本烧为灰烬。
时隔160多年后,文宗阁于2011年复建完成,昔日风采重现盛世。
6、江苏扬州文汇阁
文汇阁1780年在古城扬州行宫御花园内建成,乾隆题写“文汇阁”匾和“东壁流辉”匾,入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文汇阁与其他藏书阁一样外观看似两层,实则利用两层之间的上下楼板部分暗中设计了一个夹层,从而使内部分为三层。人们不能不赞叹清代建筑设计艺术的高超。一层楼内左右侧安置经部,中层为史部,最上层左置子部,右置集部,秩序井然,利于士子阅读。
1790年,乾隆圣旨中说:“俟贮阁全书排架齐集后,谕令该省士子,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呈明到阁抄阅,但不得任其私自携归,以致稍有遗失。”在文汇阁存世的70余年里,一位位士子出出进进文汇阁,汲取精华,传承文化。从进步意义上说,文汇阁内的各种书籍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江南的文化大地开花结果。
1854年,文汇阁与所藏书籍毁于太平军的冲天大火中。
7、浙江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幸存的一阁。七座藏书阁当中修建得最晚的是文澜阁,1782年在杭州西湖孤山圣因寺修建,次年完成。它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布局带有明显的江南园林之巧妙与精思。阁前假山堆叠,小桥流水,一女峰假山石玉立一汪澄清池中。池边建有碑亭,乾隆的题诗刻于石碑正面,碑后刻有《四库全书》上谕。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文澜阁与军营无异,这些士没有心思保护这座建筑和所藏之书,大量图书散佚。面对国宝的危殆局面,藏书家丁申、丁丙兄弟挺身而出,在断砖残瓦间,在街巷人家中不惜重金寻觅国宝。对一些损毁的藏书倾力补抄。集多年之力,补到了34796种图书。后浙江图书馆馆长钱恂、继任张宗祥又历时7年补抄,史称“乙卯补抄”和“癸亥补抄”。两次补抄完整后的《四库全书》集中了全国藏书楼的精华所在,是所存于世版本当中最好的一部。现江南三阁惟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
8、 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故取名“天一阁”。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其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仅天一阁,就凭借其所藏的30万古籍,卷走了中国现存藏书楼的所有荣光。天一阁在历史上少有两件事是震古烁今的,一是清乾隆时编篡《四库全书》,天一阁进呈了古籍600余册,其中96种被收录《四库全书》中,并有300多种列入存目。二是天一阁的藏书之所和建筑构式备受乾隆推崇,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源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澜阁,文宗阁等七座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
山东聊城杨以增氏海源阁、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9、海源阁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古城中心,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收藏之富“为海内之甲观”。海渊阁于本世纪二十四十年代,屡遭燹匪劫,珍藏流散,楼舍损毁,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1992年10月,聊城市筹集资金200万元,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
10、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恬裕斋”,创始人瞿绍基,瞿氏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绵延二百多年,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十字:“读书、藏书、刻书、护书、献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藏书除部分遭劫外,绝大部分于建国初由瞿氏后人捐赠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常熟图书馆等。
11、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
清代浙江丁国典慕其远祖宋代丁顗藏书八千卷而名其所建藏书楼为“八千卷楼”。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燹。丁国典之孙丁丙沿用楼名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八千卷楼包括嘉惠堂八千卷楼、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嘉惠堂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所收及附入存目之书,后八千卷楼收藏《四库全书》未收之书,小八千卷楼收藏宋元刊本、明刊精本、旧钞本、校本、稿本等善本书籍。八千卷楼所藏宋元刊本不多,但富有特色:①收藏四库馆修书底本。这些底本上往往钤有翰林院印,有的经过点校钩改,可使后人考见当时修书的规制。②收藏浙江地方文献。③收藏名人稿本、名人校本及钞本。八千卷楼藏书不仅数量多,且版本类型多样。除藏书外,丁丙一生曾刻书200余种,辑书20余种,著书10余种。其所辑主要有《武林掌故丛编》、《武林往哲遗著》(前后编)、《西泠王布衣遗著》、《当归草堂医学丛书》、《当归草堂丛书》等。所著之书主要有《善本书室藏书志》、《礼经集解》、《九思居经说》(稿佚)、《说文篆韵谱集注》(稿佚)、《三塘渔唱》等。咸丰、光绪年间,丁丙曾与其兄丁申共同在战乱中收集散失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并加以钞补,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复其本原。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奏请清政府创设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时为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售与日本的第二年,为防止古籍再次外流,端方将八千卷楼藏书收购入藏江南图书馆。八千卷楼藏书目录,主要有丁丙撰《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仁编《八千卷楼书目》。
12、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
中国清末陆心源藏书楼之一。以皕(音bì)宋为楼名,意谓内藏宋刻本有 200种之多。但实际不及此数。陆氏藏书多得自上海郁松年宜稼堂,其中大部分为汪士钟艺芸书舍所收乾嘉时苏州黄丕烈士礼居、周锡瓒水月亭、袁廷梼五砚楼、顾之逵小读书堆等四大家之旧藏,极为珍贵。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皕宋楼和守先阁藏书15万卷,由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以10万元全部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
13、江苏苏州顾氏“过云楼”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享有“江南家”之美誉。值得一提的是,过云楼里面还有一个密室,顾家的书是放在密室里面,秘不示人。顾氏保存的善本极为完好,整洁如新,宋本纸张洁白,字大悦目,是艺术珍品。其中,《锦绣万花谷》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是目前已知海内外部头的宋版书。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将现存百科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
1951年和1959年,过云楼顾氏后人,先后两次将所藏的三百多件书画精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过云楼历经150余年,集藏的书画珍品,有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然而过云楼几代人密藏、从不轻易示人的善本古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有大约四分之三转归南京图书馆收藏,尚有剩余的170多种图书留存民间,这些图书被嘉德公司征集拍卖。
关于过云楼藏书的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吧,相信你已经寻找到关于过云楼藏书书目图录有用的答案了。更多与过云楼藏书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下方的相关文章喔。
过云楼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