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饼,十五的月饼图片
小编现在给大伙详细地分析有关于十五的月饼,以及十五的月饼图片相关的知识点,希望文章内容对大家当下遇到的问题产生一点帮助,如果有用别忘了收藏本站,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1、8月15吃月饼的来历是什么?
2、八月十五的月饼能放几个月
3、八月十五的月饼歇后语
4、十五的月饼
5、八月十五的月饼怎么做
8月15吃月饼的来历是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八月十五的月饼能放几个月
八月十五的月饼存放时间要看保质期。
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软馅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盒装月饼,应将盒盖打开,使其通风;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饼(MoonCake),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八月十五的月饼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饼----正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一年一回
八月十五的月饼----不早不晚
十五的月饼十五的月饼
十六都吃不完。
十五的月饼圆又圆
十六的月亮更加圆。
八月十五的月饼怎么做八月十五蒸月饼
主料:自发粉、各种果仁
配料:红枣、葡萄干、芝麻酱、红糖
和面
1.自发粉和面,揉成面团,发酵2小时。
2.面团发酵的同时,准备各种果仁。
自发粉,用凉水和面,在炎热的三伏天,2个小时就能发得很好。这边盆里,面在静静地发酵,那边桌上果仁热闹地去壳、炒熟、碾碎,两不耽误。
备五仁
1.开心果去壳,杏仁开袋即食,松子去壳,鲜核桃去壳、去内皮。
2.花生仁用油炒熟,黑芝麻干锅炒熟,红枣煮熟,葡萄干用水浸泡。
果仁的要求是花样丰富、原味炒熟和碾碎成颗粒。没有松子,可以用榛子,杏仁也可以用瓜子仁代替,红枣可以改为枸杞或者蓝莓,葡萄干也可换成提子干,一切随心所欲!
准备果仁的过程可繁可简,可以买脱皮的各种果仁,直接炒熟碾碎,甚买炒熟即食的果仁。也可以自己剥核桃、嗑瓜子、剥花生、松子等等,把它当作乐趣,像松鼠一样剥开坚硬的壳。
碾果仁:用擀面杖将开心果、杏仁、松子、花生仁、黑芝麻一一碾碎小颗粒。
鲜核桃用刀切碎。
碾碎果仁的过程是个极其享受的过程,果皮包裹着的香味顿时散发出来。杏仁淡淡温和的香,开心果馥郁含有油脂的香,松子含着松脂的森林气味的香,黑芝麻低调的香要细细闻才捕捉得到。最香的要数花生仁了,刚刚过油炒熟,脆生生,一碾碎那香味扑面而来,红衣也跟着脱落,顺手拿一粒吃,满口生香。
想想,当这些香气、口感、滋味不同的果仁混杂在一起入口,该是如何的丰富、浓郁和层次多样!绵长的、馥郁的、低调的、热烈的、清新的,各是各的香。
擀面饼
将面团五等分为五个小面剂子。
仔细地揉匀面剂子,越揉越滋润。
每个面剂子擀成半公分厚的面饼,饼不能太薄,太薄兜不住馅料,个头儿比蒸屉稍小。
擀五层面饼,郑女士认为是最适的,“再多就太厚了,不容易蒸熟,吃起来也不方便;再少,不能放这么多层次的果仁。”我想,“五”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数字,也正与五色、五行相和。
抹馅料
绿色开心果层:将芝麻酱在面饼上抹匀,抹匀撒上红糖,铺上开心果。
杏仁层:在抹好的面饼上铺第二层面饼,将芝麻酱、红糖抹匀,铺上杏仁。
白色核桃层:在做好的第二层面饼上铺第三层,将芝麻酱、红糖抹匀,铺上鲜核桃仁。
松子花生层:在做好的第三层面饼上铺第四层,将芝麻酱、红糖抹匀,铺上松子和花生。
在做好的第四层面饼上,盖上一层面饼。
将五层面饼的边沿捏在一起,捏一圈漂亮的花褶。
蒸屉里铺好蒸布,小心地端起做好的面饼,放进蒸屉中。
在面饼的顶层用煮过的红枣码放出“十五”两个字,代表八月十五。用绿色的葡萄干镶边。码字的同时,面饼也在饧发。
蒸月饼,和蒸馒头、花卷一样,只是里面放的是果仁,也可以把果仁包在包子里蒸。
郑女士一边码字,一边说:“这就像写书法一样,用枣来找顿笔。”热爱做饭的她把自己的心意用食材来表现,也是一种艺术。
这么多馅料,有序有层地码放对脑力也是有要求的。郑女士的制作中就出现了几个小插曲。一次抹了麻酱忘了抹红糖,只好在铺好的果仁上撒红糖。做好饼,上锅蒸了,才发现没有放黑芝麻,六种果仁只放了五种,正应了“五仁月饼”的名称。为了弥补缺憾,郑女士把黑芝麻和剩下的花生仁撒进了凉拌菜里,令凉拌菜增色不少。
蒸月饼
将做好的面饼再饧发一会儿。
冷水起锅,开锅计算时间,蒸50分钟。因为糕的体积大,需要蒸得时间久一点。
利用蒸的时间,我们收拾清洗完了所有的用具,同时做好了简单的配菜,还煮了玉米棒子。所有的菜摆上桌,只等着这一块象征团圆的大月饼上桌,这道提前的中秋宴演习就宣告完成!
切月饼
1.将蒸屉取出,快速倒扣在案板上,轻轻取下蒸布,翻转月饼。
2.将月饼放入平盘,切成八牙,一家人分食。
我首先吃到了热腾腾的块饼,迫不及待地想见识这么多种果仁混在一起的味道。五层的厚度,张大嘴扎实地咬一口,把面饼、果仁、麻酱都装进嘴里,尽情地咀嚼。麻酱和红糖混在一起,裹挟着果仁颗粒,越嚼越有滋味。我试着一层一层地吃,单纯的滋味又是另一番享受。
最妙的是吃到饼的边沿,当所有的果仁吃尽,只剩下面饼时,还有外围的葡萄干在坚守。甜滋滋的葡萄干让这的几口不再单调,更令整个过程有了曲折回转的意味。
这么一块美味的蒸糕,若是全家人一起剥壳、炒熟、擀面,再由家里最年长的一员亲手切开,分给众人,该是多么温馨、温暖。“团圆”的所有含义才算是一并包进饼里,吃进肚里,记在心里,流在血液里。
关于十五的月饼的介绍就介绍到这里吧,相信你已经寻找到关于十五的月饼图片有用的答案了。更多与十五的月饼相关的信息可以查找下方的相关文章喔。
十五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