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云和山的彼端背景故事,轩辕剑穹之扉简介
*** 次数不足,请联系开发者***
轩辕剑云和山的彼端背景故事,轩辕剑穹之扉简介每个人堆儿里都有故事,像是在 ChinaJoy 这样的大人堆儿里,你总是能够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今年 CJ,我打算只写一篇稿子,但在动笔时却又一次遭遇了选题困难症。
我们今年遇到了带着孩子卖票的黄牛夫妻,孩子非常想要进场,却因为父母走不开只能蹲在场外发呆。
我们还采访了几位展馆中的工作人员,遇到了对游戏一窍不通的保安小哥,也遇到了喜欢玩消除游戏的保洁阿姨,阿姨人很和气,也非常支持 CJ 的“限胸令”。
我们还遭遇了这样的奇事——一位朋友在出租车上侃产业八卦时,年近六旬的司机师傅忽然插嘴道:“我是《碧蓝幻想》的铁杆粉丝……”
上面这些故事,我们随后都会一一给大家讲述。但在这个号称1874年以来上海最炎热的夏季,真正打动我的故事却是关于《轩辕剑》的。它与一群“偏执狂”有关。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
“是专访呦~”漂亮的媒介妹子小茜扑闪着大眼睛说,我当是的表情大概是这样的:
我并没有忘记日程表中《轩辕剑龙舞云山》的采访活动,可在我的印象里,不知为何一直把它记成了是一次群殴,而不是单挑。群访和专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前者都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访。
专访就有趣的多了,说得浪漫点儿,每一次专访都像是一场决斗,一场采访者和受访者的 PK,且事先没有约定成文的规则。采访者要想尽办法,尽量挖掘到更多的信息,受访者则要打起 12 分精,既要把自己想要传播的东西表达清楚,又要避免被对方抓住话柄。
像我这样好斗的人,每次遇到专访的心情差不多都是下面这样的:
我这次的对手,是《轩辕剑龙舞云山》的主策划:赫然。
这位在 2011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男,(自称)因为编程水平太差,最终从程序走上了策划的道路。在进入网易后曾经担任过《新大话西游3》的策划和《西游魔决》的主策划。
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他并没有多少受访经验。所以,在出发之前我阴恻恻地决定,要刁难刁难他。
当《枫之舞》遭遇《天之痕》
因为痴长了几岁,我的童年与眼下大多数游戏人的童年恐怕并没有太多重。我是个《轩辕剑》系列的硬核粉丝,但我所接触的部系列作品是《轩辕剑2》,最喜欢的是《枫之舞》。
换句话说,我是所谓的“《枫之舞》派”。
这是个在《轩辕剑》系列粉丝的圈子里确实存在的小团体, 相比于《天之痕》派,我们往往只能龟缩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里,对着那些把《天之痕》当做不世经典的“小孩子们”撇着嘴指手画脚。所以,当赫然表示他最喜欢的《轩辕剑》系列作品是《天之痕》时,专访的开头就变成了我对《枫之舞》的一场式推销,过程中还用上了前晚上从贴吧摸来的图片:
Anyway,大概安利了有十分钟,我的虚荣心才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将采访引入了正题。我阴险地将之前提交的采访提纲全部推翻,准备问一些如果网易公关在,会忍不住过来抢录音笔的问题。
不过任何决斗都是这么回事儿——就怕有一方不按套路打。赫然同学就没有按套路打,在那天的采访间里发生的情况是,这个比几年前胖了几十斤的男人(这是我们的一大共同点),在我安利了一波《枫之舞》之后,给我安利了一波《天之痕》……
话题就这样从《天之痕》扯到了《云和山的彼端》,又从《云和山的彼端》扯到了《穹之扉》,我们聊到了许多《轩辕剑》系列里最经典的话题(顺带一提,他选玉儿),赫然还秘兮兮的说起了 DOMO 交给他们的一份《轩辕剑》系列的“里设定”(DOMO 当年在创作《轩辕剑》系列时留下的脑洞资料集,奇葩的是,DOMO 给那份厚厚的卷宗起的标题,真的就是“里设定”),其中的许多内容,听得我这个《轩辕剑》粉丝两眼直冒绿光。
那些被包装成了毒镖和匕首的问题最终都没有被问出。这不(完全)是因为他用那些足够和朋友吹多次精彩牛皮的秘资料“贿赂”了我,更多的原因其实是,在这个互相吹牛的过程中我发现,赫然真的爱《轩辕剑》。
这份感情我能够理解,我了解这样的人,而拥有这份感情的人,我也愿意信任。
热情创造出的是深邃的美,和同样深邃的内涵
事实上,整个《轩辕剑龙舞云山》的团队就是由这样的一群《轩辕剑》粉丝组成的。这让整个策划团队的工作变得格外奇诡,因为就连最边缘的团队成员,都会时不时的一拍脑门,把自己认为应该出现在游戏中的历史细节与对《轩辕剑》世界构想告诉赫然,并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点子。
就像我们互相安利自己最喜欢的《轩辕剑》那样。
这份赋予了《轩辕剑龙舞云山》许多美丽而珍贵的细节。比如说,游戏的随机起名系统,赫然和他所在的“飞羽工作室”在这个并不会强推到用户面前的功能上花了许多的精力。在他们的规划中,所有的姓氏都将来自《百家姓》,并附上这个姓氏的考据与典故;所有的名字也都将附上《说文解字》中对相应汉字的解读,就连在此类功能中惯用的“骰子”按钮,都被换成了更符唐代气象的“签桶”,给在游戏中起名的玩家糊上一脸的中华文化。
在赫然的描述中,我眼前出现的是一群陷入了某种狂热的人们。
赫然对《轩辕剑》的理解也得到了网易高层的支持,事实上,《阴阳师》对网易的高层带来了一种微妙的触动,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既然玩家们对一种外来的文化能够如痴如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把本土文化的精华呈现给玩家们呢?
这被他们称为“文化的反哺”,这个指导方针贯彻进了《轩辕剑龙舞云山的》每一条血脉之中,所以,我听到了许多这样的故事:为了确定场景中某座木屋前是否能够理的出现一捆大蒜,他们会在史书中花上好几个下午;为了给游戏的某些环节加入用于叙事的“戏剧”的,他们会深入的考究在唐代长安地区的戏剧主要是哪些戏种,且演出场地究竟是 “戏台”还是“戏棚”。
这些精雕细琢都将在成为《轩辕剑》这座大厦的一部分。飞羽同时拿到了《云和山的彼端》与《天之痕》的授权,在DOMO工作室的积极参与下,他们对《轩辕剑》的世界观开始了谨慎而积极的拓展。《轩辕剑龙舞云山》的背景将设定在《云和山的彼端》刚刚结束的盛唐之末,在这里,李隆基、杨玉环、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安禄山等历史人物都将在游戏现,以《轩辕剑》系列最惯常也最令人喜爱的方式演绎一段既基于历史、却又比真实的历史更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其实赫然自己也知道,他们对剧情故事的专注与眼下手游圈的风气大相径庭。然而,他却始终坚信,只要有一个玩家认真的聆听了他们讲述的故事,那文案的工作就算没白干。
对历史的“偏执”也影响到了游戏的美术与角色设计,以于赫然发现,无论是在网易内外,他们都很难找到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美术工作的团队。原因无他:飞羽对设计的要求既独特又严苛,一些本以为能够承接需求的团队在上手干了一阵后发现,《轩辕剑龙舞云山》所需要的,与他们所熟悉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
很难说飞羽工作室在这里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美术风格,不过这种情况也确实证明了《轩辕剑龙舞云山》的外表是多么的新鲜。,他们不得不重新培训一套美术团队,大家一起在探索中寻找那份微妙的感觉。
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是我无法在这里将赫然给我看的所有材料都公之于众,那些画面沉静而生动,凝练而清丽,绝非是应用商店你那种俯拾皆是的廉价货色,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段对《轩辕剑》系列的祷告,或一首赞美诗。作为一名系列的老粉丝,说服我在这篇文章中注入感情的,也恰恰就是这份精致的热烈。不过在这次 Chinajoy 上,网易的展台上还是公布了一段的宣传片,虽然这并不能算是游戏的实机画面,不过两者的美术风格却是一脉相承的:
当被问及《轩辕剑龙舞云山》和《阴阳师》的关系时,赫然并没有回避自己希望在作品中类似的成功。不过他也明确的表示,两者在游戏机制上迥然不同。《轩辕剑龙舞云山》是一部MMORPG,玩家间的互动方式也更像是传统的 MMORPG。单机系列的经典元素如护驾和炼妖等会在游戏中回归,作为系列根骨的“上古十大器”也将在游戏现。不过按照赫然的说法,他们并不打算让玩家人手一把轩辕剑大杀四方。
《轩辕剑》系列在近年来的改编并不都是非常成功,这一点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轩辕剑龙舞云山》虽不能说还远在天边,但玩家们想要和它见面,最早也要等到今年年底。要让我现在就为《轩辕剑龙舞云山》的质量背书也不现实,可在几天前的上海,我确实见到了一个真心喜爱《轩辕剑》的人,还了见到了他们为开发一部好游戏所作出的努力令人惊艳的成绩。
也许,仅仅是也许,我们那被透支了多年的情怀,这次终于能够得到几分迟来的补偿了吧。
『 话题互动 』你最喜欢《轩辕剑》的哪一部作品呢?对《轩辕剑龙舞云山》你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背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