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孩子礼物要怎么样才有仪式感,送女生礼物怎么有仪式感

1年前 (2024-04-23)

*** 次数不足,请联系开发者***

送女孩子礼物要怎么样才有仪式感(送女生礼物怎么有仪式感)

说到男女思维差异,有一条是我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完全理解的,就是女生的生活中,总是充满形形的“仪式感”。

说实话,我一度以为仪式感这东西是女生专门拿来考验男人的,一年要过七八个节十几个纪念日,别说精心准备礼物和惊喜了,让我全记住都不容易。

但凡记错了,就是没有仪式感,不懂浪漫。

不过后来我发现,女生的仪式感和男人关系真不大。

做个对比:

我们男人用餐具,用杯子,只要耐用,质量好就OK了,一个杯子就可以解决喝茶喝咖啡喝可乐等等一系列功能。

但我见过不止一个女生会喜欢“收集”杯子,陶瓷杯是喝果汁的,高脚杯是喝红酒的,玻璃杯是喝汽水的,各有各的用处。

我问过她们这是什么讲究,她们的说法也不太一样,但基本都要归结于同一个点,这样才有喝饮料的“仪式感”。

还有个更明显的区别是,我们男人想购物,那就是真的缺某个东西要去买,开车,直奔商场柜台,拿东西走人。

但我陪女生去购物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她会换上好看的衣服,化个全妆,告诉我要去买一件裙子,但是要从口红专柜开始逛,路过鞋店和零食铺也难免停下来看两眼。

裙子有没有挑好不一定,但多半会拎着一杯奶茶走。

对她们来说,这是“逛街购物”的仪式感。

另外,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还要在桌上摆鲜花和香薰,也算女生特有的“仪式感”了——少我没见过几个单身男性会这么搞。

钢铁直男很难理解仪式感,除了实在太麻烦之外,更关键的是这种麻烦看起来“没什么用”。

直男的世界里,杯子就是用来喝水的,精致漂亮的高脚玻璃杯和一次性纸杯,只要能装水就没什么区别。

购物就是为了把东西买回家,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去买,和穿着汗衫裤衩去买,同样没什么区别。

“仪式感”这东西让人费解就在于,它又费时间又费精力可能还费钱,结果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实际用途。

直男最注重“实际”,而仪式感,偏偏和实际背道而驰。

但是,“仪式感”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我去专门查了一下,发现仪式感最早起源于宗教和祭祀——宗教里的仪式感是最多的,在像前跪拜,献上祭品,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念念有词,这都是仪式。

这种仪式毫无意义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进行完这一系列的仪式之后,你会更加相信这个宗教是有用的,你所祭拜的祇真实存在,且能给你带来福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同样是祈祷,你坐在家里心里默念一遍,和你专程跑到教堂去,听着唱诗班唱圣歌,对着十字架祈祷,哪一种会让你更加相信,你的祈祷是有意义的?

如果觉得宗教离我们太远,我换一个更常见的例子——节庆的仪式感。

我们现在总说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到底什么是年味?

其实就是过年的仪式感——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服,看春晚,阖家团圆吃丰盛的年夜饭等等。

这种仪式会让你相信,过年就是喜气洋洋的,是三百六十多天里最快乐的。

但现在,城市里几乎不让放鞭炮,新衣服和大餐几乎可以天天拥有,比春晚更有趣的娱乐节目也随处可见,专属于过年的“仪式感”基本都被消解了。

我们也就不再有对“过年”的期待,所谓的除夕夜,越来越接近于一年当中平凡的。

它不再有特殊的“意义”了。

到这里也许你就会发现,仪式感不是完全无用的,它有个不可取代的作用,叫做“通过某种特定的行为,对一件事赋予意义”。

“赋予意义”重要吗?

这我就一定要说,太重要了。

因为如果你往深了想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好像……真的没有。

我们现在说活着是为了赚钱,为了享受,为了繁衍后代,或者崇高一点,为了实现理想,建设国家,其实都非常微观。

如果从宏观一点,再宏观一点的角度看,这一切都微不足道。

从宇宙的层面说,地球只不过是亿万小行星当中的一个,指不定哪就会被吞噬,整个地球文明的灭亡放在宇宙里,和一粒灰尘落地没有任何区别。

而我们人类千万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思想,文艺,在宇宙中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

有什么意义呢?

根本没有。

我还听过一种世界观,说或许在我们之上,存在着更高维度的文明,他们看待我们人类就像我们看待蚂蚁一样,甚有可能他们在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操纵着我们,我们的一生,都不过是活在别人掌控之下的提线木偶。

如果真的是这样,你还会觉得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吗?

在我次接触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曾经陷入深深的虚无感,那种感觉类似于希腊话里西西弗的诅咒,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不断地往山上推石头,石头落下来,我们再下去,重新推一遍。

周而复始。

我和一些深陷抑郁情绪的朋友也聊过这个话题,他们告诉我,所谓的“严重抑郁情绪”甚“抑郁症”,其实并不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每天不开心,很难过。

他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种“无意义”——活着没有意思,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这种感受发酵到,就是死亡的冲动。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仪式感”实在太重要了。

因为当我们发觉,人的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时,如果我们还要坚持活下去,尤其是要带着热爱活下去,我们就必须主动赋予它意义。

仪式感的本质就是赋予意义,而被赋予意义的人生,也就有了价值。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都是推石头的西西弗,我们需要的,也是有一个计数器在我们每次推石头上山的时候提醒我们,今日份任务完成,1/1。

你可以说这也没什么意义,但它少会让推石头的过程变得不那么煎熬,甚多一点乐趣。

这点乐趣,能支撑我们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需要仪式感的不仅是女生,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仪式感。

“时间”本身都可以算作一种仪式感。

我们把人的一生划分成若干年,若干月,若干天,用特定的计时方式来记载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告诉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同的年龄要有不同的目标。

这不也是为人生赋予意义的方式吗?

只不过区别在于,女生的仪式感往往更细节,更生活化,这大概源于女生本来就情绪更细腻,比较容易从生活的点滴里发现意义所在。

用不同的杯子喝水,可能水的味道不会变,但它确实会让“喝水”这件事稍微快乐一点,喝水不再仅仅停留于一个解渴和维持生的动作,而成了生活里一个小小的,闪光的瞬间。

化妆打扮好再去逛街,逛街的目的也没有变,但它会让这个下午从单纯的“出门买个东西”,变成忙碌乏味生活里的一个小假期,可能自己打扮漂亮了,看到的世界也会更美好一点。

这同样包括了男人最头疼的,女生喜欢的节日和纪念日,我其实越来越相信,大部分女生热爱这些特殊的日子,真的不是为了刁难男朋友多要几个礼物,她就是想用特定的日期来提醒对方也提醒自己,别忘了在平淡的日子里好好相爱。

所谓的“纪念日”也不过是为了表达,今天我们认识了整整一年,我很开心你的爱陪我度过了一季的春夏秋冬。

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也许你依然可以说没有,但对乐在其中的女生们而言,这就是能让她们在无聊的生活里,得到多一点点的快乐。

快乐地生活着,是最重要的意义。

当我搞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之后,我不仅理解了女生的仪式感,甚会刻意让自己去学习女生,在平淡的生活里创造仪式感。

我也会专门买喜欢的杯子,在家里挂好看的墙画,哪怕一个人过生日也要买个小蛋糕来吃。

我确实发现,当我认真对待生活的时候,生活会变得更有趣,更“值得”一点。

不过,我想再延伸一个小小的点:

正因为“仪式感”如此不可或缺,也难免会成为被商家营销,被消费主义利用的概念,他们会在推销自家产品的时候,打上“仪式感”或者“精致生活”的标签,来挑逗我们的物欲。

仪式感本身没错,买喜欢的东西也没错,但如果因为“仪式感”的标签,而购买了大量“你以为你喜欢,其实你未必真的需要的东西”,就落入商家的陷阱了。

提供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

常见的仪式感,是通过特定的某个行为来给生活的某一部分赋予意义。

消费主义的“仪式感”,则是告诉你,只有花钱,花足够多的钱,才能给生活赋予意义。

10块钱的玻璃杯喝水没有仪式感,100块的才有。

情人节送你一朵玫瑰花的男人没有仪式感,送你99朵外加一个口红套盒的男人才有。

这就是陷阱。

我听过一句话,所有的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为了提醒你不忘爱与被爱。

同样的,所有的仪式感都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帮助我们不忘爱自己,享受生活。

为生活赋予意义的是人,不是物质。

仪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