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密码忘了怎么开机视频,电脑重设开机密码步骤

1年前 (2024-04-23)

电脑忘记如何开机密码视频,电脑重置开机密码步骤“现在我不想把重点放在我是外国人的身份上。”生活在上海的德国视频博主阿福这样解释自己目前的创作取向。

傅,德文名叫托马斯德克森(Thomas Derksen),是中文网络世界知名的“网络名人”——,但他本人并不喜欢“网络名人”的定位,更愿意称自己为“自媒体人”。他在德国学习中国和东亚政治经济,期间两次去中国交换学习,娶了一个上海姑娘,定居上海。

自2016年以来,阿福和他的团队制作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和德国的视频,主要是中文。目前,他在微博中拥有超过230万粉丝,在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上,他的一个视频播放量超过350万次。同时,阿福还在德国出版了两本书,讲述自己和中国妻子、公公婆婆之间的故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在中国互联网上走红,同时也被批评利用外国身份作为“流量密码”。在德国和欧洲的舆论场上,也不时出现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在这样的环境下,阿福如何看待自己的创作?

傅(中)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北京代表处副主任孙美兰(左)、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毛明超在“对话傅”活动中。主办方供图

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而不是身份。

傅的网络视频创作始于2016年。一开始他发布了一些搞笑的短视频,里面阿福要么戴着假发模仿中国父母催婚,要么模仿岳父批评女婿,要么拎着西瓜说上海话到上海的桑拿天。鲜活的表演和流利的方言,与他的外国长相形成鲜明对比,也为他吸引了批观众。

2016年,阿福发布了《桑拿天,上海话魔都》的视频截图

在早期的搞笑模仿视频之后,阿福逐渐拓宽了作品的题材,拍了很多关于中国美食和旅游的视频,介绍了德国的风土人情,分享了自己在中德的家庭生活和旅行经历。最近阿福的作品逐渐转向普通人的生活。他凌晨3点在街上采访陌生人,和年轻的“上海漂泊者”聊天,参观上海的租房市场。

在傅2019年发布的视频中,网约车司机肖周一开车回江西抚州老家,见到了儿子。视频截图

在“与阿福对话”活动上,阿福表示自己之前是视频的主角,虽然现在有时候也是,但希望能拍摄更多德国和中国的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了解和体验别人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我相信你可能也对这一点感兴趣,你可以通过我的镜头看到其他中国人的生活。”他还分享说,最近在北京拍视频的时候,一个粉丝跟他说“我都忘了你是外国人了”,让阿福很开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在华外国人在社交平台上走红,网上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说他们利用自己外国人的身份疯狂赞美中国,把中国当成“交通密码”。傅说他也不喜欢这种方式。“我喜欢住在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和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一直这么说。我用我的行为证明我是真的喜欢这个国家,我也不用在每个视频里都说‘我爱中国’。”

虽然傅在创作中不愿强调自己是“洋人”,但他承认自己毕竟是德国人,他还是愿意表现自己的德国身份。但是,“我也不想代表德国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目标是“进行真正的交流”

“跨文化”是阿福人生经历中的一个关键词。他不仅穿梭于中德文化之间,而且《原生家庭》也具有多重文化背景。阿福一家就是所谓的“俄罗斯德国人”(又称“伏尔加德国人”)。18世纪,俄罗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招募了大量德国移居俄罗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百万德国居民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迁回德国。阿福一家1987年德国。阿福的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都出生在苏联。他们家会说低德语方言,父母会说俄语,阿福本人也能听懂俄语。

傅曾在视频中分享了他的家人如何烹制俄罗斯饺子和馅饼,还在柏林的一家俄罗斯餐厅尝试用俄语点餐。他在上述对话活动上表示,因为从小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又因为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种不同文化共存、不同年龄段共同生活的经历让他“更加包容”。

阿福2019年发布的视频记录了他在德国一个大家庭做俄罗斯饺子的经历。视频截图

阿福的视频以中文为主,受众多为中国人,但大部分都有中英文字幕,也会在国外平台同步发行。阿福夫妇也曾接受多家德国媒体采访。然而,在欧美网络平台、媒体和政界,针对中国的不友好言论甚恶意攻击时有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个经常以正面视角呈现中国社会的外国博主是什么感受?

“线上的言论不代表线下的想法。”阿福说,网络上有太多的“负能量”,但并不代表整个社会。阿福说,他在德国接受媒体采访时,感觉“他们对中国和我在中国的生活很感兴趣,也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思想,因为中国对很多德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国家。”

同时,阿福也承认,德国有网友批评他歌颂中国,但他自己创作的主要目标是“传播真相”,他不会“刻意把坏事说成好事”。在阿福的视频中,也有普通的中国人分享他们自己的压力和努力。他以为不用做评价,只是想展示自己的真实生活,他关于德国的视频也是如此。

阿福的视频大部分都很幽默轻松,但面对对话参与者的提问,阿福坦言,“我有时候会很抑郁。视频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我生活的全部。”但是,阿福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乐观。他一再强调,他会努力向不同的人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是值得的。

赞美的地方比值得批评的地方更多。”

“对话阿福”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无论是制作视频,还是回答问题,或是看待跨文化交流中针对另一个国家的刻板印象,阿福一直保持有相当乐观的态度。阿福本书的标题使用了“老虎岳父”(Tigervater)这个略带刻板印象的词来形容他的中国岳父,他的中文视频标题也不时出现“胖老外”或者“德国小伙”这样的表述。阿福对澎湃新闻表示,书籍的封面像视频标题一样需要吸引人,而且有时也需要一些“刻板印象”。阿福的妻子朱莉萍此前也表示,《阿福拜见老虎岳父》一书中有他们相处的真实故事,也加入了阿福的改编。

阿福还在上述活动上表示,刻板印象有时也有会有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比如中国人可能以为德国人都喝啤酒、吃香肠,来到德国后却会发现有很多素食餐厅;他的父母来中国前以为中国都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但来到中国后亲眼看到并非如此……阿福不无乐观地表示,有时“惊讶”和“反差”也会帮助人们更了解一个国家。

校对:张艳

密码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