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文档怎么写清晰,高手怎么写需求文档
需求怎么写清楚,专家怎么写需求文档。一.导言。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离不开的词就是“需求”。能够传达我们对需求的理解和定义的工具是产品需求文档。产品需求文档也是贯穿整个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关键指南。
工作期间,我写了很多需求文档,同时在理解、表达、实现需求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产品思维。因此,撰写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形成一套系统的、实用的产品需求文档化方。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同样是产品新手的同学学会用产品思维写需求文档,并应用到其他的策划工作中。
本文将围绕产品需求文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以及如何用产品思维写需求文档,让需求文档帮助产品上线。
二。什么是产品需求文档?
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项目从“概念化”阶段到“绘图”阶段最重要的文档,是规划、定义、描述和展示需求的工具。
一般来说,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经理理解、整理、定义和描述一个产品需求(用户需求、竞争产品分析、运营团队、战略目标等)的产品。).它传达了产品经理对这一功能需求的构想和期望,是产品研发工作流程中关重要的基础。
3.为什么要写产品需求文档?
1.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指导原则。
为了直观地说明PRD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中的作用;d,绘制一个表格来描述每个成员如何在每个工作环节中使用PRD工作。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环节都需要以产品需求文档为基础。
2.产品需求文档是描述和传达产品工作流程各环节需求的最快工具,降低了沟通成本。
从上面的产品流程可以看出,每个环节和项目干系人都需要了解需求的定义和描述,通过文档传达需求可以减少产品经理和各个环节各方的沟通。
3.产品需求文件保证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理、有理有据,也能保证产品质量控制。
当产品设计和研发;d过程不断偏离需求,需求文档作为需求评审时具有统一目标的文档,有利于团队回归产品设计的正确轨道,保证按照目标顺利完成产品投放。
4.产品需求文档有利于产品迭代管理中回溯先前需求的设计和规划。
在产品迭代管理中,我们可以回到上一版本需求文档中迭代计划的背景和需求目标,结当前的效果和不足,制定新的迭代计划。
5.产品需求文档帮助新成员快速熟悉项目。
对于一个项目组的新产品经理来说,了解过去的产品需求文档,可以更好的理解产品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四、如何写产品需求文档(模板干货)
接下来是实际产品需求文档模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货!
第五,从产品思维来看,利用PRD推动需求落地。
产品需求文档是贯穿产品规划过程的工具,业界有很多成熟的需求文档模板。但是,如何让产品需求文档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帮助产品经理将需求推地面,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输出一个系统的、可参考的方,会帮助产品经理少走很多弯路。用产品思维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标准化、产品化,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的效果。
因此,我尝试用自己浅薄的经验和产品思维,总结并输出一套可以参考和重用的方,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的经验,由于未能写出好的PRD,需求不一致有几个原因:
我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想在PRD上获得什么信息。
PRD的写作逻辑混乱,可读性差。
PRD的信息不同步。
这个需求的目标和规划不明确。
其次,解决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尝试从用户思维、结构化思维、闭环思维来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
1.用户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用户体验。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思维。
需求落地前期最关键的一步是明确定义和描述需求。为了让协作人员理解需求,产品经理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工作场景和需求,并输出解决方案。
设计师
工作场景:输出交互稿和视觉稿。
诉求:项目有什么背景、目标、目标用户特点、整体功能、信息结构、目前业务情况、需要达到什么效果、未来规划方向。
解决方案:简洁的背景和目标使设计师能够准确理解项目的需求。分析目标用户的特征,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输出用户行程地图,设计更好的用户体验。功能图和信息架构图帮助设计师梳理复杂内容的信息构成,避免展示过程中信息内容的遗漏、混乱和重复。如果是迭代的需求,告知设计师当前的业务情况和要达到的效果,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的明确设计目标。提前规划产品的需求,有助于设计师预留扩展空间,使设计更加灵活,易于扩展。
前端工程师
工作场景:页面搭建、交互实现、功能实现、界面调试、嵌入点实现。
诉求:页面元素、风格、业务逻辑、功能逻辑、交互逻辑、埋点统计。
解决方法:具体要求中的图纸,在交互稿定稿后,用最终交互稿代替,并在说明中详细说明。
释重要的元素、规则及交互。如有统计要求,应有数据埋点的模块,告知前端相应的指标需求,详细描述该指标是何种事件触发的。③ 后端工程师
工作场景:搭建数据库,定义数据结构,建表,实现功能逻辑,编写接口,接口联调
诉求:功能点的详细描述、数据的定义
解决:功能列表清单有助于后端工程师据此编写相应功能的接口,在数据传递较多(表单等)的需求中,数据字典有助于后端工程师更好了解业务的需求,基于此定义数据结构、建库、建表。
④ 测试工程师
工作场景:编写测试用例,功能测试
诉求:功能点有哪些、功能的规则与逻辑、业务逻辑
解决:功能多的时候,最好有功能列表清单,方便测试工程师针对功能点编写测试用例。具体需求内对每个点的交互、规则、元素描述清楚
总的来说,贴各协同人员的诉求,依据实际情况,用简单清晰的表述为各协同人员提供其工作时需要了解到的产品需求相关的信息,即是运用了“用户思维”去写好一篇产品需求文档,推动产品需求在各环节中的顺利进展。
2. 结构化思维:结论先行,突出重点
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框架。是从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思考过程,将搜集到的信息、数据、知识等素材按一定的逻辑进行归总,继而让繁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让我们的大脑更快速、更有效的处理信息。
① 产品需求文档应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铺展,因而需要先写总体需求(依据实际情况可附上业务流程、功能列表清单、功能结构图、信息架构图、角色权限等),再写具体需求(详细讲解需求的流程、规则和实现)。
③ 业务流程图绘制也可采用结构化的思维。在进行流程图的绘制过程中,只有一个流程主线,可使得流程图脉络清晰,业务明了。如果异常流程非常复杂,针对每一个流程节点,如果出现异常流程,可以建立子流程模块,在子流程中标记出异常场景的分支流程;然后把子流程链接到流程概图。
3. 闭环思维:有始有终,推动问题解决
闭环思维是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要做到有始有终。不是仅仅把事情做了,而是要保证事情做了以后,是能够解决问题,或者有相应的见效或进展的。
① 依据评审后的讨论结果,不断修正产品需求文档。在需求评审前,产品经理已经输出了份产品需求文档。但这个产品需求并非初步方案就能够解决问题,在历经交互、开发评审后,才会最终敲定方案。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修正需求文档并同步给各协同人员。当然,也应该附上相应的修订记录,但由于工具的发展,我们可以依赖工具的变更历史来回顾修订记录,因此不再需要在需求文档上附上修订记录。
② 产品需求文档解决的不仅仅是当前的一个问题,也是规划推动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尽管每次迭代的目标细分不一样,但是总体的目标都是把产品做好。因而为了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明确清楚每一次迭代需求的目标(注意同步各协同人员本次需求的目标)并且规划好下一个迭代的需求,才能不断推动问题解决,得到良性循环,使得目标越来越近。
六、 总结
产品需求文档是每一次产品迭代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产物。作为产品经理,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自觉输出一份产品需求文档,仿佛PRD是一份工作产出的检验物。但是,产品经理需要有产品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产品需求的落地上线并不断检验。
因此,我们应当把PRD作为推动需求落地上线的指导纲领,提高产研效率的有效工具,将产品思维的思考方式运用到策划工作中。
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思考每次的实践,并加以抽象化系统化的形成方,再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反复思考优化方,为类似的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需求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