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要注意什么忌讳什么,本年看病人有忌讳吗
这一年要注意哪些禁忌?这年头看病人有什么禁忌吗?今年是什么?“今年”是农历十二生肖每12年来一次的年份,俗称生肖年。例如,兔年出生的人将在2011年出生。“生肖”一词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在古代中国,人们用天干地支的组如A、B、C、D、子丑毛寅来记出生年份。为了便于记忆和计算,人们用鼠、牛等十二种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每年用一种动物作为今年的生肖。
汉族的出生年份是按照十二生肖的周期来计算的,与十二生肖关系密切。农历中一个人出生的年份是哪一年?那么未来的每一年都是这个人的本年。因为十二生肖的循环,每隔十二年,人们就会遇到自己的本年。以此类推,人的出生年份是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中国很多民族都有关注老人六十大寿的习俗。六十俗称“六十岁”,六十岁是人一生中的第五个本年,也是干部、支部的历年轮回。要好好庆祝一下,寄托人们对健康长寿吉祥的祝愿。
在传统习俗中,出生年通常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一年。“本年老到不能犯罪,老到不能带头,没有幸福就会有不幸”这句歌谣,是对不吉利本年的最好写照。所以人们通常把“出生之年”称为“门槛之年”,即度过出生之年就像踏入了一个门槛。
出生年份应该从个月的天算起。今年不仅要穿红色内衣,还要穿红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在手腕、脖子、腰上系红绳。一般红绳一年四季都不拿不戴,直到过年。可以在绳子上挂玉饰或者金饰。特别是红色的内衣一定要别人送,因为据说自己买了会失去辟邪的功效。红色辟邪、红色吉祥的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红色是太阳、血和火的颜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崇尚红色的思想并没有改变。过年贴红对联,汉族老婚礼新结婚,红婚纱,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目红单子等等。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应该用红色来增添节日的气氛。人们把红色视为幸福、成功、忠诚和正义的象征,特别认为它可以辟邪、保体。因此,在除夕夜,人们早早地穿上红色的内衣或红色的腰带,随身佩戴的一些配饰用红色的丝线系上,以迎接他们的本年。认为这样可以避凶,消灾。这些在本年辟邪的红色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本年红”。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深信人生的好年景是好年景,好运来是不可抗拒的;后面全是壁垒,眼前全是门槛,厄运回家。
虽然说本年是凶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人们在本年经常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做一些很可笑的事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生核心碑”现象在民俗学研究中还是一个空白。
过了本年的人,怕自己今年运势不好,想尽办法跨过这道坎。年关将,商家会充分利用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大力宣传红色内衣、等“本年”商品——,抓住商机大赚一笔。现在,出生年份和我国其他一些传统习俗一样,失去了固定的意义,成为商家促销的噱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去追随这种潮流,或者把它当成一种新的时尚。
关于吃和吃有很多传统的民间禁忌。在过去,汉族人避免在吃饭时或饭后掉米粒。
碗底有剩菜,不然会被雷劈;孩子吃不完饭,将来会娶个麻脸老婆或者麻脸老公。吃饭时忌“捧饭”,因为死后“七祭”后请死者吃饭才说“捧饭”。禁止用筷子剁饭,只有在服丧离开棺材时,才在棺材上放五七碗白米饭,中间插一根筷子。据说常见鬼用单筷子吃饭,所以是禁忌。吃饭时避免照镜子,以为自己会口吃。在别人家吃饭,切忌把碗转来转去,因为“转”与“赚”谐音,主人家避免由此“赚别人的饭碗”。切忌把筷子放在碗上,翻碗、翻盘子,反手加水、加饭。禁止客人钓鱼。年轻人避免从瓶底喝酒。这些饮食禁忌在民间广为流传。家人同桌吃饭,大人会把这些禁忌传播给孩子,督促孩子执行。这些禁忌虽然表面上很迷信,但通常是出于卫生、经济、礼仪等原因。
食物禁忌是因为对动物的喜爱。例如,汉族的一些地区有禁食牛肉的习俗。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牛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因为他们助人为乐,常年辛苦劳作,是人,所以不忍心杀食。汉族还有不吃马肉的习俗。他们认为马和牛一样,对人是有功德的,所以不忍心杀了它们。南昌、瓯江一带的人忌吃甲鱼和甲鱼肉,认为甲鱼是功德之物。帮助唐僧师徒学佛取经时渡过通天河八百里,然后运回取经。因此,人们把它当作来崇拜,禁止杀生。
关于餐具的使用也有很多禁忌:比如禁止用手掌将碗底托平,禁止用手握住碗边。这就是乞丐团伙的样子。不要把碗倒扣在桌子上,因为不吉利。因为生病的人吃了汤药后把碗扣在桌子上,说明他已经不生病了才能吃药。吃饭前或吃饭时把长短不一的筷子放在桌子上是不吉利的。我们一般称之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意思是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后要放进棺材里,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板组成,两边底部有三块长板。五块木板拼起来的棺材,恰好是什么意外,所以极其不祥。
拿筷子的方式是用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夹着,食指伸出,在北京人眼里叫“骂人街”。北京人一般都是食指对着对方,大部分都是责备。所以,用筷子吃饭时指着人,无异于指责别人,和骂人一样,是不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吃饭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你用筷子指着人。
吃饭时把筷子放在嘴里并不时发出嘶嘶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吃饭的时候用嘴吸筷子是很不礼貌的,而且还伴有声音就更讨厌了,一般认为这是没教养的表现,是不能允许的。
吃饭
时要注意不要将筷子落到地上。所谓“落地惊”,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扰,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敬,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有种破法,一旦筷子落地,就应当赶忙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个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应惊动祖先,然后再拿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用餐时将筷子放在菜里不停地扒拉,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筷子搅来拌去,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缺乏教养的行为,令人生厌。
用餐时筷子不能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瞧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不允许的。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扎盘子里的菜品,这同样是不行的,被以为是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出于好意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这种做法要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只有给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疑是被等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因此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绝不被接受的。
孕妇禁忌在旧社会,民间对孕妇流产、难产及生残缺儿和怪胎无法做出完全科
学的解释,就捏造附会出种种迷信说法以告诫一般妇人,不但要禁食、禁视,在行动举止等方面也出现很多的清规戒律。
禁食谁都希望自己生出的孩子健康、漂亮、聪明、活泼。要想生个好宝宝,做母亲的就必须遵照这些饮食禁忌,不让吃的坚决不吃,可吃的尽量多吃。虽然这些禁忌并没有哪些科学依据,大多是建立在感觉联想之上。
忌食兔肉。兔子三瓣嘴,吃了兔肉胎儿也会三瓣嘴。吃兔肉生子豁唇之说少在东汉已经流传,当时的著名学者王充在他的《论衡》中专门记载。这一俗信的影响巨大,以致有些地方发展到了孕妇连兔子都不能见到,否则后果一样可怕。
忌吃狗肉。吃狗肉对胎儿不利的说法大约产生于唐朝。除了吃狗肉会化胎的危言耸听外,也有较为直观的联想认识:狗爱咬人,孕妇吃了狗肉会把狗性传染给胎儿,胎儿出世后也会爱咬人,少在吃奶时爱咬。
忌吃驴肉。吃了驴肉,将来孩子“驴性”,不听话。
忌吃公鸡。吃了公鸡,这样生下的孩子夜里啼哭。
忌吃螃蟹。吃螃蟹后,生下的孩子咂泡沫流口水,又说吃螃蟹使胎横难产。台湾民俗则认为吃了蟹,生出来的孩子像蟹那样抓扭别人的手脚。
湾民俗则认为吃了蟹,生出来的孩子像蟹那样抓扭别人的手脚。
忌食生姜。生姜外形“多指”,自然会让人想到生子多指,这一俗信也少在东汉就已盛行。
忌食老鳖。老鳖脖子短,吃了老鳖胎儿脖子也短。
除了从外部形状上引起人们的联想外,还有从姜辛辣、性强的特征出发,联想到容易使小儿生疮。无论如何,姜由此就被从孕妇的饮食清单中剔除。
行动禁忌如果说,千奇百怪的饮食禁忌限制了孕妇的嘴,那么,花样繁多的行动禁忌就是限制了孕妇的腿。
例如建屋上梁,是极为讲究的,要有相对的仪式,要讲究吉日吉时,这就要严禁孕妇在场,因为在乡间视上梁为圣的事,关乎一家的兴盛,没有人敢小看,被孕妇冲撞了要倒霉,而且无法破解。所以很多地方把上梁的吉时选在清早。
打井,也不能被孕妇碰上,否则会破了龙脉打不出水,或者打出水来又苦又涩。
造酒,被孕妇撞上,酒就酿不出。
采药,撞上孕妇,药效就会失去。
做豆腐,撞上孕妇,豆腐会坏。
养蚕,撞上孕妇,蚕会死掉。发展到顶峰,谁清早出门碰上孕妇,谁这就要不顺,事事不成,闭门家中坐,都保不准祸从天上来。
禁视这些禁忌得以实施的原理是相同的,都建立在人与外界相互交感的原始思维之上。
孕妇不能看产妇生产,否则自己将来要难产。这条禁忌颇有点科学根据,因孕妇看到正在分娩的产妇的痛苦表情,听到产妇的叫喊声,容易产生一种精压力,到自己分娩时可能会精紧张,以致引发难产。
忌见到蛇,否则生下的孩子就会吐舌头。于忌见到属虎的人,自然是猛虎伤人说法的一种演绎。
忌看傀儡戏,不然将生无骨的孩子。浙江丽水一带今还有孕妇忌看电影、电视和看花脸戏的风
忌看戏中花脸,是为将来生下的小孩不会脸花。
不能进入新房看新娘,因为她是“双身人,“四眼相”,看了新房,新娘日后不是克夫守寡,就是断子绝孙。这说的是“四眼人不洁,会冲克人。可是在鄂西北,流行“四眼人”动动眼睛、动动手还能治些病症,不管灵不灵,街坊邻居一定要登门邀请。尤其是那些同辈的男子汉或小伙子,眼里掉进点灰尘,要请四眼人用嘴吹吹;胳膊拧伤,要请四眼人摇摇;头痛感冒的要请四眼人摸摸等。这种习俗真可谓奇怪。
禁接触除了以上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禁忌外,还有些禁忌是建立在接触传感的基础之上,比如坐在葡萄架下,俗认为会生邪气,生下葡萄胎。摸了戥秤,则会延长孕期,因为过去的秤是十六进位,孕妇碰到戥秤,就意味着要怀胎十六个月,这对大人孩子都是很大的煎熬,而且会造成难产。
相同的禁忌还有不能跨越绳索,认为绳索像胎儿脐带,跨后要缠身难产;不能满坐板凳,否则胎位后坠易成难产;不能抱别家的孩子,说是抱过的孩子要生病,俗称“替胎”;不能到庙宇去,俗以为灵是高无上的,洁白无私,福佑人民,理应虔诚尊敬。而受胎是亵渎的产物,倘到灵之前,是大不敬的行为;不能横跨过扁担,说是会造成横生、难产;不能缠绕绳、线,会造成胎儿脐带绕颈;不能在门口探头缩脑,这将导致胎儿不能顺利生出产门。最令人感到莫名奇妙的是不能抬高手臂,俗信以为胎儿是不能顺利生出产门。
最令人感到莫名奇妙的是不能抬高手臂,俗信以为胎儿是靠咬着母亲的奶筋吸食营养而存活的。孕妇抬高胳膊,会使胎儿咬不到奶筋而饿死。不可放刀于灶上,因孩子投胎时,须经灶君菩萨的准许,后,置刀于灶,那就是对灶君不满,灶会将原答允送子的主意取消,因此生下的孩子多死婴或造成流产;孕妇不能进入邻村,不得已要进时,先备祭品祭扫该村之土地,不然,该村的厉鬼妖魔会附上身,将会造成难产。
数字禁忌数字中,最吉利的要算六和八,所谓“六六大顺”,“要得发,不离八”,就讲出了其中缘由。当今社会,花几十万元买下一个含六和八最多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已不是新鲜事。
忌讳的数字很多,从总体来讲,忌单数,因为好事成双;“二”是双数,但这样的日子忌出殡,因为人们不希望坏事成双;“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三”这个数字;“四”谐音“死”,因此门牌号、汽车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都不宜用这个数字;“五”谐音“无”,因此谈判、收账款等都不宜使用这个数字,免得一事无成;离家出行忌“七”,有“七不出,八不归,初九一十往家飞”之说;老人易忌讳九,因意外或死亡事件比率较普遍年龄高;忌“十三”本是西方的风俗,因为背叛耶稣的犹大排位十三,但中国开放之后,一些高级宾馆为了迎西方人,也避讳这个数字,不设十三号;年龄上忌“七十三”和“八十四”,因为孔子卒年七十三岁,孟子卒年八十四岁,民间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忌
讳“二百五”这个数,习惯上把“二百五”当做傻子、的代名词;还有号码“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他与“七零八落、“吾散吾死”同音。
日常行为禁忌禁远行前洗脚。台湾人以为夏天远行前洗脚,会越走越热,冬天会越走越冷。
忌拔去白头发,俗说“拔一根,生三根”,通常以为白头发会越拔越多。
百岁老人忌说实际年龄,总说九十九岁。老年人去世忌说“死”,应说“老了”。中年人报年龄忌说四十一岁。
太阳落山后禁止扫地,因为此时家中的福气、运气都回家了,把它们扫出去就会家道中落。打扫忌由内扫到外,因恐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反之,若想驱霉运,则要由内扫到外了。打扫时也不能将椅子椅脚朝上堆叠,因丧事中亦有将椅子翻叠的习俗,会使人联想到丧事,自然尽力避免。
忌在屋中打伞,俗信在屋内打伞会成秃子。
不要半夜到阳台晾衣服或收衣服,如果平常真的没时间晾衣服,最好等隔日正午晒过太阳后再收。
看望病人忌下午和晚上。借用别家药壶煎药,用后忌还。死于外者尸体忌进门,须停于门外。
已婚妇女忌在娘家过春节,忌看娘家的家谱,忌在娘家过元宵节,忌在娘家生孩子。孕妇忌看死尸,忌探望产妇。
七月夜间禁止外出。俗言“七月孤魂野鬼四处游荡”,人们害怕遇夜鬼,晚上除非有急事,要不然没人会冒险外出。再如:不幸遇到鬼,只要咳嗽几声,鬼就离开了,或是夜行的人常边走边唱歌,鬼就不敢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多被废除。
生肖婚配禁忌一些民间历书中所列“男女配婚吉凶表”中,属虎的倒不忌配属牛、羊、犬的,而独忌配属猴、蛇。而属牛、羊、犬的竟也无一忌配属虎的,堪称怪事。看来后来的生肖相克已经不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延续,而成了各种民俗文化的“成事实”。歌谣有:自古白马不配牛,羊鼠相配一旦休,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猪猴见面如刀割,虎蛇相配不到头。蛇配虎,男克女;猪配猴,不到头;兔见蛇,如刀割。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黑狗不能进羊割。白马怕青牛。乌猪怕猿猴,蛇怕猛虎如刀断,羊鼠相逢一旦休,黑狗不能进羊圈,庚鸡见犬泪交流。辰子申忌蛇鸡牛,巳酉丑忌虎马狗,寅午戌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
这些民谚和歌谣大多是在中原一带搜集起来的,与台湾民历中的生肖婚配禁忌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风俗的必然特点,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过,这一比较也暴露出了这种生肖婚配禁忌的不可信性。一对男女在此地婚不成,受到生肖方面的禁忌,如果换了地方,还是他们两人,便可能丝毫不受什么制约了。这不是很有戏剧性的事情吗?可见生肖婚配禁忌是不可信的,没有一点科学依据。
节日禁忌春节是新年的初始,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的天,故禁忌很多。如忌打碎物品,打碎了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之类的吉利话;吃年饭时忌无鱼,有鱼忌全部吃净,是为了讨个“年年有余(鱼)”
的吉利。这忌动刀、斧、剪之类的器物,忌挑水,忌下地干活,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针线活,忌杀生,忌啼哭,戴重孝者忌拜年,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春节饺子煮破皮,忌说“破了、碎了”,要说“挣了;馒头蒸裂了,忌说“裂了”,要说“笑了”。另外还忌扫地,扫了地也不能把垃圾倒掉,认为会把财气扫走。又忌条凳倒地,因为人死是停柩在两条长凳上的,出殡时抬走棺材,踢倒条凳才起步。此外,许多地方还忌吃豆腐,因为按习俗办丧事时吃豆腐,老人寿终正寝的叫做“倒了豆腐山。总之,正月尤其是初一禁一切认为不吉利的事情。
其他节日也多有禁忌,如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忌动剪刀针线,忌推磨取水总碰井沿,都是怕伤了龙。清明节前一二天为“寒食节”,禁忌烟火。七月“鬼节”忌夜间外出,免得惊动鬼而遭难。八月中秋节忌阴雨,否则来年收成不好。九月重阳节有的地方忌讳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有所谓“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此外,一些节令也有忌讳,如立秋忌无雨,认为该日雷鸣下雨则预示丰收,有所谓“雷动秋,狗儿猫儿不吃粥”的俗谚。立冬也有忌雷鸣的,俗言:“雷打不动,十个牛栏九个空。”大概是说牲畜会死亡。
本年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