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文档设计,需求文档如何分析

1年前 (2024-04-23)

在分析需求文档设计(如何分析需求文档)之前,我在《交互设计师的工作流程》讲了交互设计师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下图:

图1交互设计师在项目过程中的工作

步是需求分析,把需求分析带入用户的视角,确认和提高需求的理性。这是交互设计的出发点。一个好的交互设计师少是半个产品经理,所以每个人都要掌握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

作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做需求分析?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需求理解、设计分析和需求改进。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带您了解需求分析的整个过程。

图2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

在需求理解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充分的信息输入和确认,避免猜测和自以为是,在沟通中保持谦逊,深入挖掘。设计师应该通过主动询问需求背景和业务目标来开始理解需求,而不是做一个听话的工具人。

试想一下,作为一名设计师,接到业务方这样的要求,你会怎么做?

图3一句话需求案例

严格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需求,而是一个解决方案。那么到底什么是需求呢?古有言,“食色,性也”。马斯洛今天总结了一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图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总结起来,需求其实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产生“缩小甚消除这种差距”的欲望。,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归结为以上几个维度。我举个经典案例给你理解。

图5需求理解案例

……

这个电钻体现了小明的归属感和爱的需求。是通过在墙上挂一幅画来实现的,而电钻只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工具(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满足用户的本质需求?)。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案例。对于PM想要「桌面搜索挂件UI风格」的「需求」,你会怎么做?你可以直接给他以下设计(相当于卖给他一个电钻)。

图6一句话的需求交付方案

从光设计效果来看,设计师交付的方案确实强化了桌面搜索挂件的UI风格,但是否满足了PM的本质需求?答案是否定的。

这是我们以前的真实案例。设计的结果是,新用户的桌面搜索挂件删除率提高了7倍,PM很快就把版本要回来了。

那么以这个需求为例,设计师如何理解需求呢?这里一个方法,——5为什么分析。

图7 5为什么分析方法

5Why分析法是由丰田公司的Toyoda Sasaki提出的,是指用五个“为什么”连续问一个问题点,以调查其根本原因。接到需求后,设计师还建议连续询问多个原因,直到找到最根本的原因。5Why分析方法让我们从现象出发,顺着因果链,直到找出原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里,5是一个虚拟引用。如果在对话中总能问出为什么,而且对话也不奇怪,建议继续问。

图85为什么方法询问根本原因

但如果几次之后再问为什么不适(在某些语境下,一直问这个问题会让人产生攻击性甚找茬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情绪和关系,阻碍信息的交流),可以改为用5W1H分析法开始问用户关于场景的问题:

图9 5W1H场景公式题

什么样的用户(谁)在什么时间(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哪里),因为意识到某件事(什么)而产生什么需求,他们希望什么行为(如何行动)来满足这种需求。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图10 5W1H根据需要提问

我的建议是,一旦对方的回答是主观感受/猜测(我觉得……),没有事实依据,可以通过换疑问词继续问客观问题,以获取更多背景信息。

借用5W1H的分析方法,可以还原用户的使用场景:一位62岁的大叔,在桌面浏览的时候,看到了挂件里的热词。他想看清楚这一切,所以他戴上了眼镜.

了解需求的核心是借用5why分析法和5W1H分析法,询问项目背景和业务目标,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如果明确提出以下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种需求。

图11需求理解流程图

根据《专业交互设计文档》中的要求,设计分析包括:数据分析、研究支持和竞争产品分析,以及由这些分析得出的设计目标、策略和测量指标。

图12交互设计文档内容概要

我们以前面的案例为例,看看设计师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分析。因为这个需求来自于用户反馈,所以我们首先审核了用户调研报告的内容和记录。

这是用户调研报告中呈现的用户心声:

图13研究报告呈现的用户声音

在用户的深度访谈中,两位中老年用户的反馈字体太小,看不清楚。

从用户的反馈来看,不仅字体大小是中老年用户的问题,而且滚动速度对中老年用户也不是很友好。

本文分析了设计师行业内外23款竞品的桌面挂件热词:

图14竞争产品分析与总结。

发现热词的字体大小分布范围为13sp~16sp。其中,45.8%的竞品使用14sp,16.7%使用15sp,20.8%使用16sp。只有8.3%的产品使用13sp,我们是其中之一,所以字号确实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查阅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老年人的年龄比例和趋势,对比我们后台老年用户的存量数据和变化趋势,我们发现:

图15中老年用户的存量和趋势

改变:

因为中老年用户存量大,且呈增长趋势,所以要满足其基数。

本可用性需求(属于卡诺模型中的基本型需求,必须被满足)。

由此我们得出了我们的设计目标、策略、及衡量指标:

图16 设计目标、策略及衡量指标

当设计分析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信息,重新完善我们的需求背景和业务目标如下:

图17 完善后的需求背景和目标

对比一开始的一句话需求,经过设计分析之后的需求是不是清晰了很多,而且设计师可以施展的空间也大了很多,更加有利于最终业务目标的达成。

图18 需求分析的产物

小结一下,经过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交互设计师要产出正确的项目背景和设计分析,并给出明确的设计排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需求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