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在校生怎么赚钱,学校在校生如何赚钱
女学生怎么赚钱,在校生怎么赚钱,还有那些关于互联网的东西?
这个大学生最会花钱,最会赚钱。
“大学生正常的月生活费是多少?”已经在网上掀起了热议。
一个大姑娘的求助帖早前在网上走红,因为她妈妈之前2000元的生活费短缺,希望能把她每个月的生活费提高到4500元,但她最终拒绝了。
现代大学生一个月花多少钱?
201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财富价值观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90后移动支付占比近92%。中国大学生在支付宝上的人均支付金额(包括转账、网购、红包、理财等数据)约为40839元,比2015年增长97%。
这还是支付宝平台五年前的数据。
网络名人餐饮、化妆品、球鞋、手工制作、盲盒、剧本杀、密室逃脱、酒馆.大学生的开销可谓五花八门。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下,大部分学生很难接触到家人,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除了赚零花钱,通过接触社会对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鲜体验。
如果你想做赚钱,还想发,端盘子,做家教,做导购,那你就是上个时代的大学生。
在商业模式和消费水平不断更新升级的今天,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大学生已经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手段来赚取人生的桶金。
UP、游戏陪练、美妆博主、短视频达人都成为了大学生新的赚钱方式。
这些大学生真的不再是贫困生了。
具体来看,大学生平均月收入1000-1500元,占比近四成;500-3000元的大学生也占大多数,达到47.7%,3000元以上的占3.3%。
看来“脱贫”成了这个大学生努力实现的目标。
2021年8月17日,#00,一个大二女生月入70万#冲上微博热搜榜,阅读4.6亿,讨论2.4万。
湖北大学王志新大二,一个没过四级的笑话爆了,让她收获了百万粉丝。她还没毕业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给学长学姐发工资,从而实现了财富自由。
无独有偶,2021年11月16日,微博话题# Xi安00做副业月入过万#也获得了1.5亿阅读量和6143条关于“大学生鉴定时装鞋、化妆包、各类包包赚取稿酬”的讨论。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何世杰2017年大一刚入学就上传了名为“我叫何同学”的数码科技相关视频,并以简单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解,让人看后赞不绝口。
单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大学参加湖南卫视《非正式会谈》,采访苹果CEO库克。
得益于一个一分多钟的视频,Loctek暴涨14%,相当于5.5亿股价;在各大电商平台中,视频中提到的几款升降台已经缺货。
这次广告投放也给何先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据知情人士透露,何先生这段视频的市场价不到300万元。就算每两三个月干一次,每年也有几千万的收入。
事实上,目前大学生想法奇特,喜欢追求新奇的东西,以及基于短视频平台发展起来的短视频、直播卖货、配音等新颖的赚钱方式,也成为大学生的,收入相对较高。
如果你在小红书、Tik Tok或者哔哩哔哩搜索“大学生月入过万”几个字,你会发现有很多博主通过月入过万。
甚还有多份工作,利用在校时间的碎片,不断提高00后的资本收益。
然而,更多的大学生使用Tik Tok、小红书等平台来套现。
诚然,现在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无数的是只靠一个就能实现的
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初期,很多大学生争相去发,去当服务员,去做家教,去推销,甚去抄写小说。但是一般佣金都不高,而且要花很多时间,大学生很难真正从中致富。
但随着Tik Tok、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短平快平台的兴起,出现了很多职业,如直播外卖、美妆博主、服装博主、美食博主等。
在低门槛、低成本的前提下,这些“触手可及”的赚钱方式成为了大学生们课后赚外快、实现零花钱自由的一种选择。
据统计,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83.9%的大学生有课外;二线城市81.8%的大学生有课外;三线城市的课外比例更高,达到86.1%;四线以下城市大学生课外比例为80.0%。
不过从小红书平台来看,网上分享帖也不少。
其中“发拍模特”的笔记有3万多条,一半以上是大学生发拍模特的经验分享帖;“大学生直播”有6万多条注释;《大学生手工制作》笔记5000余篇;还有“学生知识分享”5900条笔记。
另一方面,在Tik Tok平台上,“学生副业”话题的播放量为276.2 W;#大学生创业#话题已播放35.5亿次。
另外,根据KATH数据公布的《2019美妆短视频KOL营销报告》,在Tik Tok、Aauto Quicker、哔哩哔哩的美妆博主中,18-24岁的占比最多,也就是说在美妆领域有副业的学生不在少数。
看到大学生便宜又好用的资源,聪明的资本开始行动,越来越多的mcn把目光投向了高校。
我们搜索了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就业网,发现MCN在季后招红人。
、达人、UP主、主播等“网红”岗位也在招聘列表中高调出现。MCN机构蜂群文化的2021校园招聘则推出了美妆时尚、生活向、才艺向短视频达人岗位。小象互娱等还面向大学生招聘专职主播。
这些机构看中大学生也并非没有缘由。
专业的MCN机构推动之下,确实有大学生出圈做了“网红”。
搞笑幽默UP主自来卷三木和动漫博主UP主星有野都是在大学期间进入MCN机构,被公司发掘并孵化成网红达人,现在都是百万粉丝的大V。
除了出圈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大学生凭“劳动”发家致富。
北京读大学的小米爱好广泛,追求生活质量,每个月花销高达七八千甚上万。这其中一大半靠自己赚。
从大一开始,她就做,做家教、送外卖、在双十一时去快递站分拣快递、做游戏陪玩、晚上帮别人遛狗……最忙的时候,她同时接了七个。
早上很早起来就起来给电影翻译字幕,然后去上课,下课后送外卖2小时,晚上民谣吧驻唱,回来再帮别人遛狗,一直忙到十一二点,周末还会去客串密室逃脱的npc……林林总总加起来收入每个月能达到五六千左右,多的时候上万。
上海的大学生余夏,资深剧本杀爱好者,经常去线下拼车玩本,因为逻辑清晰、表达清楚,被剧本杀店的老板看中,周末去做DM。
因为性格外向,面容姣好很受欢迎,成了店里的TOP级的DM,周末能连续主持3场剧本杀,而老板答应她的是分成模式,因此下来能有将近1000的收入。
她自己说,当DM只是暂时的赚点零花钱,创作才是她的目标,而DM让她能跳出玩家视角,尽量多感受大家感兴趣的点是什么、有意思的机制有哪些,对创作也有帮助。
这些积攒起来的经验、互联网流量,仍然可以成为日后拉开同龄人之间距离的关键所在。
赚钱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像是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被动行为。
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钱”压在大学生身上的两座大山:消费自由、同学压力。
上大学是个人消费的一个分水岭。高中的时候,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在学校内部解决,没太多额外花销。但上了大学之后,各种五花八门的消费项目就来了。
消费自由已经成了获得大多数其他自由的前提。
穿什么牌子的衣服、用什么牌子的手机电脑、吃哪家网红餐厅、看什么类型的展、是什么APP的会员……消费物品的差异几乎成了大学生显示自己与别人差异的重要方式。
北京的小米,给出了她的日常消费记录:每个月吃饭花3000元;谈恋爱、给朋友买礼物、参加同学聚会每个月也少2000多元;化妆品、衣服每个月也需要1000元左右……
同龄人的比较也让大学生们对于赚钱更加积极。
互联网让人们窥视到别人的生活,抖音、小红书上“人均白富美、个个不差钱”的大环境下,大学生被动的内卷,长得漂亮的发现还有人更漂亮,赚钱多的发现别人赚的更多。
大学生的内卷是无形的,赚钱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缓解焦虑。
“”带给大学的不止有“零花钱自由”,还会在步入社会后,成为拉开同龄人之间距离的原因之一。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家都在学校里的时候,或许暂时还看不出太大的差别,即使有人,有人分分钟努力学习,这些都无法给予自己太大的视觉冲击,可如果自己不努力,一旦出了社会,立马就会走向两个世界。
这种普通又立竿见影的例子,在众多大学生身上比比皆是。
有的网友认为“确实少了,1000真的不够”、“一千确实太少,起来33块钱,真不够花,一个月两千适”。
而有的网友则认为“1000元一个月的伙食费以现在的物价绰绰有余了,现在上班族每天吃外卖也没1000元好吧,况且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应该比外面的外卖便宜点吧,社交这些要等你毕业自己工作赚钱了再谈吧,父母上班不单供你伙食,还得供你学费呢!”、“觉得少就自己打工,满十八岁了,有志气点”。
其实别开对错不谈,想要获取更多零花钱提高生活质量,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课余时间,以的方式获得,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够积攒工作经验。
大学生因为年轻,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想要不断探索和进步,但他们并非不能吃苦,只是不愿意吃毫无意义的、强加于身的苦。
这从他们赚钱的方式上表现的。
在校生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