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士炸鸡汉堡加盟资料,华莱士炸鸡汉堡加盟费怎么收
华莱士炸鸡汉堡加盟信息,华莱士炸鸡汉堡加盟费如何收取介绍?
Wallace是通过模仿麦当劳和肯德基起家的,现在它的门店数量超过了mainland China所有麦当劳和肯德基门店的总和。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品牌到今年营收超过25亿。华莱士是如何反击的?
不久前,在茶界有品多多之称的蜜雪冰城,因为万店规模的突破,在网上强势出现。但是,在餐饮行业,也有一个实力强大的玩家,也被称为“快餐业的拼多多”,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奔跑。它就是——华莱士,中国的西式餐饮连锁店。
作为一个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习惯了麦当劳肯德基无处不在的存在,很容易对华莱士的崛起一无所知,观察者君也一样,直到两年前在家乡的十八线小城看到华莱士,才惊讶于华莱士有如此强大的渗透力。当时开业不到一年的华莱士已经成为镇上年轻人约会的必去之地,也是当地孩子向往的美食天堂。
华莱士专卖店
这些年来,华莱士早已无声无息地渗透到全国各地。无论是在十八线小镇的街头,还是一线城市的外卖平台,在很多麦当劳、肯德基都不愿意布局的乡镇,快餐的开创者华莱士无处不在,给小镇的年轻人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华莱士有多少家店?网上公开数据显示,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2000家。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量没有任何概念。我们来观察对比一下。
截2019年底,肯德基在中国大陆拥有6534家门店,而麦当劳拥有3383家门店。也就是说,知名度比华莱士大得多的肯德基、麦当劳,在内地的门店没有它多.
而美团点评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2018年,华莱士在全平台总订单量排名,超过郑新鸡排、麦当劳、肯德基。
作为农村的“肯德基”,价格,快餐业的拼多多,你可以说它没那么好吃,但不能否认它的生意不好,不能否认它是以量取胜,以市场下沉取胜。麦当劳肯德基强势入华后,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国内快餐市场万店规模的宝藏品牌。
一个
模仿肯德基
到拥有超过12000家门店的连锁巨头。
如今,华莱士在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门店,是当地的餐饮连锁企业之一,拥有12000家门店和10万名员工。用了不到19年,惊人的扩张速度干掉了麦当劳和肯德基。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切都得从它的创始人说起。
1.辞职下海经商,开家华莱士专卖店。
温州是中国商业头脑的城市之一,是华怀玉和华怀庆的出生地。上世纪90年代,华怀庆中专毕业后,做了八年会计。那时候温州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卖皮鞋或者炒房地产。许多人在家乡赚了钱,盖了房子。
这让华怀庆按捺不住,于是他也辞掉了会计的工作,拿着多年打工攒下的8000元开始下海经商。他卖过领带,开过鞋厂,摆过摊。几年后,华怀庆也赚了些钱,但在他看来,这始终只是小事一桩。
华莱士店,红饭品牌研究院拍摄
那时,肯德基和麦当劳开始进入中国一线城市。新潮的吃法和鲜艳的装饰吸引了无数消费者。与此同时,中国出现了争抢洋快餐的热潮。一些企业不时打出“挑战麦当劳”、“超越肯德基”的口号。
敏锐的华怀庆捕捉到了商机。2001年,他和哥哥华怀玉一起,凑了8万块钱,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前开了一家福州师范大学餐厅,卖洋快餐,给它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3354华莱士。
2.一人开一辆捷达,“山寨货”的危机
华清发现,二三线城市的人正在“涌向肯德基和麦当劳”。于是他决定利用肯德基和麦当劳扩张到二三线城市之前的时空差异,模仿他们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抢占当地和县级市场。
他们按葫芦画瓢,卖和肯德基一样的东西,定一样的价格,定一样的儿童乐园,甚几个都离不开肯德基开玩笑。“如果以后华莱士能像肯德基一样在中国开20家店,那会多美好!到时候一人买一辆捷达!”
“一开始,华莱士完全照搬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模式,占地300多平方米。虽然来的孩子不多,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儿童游乐场。产品定价也很高,汉堡卖8元到10元,可乐卖4元到5元。”但是,华怀庆很快就发现了瓶颈:“单价很高,但是销量很少。日均营业额只有2000元左右,扣除成本不会有任何亏损或盈利。”
怀清意识到模仿麦当劳、肯德基不会长久,于是想通过降低单价来提振销量,但遭到同行的强烈反对。大家都劝兄弟们,“千万不要降价,汉堡要卖这么贵,大家都这么卖。”
然而,在他们找到任何对策之前,危机悄然而。华莱士7个月前刚成立的时候,德克士就在华莱士的斜对面开业,导致华莱士原本不理想的营业额直线下降,店面处境艰难。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做洋快餐的本土品牌面临的困境。一味的冲,一味的模仿,让这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很快倒下,有很多人跟不上,直接关店。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红高粱、荣华鸡等快餐连锁品牌。华莱士,谁是不成功便成仁,幸运地活了下来,这一切都归功于两兄弟的政变。
3.定位廉价汉堡,成功逆袭
此时,兄弟俩意识到华莱士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要么战死,要么杀出一条血路。他们选择了后者,决定赌一把。既然做不出高大上的肯德基,那就做一个吧。
低配版。于是,他们果断推出“特价123”的大促销 。什么是“特价123”呢?简单来说就是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面对来自对手的压力,这招可真谓是高明。直接使得华莱士当天的营业额由平时的2000元增加4000元,第二天达到6000元,第三天突破8000元。华莱士门口次迎来了人山人海。
△华莱士门店,红餐品牌研究院拍摄
虽然这次促销本身是“赔本赚吆喝”,但排队的场景引发了华氏兄弟的思考 :,麦当劳肯德基能在中国攻城拔寨,说明汉堡、炸鸡产品本身是具有强大生力和广阔市场的;第二,中国的一个现实是80%普通市民的消费力还是有限的,10元一个的汉堡不是不爱吃而是吃不起;第三,特价123活动之所以赔钱,是因为没有成本优势。
做10个汉堡要一口锅,做500个汉堡也是一口锅,把这口锅的固定成本平摊到每个汉堡中去,成本差异会有多大?锅是这样,座椅、店面租金、装修投入都是这样。如果能通过开出一千家店规模优势来降低边际成本,这个商业模式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
△华莱士门店,红餐品牌研究院拍摄
基于以上3点,华怀庆得出了一个结论 :“既然麦当劳在欧洲国家是平民百姓消费的,那么,我们华莱士为什么不做中国大众都能吃得起的‘平价汉堡’呢?”于是,“平价战略”开始被运用到华莱士门店中。
把价格控制在麦当劳和肯德基一半以下;门店选址上,主动避开租金昂贵的核心商圈和一级路段;经营面积摒弃“大而全”,不设儿童乐园;门店采取统一采购、统一设计、统一流程。这样一套组拳打下来,让濒临死亡的华莱士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华莱士用了3年多的时间,逐渐摸索出一整套适中国国情的“平价汉堡”经营模式 ,到2005年华莱士5周年庆的时候,就已经在福州开出了百家门店,还制定了“奋斗10年百城万店”的目标 。
2
从1家店到 年营收25亿
找对了方向的华莱士此后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从福州出发,将门店开遍了全国的各大中小城镇。它的发展速度有多迅猛呢?2014年1月,在全国有4800多家连锁店,而到了2018年底,这个数值已经达到了10000家,如今门店数更是超过了12000+。
营收上,华莱士的成绩也可谓亮眼。2016年,华莱士旗下华士食品在新三板挂牌 ,其财报显示,2015-2019年,华士食品的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201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50亿元。2015-2019年,华士食品的净利润也呈上升趋势,2019年度净利润达到5460万元。
从濒临倒闭到成功逆袭,在全国开出上万家门店,年营收25亿,华莱士是怎样做到的?
1.草根定位一炮而红
草根定位是华莱士能一骑绝尘的锏,也是其最核心的品牌基因 。观察君分析发现,餐饮行业中,近年来门店数飞速增长的餐饮品牌几乎都有一个共性:草根定位。华莱士、正新鸡排、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莫不如此。他们深耕于平价赛道才得以迅速火出圈。
(1)靠平价策略出圈
草根定位首先体现在物美价廉 。低价而品质又不差的东西对于消费者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这是华莱士能快速在全国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正如门店标语所言“一样的汉堡、一半的价格”。在肯德基,十块钱只能买盒薯条,但是在华莱士,10块钱或能换来三个汉堡。很多肯德基麦当劳的菜品几乎都能在华莱士找到相类似的,价格还比他们便宜一大半。
与此同时,华莱士在品类更新和促销方面也没有落后 。肯德基有嫩牛五方,华莱士也有,麦当劳出了派,华莱士也紧跟其后。促销手段也一再丰富,逢7(7日、17日、27日)买一送一,会员日单品6折,再结各地不同的周二汉堡5元一个、周六9元两个鸡翅、周日10元三个汉堡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折扣活动,说对人没有诱惑力肯定是假的。
(2)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当麦当劳肯德基们在一二线城市攻城略地的时候,华莱士采取迂回策略,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主攻下沉市场。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在战略路径上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错位竞争,主攻弱竞争和无竞争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在门店选址上 ,主动避开租金昂贵的核心商圈和一级路段,选择入驻租金较低的二级路段和社区;在门店面积上 ,主打小面积的门店,几个员工便能将一家门店成功运转起来。
△华莱士门店,红餐品牌研究院拍摄
选择三线及以下城市,既可以避免了成为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大佬的“刀下亡魂”,又能享受到这些地方的便宜租金。下沉市场虽然人流量比不上一二线城市,但是胜在有时间差,可以抢先占位。
并且,随着华莱士早期部署的抢占二三线城市的目的基本完成,之后华莱士的店也开到了一二线城市,但也都基本上避开了黄金商圈。
依靠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华莱士在巨头云集的西式简快餐赛道中脱颖而出,逐步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快餐王国。
2.福建模式成快速扩张的利器
华莱士能在这么多城市“所向披靡”连开12000+家店,实现百城万店的目标,表面上看是其低价策略的成功,实际上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即是以“门店、员工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作连锁模式” ,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有一个专有的名称——福建模式 。
(1)作连锁模式
而这种模式也是华莱士经过前期碰壁才摸索总结出来的。华莱士一开始也是尝试通过加盟来“跑马圈地”,而且很快就发展了七八家加盟店。但不久却发现,大部分加盟店没开多久就关门歇业了,存活下来的也很快就跟总部分道扬镳另立门户。
华怀庆分析该问题说:“自己赚2万元,加盟商却要亏20万元,从社会投资来看负18万元,参照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这种模式不产生价值,不能再走下去。”于是,华怀庆很快叫停了加盟 。加盟的路子走不通,传统直营显然也不现实,自己一家店一家店地去开,速度太慢不说,店越多管理成本越高。他在思考能不能找到一条有别于直营和加盟的第三种扩张模式呢?
分两种,对内是将公司高管、核心店长及员工变为“同路人” ,即从雇佣关系,转变成伙关系。对外是将供应商、门店房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对象。 如华莱士参股的上游供应链企业达8~10家。
所以,华莱士的门店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一个团队的。 团队中有人管原料供应,有人抓经营,有人负责后勤。分工虽不同,但利益相捆绑,比股权激励来得更现实,更有效地发挥了每个人的主人翁精,也形成了华莱士特色的共赢文化。
在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看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的作连锁模式成就了今天的华莱士。而这种帮助员工养鸡,再从中分取少量鸡蛋的手法便是华莱士实现快速扩张的有核武器。
在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扩张模式的助力下,华莱士的门店飞速增长,顺利地实现了自己十年万店的目标。而后来这种模式也被福建地区的餐饮企业广泛使用,逐渐走出全国,成为鼎鼎有名的“福建模式”。
(2)整产业链
随着华莱士的门店达到一定的规模,聚拢的资源越来越多,华莱士早就不靠薄利多销卖汉堡赚钱了。经过19年的发展积淀,依托上万家门店及投资平台进行的产业链整,华莱士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快餐企业,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品牌为核心的生态供应系统,供应范围涵盖装修、食材、培训、管理等方方面面 。
连锁企业拼到,无一例外落到供应链的拼杀,谁的供应链强大,谁的效率就更高,获胜的筹码也就更大。12000+家门店的体量让华莱士对供应商拥有超强的议价能力,从而也确保了终端门店的市场竞争力。
理论上,华莱士可对涉及的每一个产业进行深度整,每一个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比如,华莱士旗下拥有十几家面包生产企业,除了供应华莱士的需求外,同时也对外供应产品,庞大的采购量不仅使工厂的规模效应达到,而且每家面包厂又还能为企业贡献数百万元的利润。
就这样,优势资源向强者集中的“马太效应”,使华莱士的商业模式越来越优化。如今,华莱士更大的梦想是做一个创业平台,帮助更多小餐饮品牌发展,并且定下了10万+的新目标——计划孵化100个品牌,每个品牌做1000家店 。据了解,很多福州小餐饮品牌已经从中受益,比如玛格丽塔,在华莱士的帮助下,每年能新开200多家店。
3
华莱士的瓶颈和焦虑
依靠草根定位以及作连营的模式这两板斧,华莱士让自己从一家小门店一步步成长为本土快餐领域的大鳄,缔造了一个万店快餐巨头,它的发展速度之快令所有人咋舌。但不可避免的,它也有自己的短板和焦虑。
1.遭遇发展瓶颈
观察君研究了华莱士这5年来的营收情况后发现,虽然整体营收呈上升趋势,但后期增势明显减弱。 这说明了华莱士遭遇到了发展瓶颈。当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已经近乎饱和,而受众人群对价格变得不那么敏感,加上肯德基麦当劳如今也渐渐往这些地方扩张的时候,华莱士还一味走“跟风、无创新”路子,它的路必然会越来越难走。
同时,依靠着模仿洋快餐起家的华莱士,在消费者心目中,始终未能摆脱“山寨”的标签 。加上品牌运营和产品创新等层面的弱投入,使得华莱士一直未能很好地建立起除低价以外的品牌形象。
虽然华莱士从去年开始也重新设计了logo,调整了门店风格,但是相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紧跟时尚潮流,频频推新品的快速迭代模式,华莱士在这方面始终显得过于传统和迟缓。连创始人华怀庆都不得不承认,华莱士在产品、运营、管理、服务、体验等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够好,华莱士今天依然存在好多的问题。
此外,业内还有消息称华怀庆近年已经退出了华莱士的具体管理,但是退出原因和时间都不得而知。如果消息属实的话,可能对于华莱士的未来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食安隐患如影随形
提到华莱士,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其绕不开的话题。网上一度流行一种说法,华莱士有泻药属性——当然这可能只是一种调侃,一种玩梗,但已然成为了虎扑等论坛上的政治正确。
△大众点评上关于华莱士食品安全的负面评价
观察君在大众点评上搜华莱士门店的评价,也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食品卫生的负面评价。而对于这些评价,华莱士也没有任何官方人员做出回复或承诺。在网上随手一搜“华莱士食品安全”关键词,便可以看到发生在无数个全国各地门店的食品安全事故新闻。这些都说明了华莱士的食品安全环节做得不到位。
△网上关于华莱士食品安全的负面评价
消费者是冲着便宜且不难吃去的,但是并不代表着服务和品质就要打折扣。作为一个在全国拥有上万家门店的巨头连锁企业,如果连基本的食品安全环节都把控不了的话,谈何发展呢?
正如知乎上一个回答所说的,如果没有按照统一标准维持品控、员工质量、员工培训和管理水平。也没有重视培养企业文化、维系品牌形象,只要遇到适的替代品或是更低价的同类商品,消费者就会毫不留恋的离开。
或许对于此时的华莱士来说,相比门店扩张,完善管理和监督体系,杜绝食品安全事故,自己的品牌竞争力显然是更紧迫的任务。
小结
凭借着草根定位和福建模式,华莱士在肯德基和麦当劳等对手的夹击下,劈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一家门店扩张到12000+家,用了19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本土的快餐巨头。现在,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快餐品牌,而是一个整餐饮供应链的生态系统。未来,它将怎样发展,观察君充满期待。
撰稿 | 椰风
设计 | 黄李辉
参考资料:
1、华莱士变身“倒版”麦当劳?| 有味财经
3、山寨、低价,中国到底有多少家华莱士?| 财经早餐
4、中国的华莱士,比你们不知道富到哪里去了!| 青年横财发展会
5、成就华莱士12000家门店的福州小餐饮连锁模式!| 餐饮O2O
6、门店12000家,不放加盟!它如何炼成中国餐饮连锁的“隐形冠军”?| 餐饮老板内参
炸鸡华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