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九是什么日子,正月是农历的哪一个月

1年前 (2024-04-23)

农历正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农历正月初九是哪个月?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玉帝的生日,俗称“天宫日”。天宫是三界最高的,代表高无上的天。

在古老的传统中,正月初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据说这是天上最高的玉皇大帝的生日。在前几年,大家一定听说过“灶”。灶是掌管玉皇大帝的仙之一,玉皇大帝也是统率三界内外十和地上所有灵的高。

既然是玉帝的生日,自然有很多精致的民俗。有句话是这样的,“七不离,八不回,九点做事容易。”有的朋友认为正月初七不出门,正月初八不回家,正月初九还要做事。其实这种理解很片面。今天,我来告诉你这句老话的正确解释。

有些朋友从字面上理解正月初九的说法,认为“七日出”是指正月初七不宜出门。其实仔细推敲,现在正好是春节假期结束,人又要陆续返回返工,出门自然不可行。其实“七出”和正月初七没什么关系。

在古代,出城的人通常是一家之主。出门前,理所当然的要安顿好老小老小的生活,才能放心出门。而这“七不归”指的是出门前要整理好的七样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关于“七事不能出”的解释,不要误认为是正月初七不能出。其实指的是出门前要准备的七样东西,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同样,“八不归”的含义也不能简单武断地理解为正月初八不能回家。正月初八是好日子,意思是“逢八”。很多人会选择在这开市,但和能不能回家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可以随时回家。

这“八不归”其实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做人做事的规矩。意思是人做事要遵守八项道德原则,即“孝、勤、忠、礼、义、诚、耻”,即孝敬父母、手足之情、精忠报国、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孔子的思想,也是老祖宗教导的做人之本。

所以“八不归”的解释与正月初八无关。实际上是说要坚守做人的根本,做到忠信、守信、有礼、义、廉、耻,否则就没脸回家面对家人和祖先。

这句话的后半句“正月初九好办事”,与正月初九的民俗有关。前面说过,正月初九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玉帝的生日。在这,人们会拜,祈求玉帝保佑一年顺利,财源广进。按照老传统,在玉帝生日那天做事,会给他特别的保护,不仅成功,而且快速敏捷。

所以,人们会在正月初九安排很多棘手或难处理的事情,以为这样会得到玉皇大帝的额外关照,事情就会做得稳稳当当。就此而言,是在回应另一个民间说法“初九有很多事要做”。

在正月初九“众日”,许多地方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仰望天空进行崇拜,感谢上帝的眷顾,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生肖年太岁的人,也可以在“天宫日”拜太岁,意为“把太岁放在吉祥处”。

因此,关于“初九做好事”的解释

这句话前半句“七不出,八不回”,跟古人的家训和传承有关,就是出门前要定七件事,待人接物要遵循八条道德原则;这句话的后半句“正月初九做好事”,指的是“节”的民俗,意思是这做事比较容易。

正月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