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怎么关闭自动续费服务,饿了么软件怎么关闭自动续费
饿了怎么关闭自动续费服务?饿了怎么关闭自动续费服务?“之前充值的哔哩哔哩年度会员自动续费,我根本不知道。”近日,21财经“爆料”平台收到消费者关于“app自动续费”的投诉。
随着“付费增值服务”成为互联网的主流盈利模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APP上开通会员来获取增值内容。打着优惠旗号的“连续包月(季/年)”充值套餐在增加用户粘性的同时,也频频被消费者投诉。
21网调实验室随即选取了19款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app进行测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APP会员服务存在“低价引诱”的嫌疑,但平台很多在自动扣费甚提前扣费之前没有起到提示作用的行为,可能是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选择连续包月(季/年)套餐,平台往往会提供优惠。
调查显示,在19款被测试的app中,除了美团外卖没有自动续费套餐外,18款app都有连续的月(季/年)套餐,这些套餐要扣除的月会员费低于单月会员套餐,折扣率大致在5%-9%之间,首月或新用户的折扣率往往更大。
对于商家来说,这种营销方式本身是没有争议的。
然而,黑猫投诉平台上的一条投诉信息引起了21网调实验室的注意。“一开始是一元会员诱导消费,后来直接取消不了。联名会员业务订购后,业务页面并未取消。”信息显示。
在套餐办理页面,平台并未在相关协议中明确提醒消费者费用会自动续费,且在话费扣款时,用户不会收到该项目的扣费短信通知。这其实是另一种更隐秘的“自动续费”模式。消费者往往很难注意到收到话费后“自动续费”。
这种“无人提醒”并不是个例。
关于APP平台是否应该在自动扣费前明确提醒消费者,法律已经有相关规定。根据今年5月正式生效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平台有义务在自动续费之日前五天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即便如此,“自动续费提醒”的问题仍然是很多app的一大缺陷。
调查显示,在订阅连续包月(季/年)服务时,有18款app强制要求用户同意相关服务协议,否则不予购买。其中,只有127777777然而,仍然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没有在协议中明确说明他们的自动续费提醒服务。即使用户在查看时阅读了相关协议,也很难注意到商家耍的“小聪明”。
本次评测的app中,只有Billili(优化后)、知乎(iOS系统)、喜马拉雅、美团单车、百度网盘在本平台会员包界面的明显位置注明会提前扣钱。此外,只有Billie Billie、知乎、芒果TV、饿了么、美团单车在连续包月协议中明确表示,在自动续费的第5天之前,APP会在站内以短信或私信的方式提醒用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部分app并未在协议中注明有提醒服务,但在自动扣费前,用户仍可收到相关提醒。从这点来看,app“看起来”很尽责。但扣前提示其实是商家的义务,也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俗地说,消费者只需要记住一点。只要他们扣钱,都要先提示这个节目业务不能省略,否则涉嫌构成消费欺诈。”四川穆宗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守耀表示,用户查看的服务协议,通常是商家事先拟定的格式条款。商家通过这些手段,变相放弃了自己的提示义务,单方面减轻了自己的责任,但商家的这种行为通常被法律认定为无效。同理,服务协议中“下次扣费无需密码”等条款,其实也是无效条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消自动续费认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我都不知道怎么取消!”有网友在微博评论中抱怨。
投票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网友认为取消自动续费的步骤过于繁琐和隐蔽,有些app甚在客户端找不到取消选项。
21网络调试实验室在评测中发现,取消APP自动续费主要有两种方式:客户端/web端取消或支付端取消。
18个app中有17个可以取消客户端/web端的相关服务。然而,行使拒绝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打开APP后,需要点击5-8次才能找到并取消自动续费。更别说有些app的“管理自动续费”选项特别隐蔽。在调查过程中,有网友告诉21网调实验室,打开需要一秒,取消需要五分钟,有时候还要上网百度才能想办法取消。
除了客户端/web端,几乎所有软件都可以通过支付端退订。支付端的取消与用户的支付方式密切相关,但无论是支付宝、微信还是APPLE ID,想要取消自动续费,还是需要4-5步才能关闭相关服务。
对于目前APP自动续费的现状,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蒋表示,从商业性质来说,商家招收会员无可厚非,“自动续费”实际上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问题是会员退出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有效治理,防止“大店欺客”。
张瑶还表示,在法律法规已经比较明确的情况下,现在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层面加强监督。鉴于APP平台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公众,在这种情况下,执法部门应该主动履行职责。一经查实,要对其进行处罚,不良商家要进行行业通报。
消费者在监管层面之外能做什么?难道只能被动等待APP在监管下改进吗?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如何?
>公益诉讼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当前局面的一种方法。
目前,在APP自动续费方面,普通消费者收集证据非常麻烦,此外,个别消费者提起单独的诉讼,对商家而言,也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即使把官司打赢了,也是‘似赢实输’,对商家来说无非是退点钱,无所谓,损失并不大。”张柄尧说道。蒋玉石也借用“蚂蚁和大象”的譬喻来形容消费者和商家在现实中的关系。
关于公益诉讼胜诉后的退赔款项,其用途在法律上尚存在争议。但张柄尧强调,这类诉讼的价值不局限于替消费者讨回退款,更在于诉讼过程本身,是对商家的敦促,同时也是对违法行为的暴露,能够唤起消费者的警惕心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饿了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