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音响有杂音滋滋滋键盘不亮,音响喇叭滋滋的杂音

1年前 (2024-04-23)

电脑有杂音,键盘不亮,音响音箱有杂音是流行趋势。当满大街都是千奇百怪的机械结构时,用户呼唤更便宜更轻便的键盘;在贴膜键盘占领整个市场后,用户呼吁使用手感更好、更耐用的键盘。当机械结构回归市场,大家开始怀念薄膜键盘的安静和柔软。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制造业发达得多的时代,对于“无声外设”的需求,和其他小众需求一样,已经从过去的另类满足,发展到了有针对性的满足。键盘的“静音”不再等同于糟糕的体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单地谈谈无声外设。

如果你住在宿舍,时不时在图书馆认真学习,或者在办公室工作,周围都是皱着眉头的同事,你可能体验过使用鼠标键盘时周围人投来的杀气(或者你就是他眼里有刀的那个人)。在安静的地方,鼠标键盘的往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很难说真的能分散多少人的注意力。光是那种清一色的样子就足以让人羞愧入骨。要消除这些声音,首先要搞清楚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举个机械键盘轴的例子。

当我按下一个按钮时,手指接触键帽,键帽推动轴心,轴心压紧弹簧,轴心上的小脚压住动片,动静片接触,轴体触发。手指松开,弹簧向上推动轴,弹片反弹,轴上顶碰到轴盖,轴体完全复位。

在这个过程中,键帽可以随轴晃动,轴的底部和顶部会碰到轴壳;弹簧和弹片的运动会产生声音。比如茶轴的段落感来自于弯曲的轴脚,它吹弹片的时候也会让弹片产生突降的声音;在极端点,熟悉的绿轴直接切断轴,轴的下部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向下弹起,发出绿轴特有的“咔嚓”声。另外,量产键盘使用的定位板多为金属材质,转轴产生的振动会带动定位板的振动,从而在键盘的空腔内产生额外的回声。这就是为什么你买的那些“静音”红轴黑轴键盘还是让室友拿起了棒球棒。

鼠标常见的触发结构是点动。如果你的鼠标按键很紧,外壳没有大的松动,几乎可以说鼠标的声音就是微触发复位的声音。所以鼠标的静音理论上比(机械)键盘更简单:鼠标可以通过微动静音。

拆卸上盖的机械微动内部结构

点动的触发原理与机械轴类似。当鼠标按键按下时,按钮柱点动按下小推杆,小推杆推动下方弹片,直弹片变形并向下摆动。鼠标按下时“咔嚓——”的两声,其实就是弹片的撞击和复位。同样,要达到这种机械结构的静音效果,也需要轻推,尽可能消除按压时的响。

前面我们说过,机械碰撞肯定会产生震动,所以这些开关工作时的声音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个“哑巴”从何而来?

以我的房间为例。日常工作时打开电脑,室内噪音在40dB左右,但频率分布均匀,没有突出的频段。常见的机械键盘轴(不是青轴)敲击时,分贝数在50dB左右,频率在1 K-8 kHz左右。鼠标点动的两个值分别是55dB和4k-16kHz。相比之下,无名指的分贝数在80dB左右,频率集中在2-8 kHz。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房间地板噪音、普通鼠标点击和普通键盘敲击。从分贝数可以看出,这样的声音在强度上对人耳来说并不“嘈杂”。问题是,与室内的噪音相比,它们的声音过于尖锐和集中,人们不得不沿着声音的方向调整注意力。——这是经过几千年进化写入基因的好办法,避免危险,这是避免不了的。因此,静音外设的目标主要是以下三点中的任何一点:

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涉及到键盘鼠标的触发结构。

在量产外设还处于蛮荒状态的时候,不谈静音甚“消声”都不是大众需求。薄膜键盘普及之前,电脑用户的选择屈指可数;普及之后,机械键盘的用户往往追求薄膜键盘的失音和特殊手感。毕竟薄膜键盘的硅胶材质和薄膜电路结构有先天优势,只要在做工、材质、设计上稍加用心(虽然很多都没有),几乎所有的噪音都可以避免。静态键盘也差不多,因为提供手感的结构是橡胶碗,触发过程中没有物理结构接触,所以只需要在机身结构上做文章就能解决问题。我在机械键盘选购指南和破解静电电容键盘话两篇文章中对触发结构有一些解释。

然后,问题就落在了机械键盘上。机械键盘静音,需要作为触发结构的轴和主音位置达到“静音”的水平。

2015年,Cherry参考了之前的很多静音轴(比如Matias Quiet Linear采用类似Alps的轴结构,来自目前在售的量产Alps轴键盘制造商Matias),发布了Cherry MX Silent,也就是静音的红色轴。这种轴的发布引起了更多轴制造商的兴趣,他们开始开发自己的静音轴。

我以拆卸两根静音设计的TTC轴为例:

白轴(上轴)不静音,轴底缓冲;无声茶轴轴处理。

图中上轴为TTC月亮白轴,下轴为TTC无声茶轴。静音轴的基本思想是这两种轴的成:在械碰撞的部位加入缓冲材料,比如硅胶。

Cherry的静音红轴的静音思路是在轴滑轨的上下两端涂上硅胶。轴体移动时,这两个地方会和轴体的上下盖发生碰撞,所以这里直接加缓冲可以降低噪音。嘉达龙和华凯的轴厂也采用了这种思路。我手里的TTC就是在轴的中间加一个坐垫,在轴的底部加一个硅胶坐垫,可以垫住轴的底部和顶部。两种设置

计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都能达成静音效果。

TTC 静音茶轴轴底缓冲垫(白色)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Cherry 的静音轴体有近些年的通病:弹簧音重、手感沙涩。如果遇到键盘本身壳体空腔较多,可能噪音还是比较大,而且只有线性轴可选。国产的凯华、TTC 和佳达隆相比之验就好上不少,它们也提供了不同的手感选择。

而到鼠标这边,情况又和机械轴体不太相同。

现有的微动结构决定了,要想让机械微动静音,就需要把「弹片」的声音降到。出于成本考虑,微动的生产厂商不可能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专门设计类似光轴的光学微动(事实上,即使是能够自行研发微动的鼠标厂商如富勒、雷蛇、双飞燕等,为了维持机械微动的手感以留住更多用户,也不会在光微动中完全放弃「弹片」)。所以它必须兼容现有的三针脚微动的标准,即在按下时,前中两脚接通,松解时,前中两脚断开。但很显然,在现有的三针脚微动结构上没办法做静音操作。

如果你仔细观察了上面微动的结构图就会发现,三针脚微动的第三根针脚其实并不参与触发。因此,市面常见的静音微动的原型其实是两脚的方形微动,它的结构更利于降低声音,也可以和采用了三针脚微动的电路板兼容,降低开发成本。

组件更加简单,下图为弹片,注意边缘的弧度

我破拆了一颗市面上评价较好的凯华静音微动。这种方形静音微动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既然你要接通前两个针脚,那用一块铁片连通他们就好了。按钮推动推杆,推杆压迫下方边缘翘起的圆形弹片,按下时弹片中心下压,接触触点,连通两针脚,按键触发——就像是你去玩一个底被压弯了的铁托盘,每压一次它就「哐啷」响一声。静音微动就是靠这个极小的金属盘触发。

这样的结构化地减小了弹片的运动范围,有一点蝶式键盘触发的灵魂(但是比那个结构安静得多)。在方形微动这么狭窄的封装中,弹片尺寸也十分小巧,如果选用较软较薄的弹片,整体音量可以降得非常弱。当然这样做也自然有它的缺陷,下一节会提到。

那么最重要的,采用了这些静音结构的外设,能安静到什么程度呢?

就静音效果而言,在我的实测中,静音鼠标和静音机械键盘的表现类似,在极近距离(收音设备与外设紧贴)下,开关触发时,噪声强度从 40dB 43dB,在相隔超过 50cm 之后,分贝值就不再上升,噪声频谱上也看不到明显的变化。

如果你去各个网上商城随便搜搜「静音鼠标」「静音键盘」就会发现,「静音」已经被商家当成一个引流词,甚有些离谱的便宜键盘,把「仿青轴手感」和「静音」标在一起。如果因为这些误导宣传遭受了室友的打狗棒法,是有苦难言。

那么,怎么样才能买到像样的静音外设呢?

如果你真的舍不得自己手里外设的手感,或是从一开始就打算弄一套静音外设,我在这里一些型号,可以作为参考。你也可以按照挑选的原则自行筛查。

??? 静音机械键盘和静音鼠标的手感都会与常规键盘有所不同,相当于用手感换音量,无论是触感还是声音的点击反馈都会变弱,一部分人可能难以习惯,鼠标尤为明显,购买时请自行权衡。

鼠标的挑选原则十分简单:如果你拿不准自己相中的型号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静音鼠标,直接搜索「型号 + 拆解」或者「型号 + 微动」。只有采用了方形静音微动的鼠标才是你想要的「静音鼠标」,其他的要么是挂羊头卖狗肉,要么是选了绵软差劲、但是不够静音的微动,靠关键词准备忽悠一波。

由于静音鼠标的主要阵地是办公,所以基本都没有搭载游戏级引擎。玩玩休闲游戏摸鱼还可以,如果要认真打竞技游戏,尤其是 FPS,最好还是采用改造的方法。

其实对手长的兼容性很不错,实际握感比观感大一些。

罗技的 M590 是 M585 的亲兄弟,两款鼠标的差别就是一个用了普通微动,一个用了静音微动。支持两台设备切换,优联 2.4G 与蓝牙双模,支持罗技 Flow 跨屏,带侧键而且搭载了四向滚轮,基本上你能在办公中用得上的功能它都搭载了。我自己选择的静音鼠标就是这个型号,有一点人体工学的弧度,标称续航一节五号碱性电池可以能用 24 个月。除了滚轮的手感比较松垮——其实浏览文件的时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别的基本没什么问题,作为一个办公鼠标它算是齐活了。罗技的静音鼠标有不少型号可以选择,比如 M330 等经典型号。罗技的鼠标在详情里有单独标注「静音」的都可以,主要是功能强弱和设计上有点差别。

采用蓝牙与 2.4G 无线双模配置以及凯华的静音微动,小米的这款双模静音鼠标在 69 元的价位可能不算特别吸引人,但它在线下就能轻松买到——无需等待是它的优势,买完直接顺手扔在办公室,一气呵成。需要注意的是,小米鼠标几乎每个型号都有非静音版和静音版,购买前需要认清版本。但是我并不便携鼠标系列的静音版,原因很简单,长时间使用扁平的鼠标对手掌和手腕不太友好,出于同样的原因,除非经常出差或外带,我也不购买罗技的 Pebble。

如果你对机械键盘没什么硬性要求——比如不打游戏,或者预算有限,不要犹豫,直接买薄膜键盘。如果你的预算充足,同时对游戏有一些要求,也可以购买静电容键盘。硅胶作为手感结构的这两个品类在静音这方面可以说有先天优势,但在挑选时同样要上心。

关于静电容键盘,我在 这篇文章 中已经有过详细的介绍,这里只说购买建议。如果你的预算非常充裕,而且希望尝试静电容键盘,直接购买 Realforce 的静音版或联名版,如果能接受 HHKB 布局,也可以购买 HHKB Type-S 版本。只有这些版本是带有静音圈的,普通版推杆与键帽晃动的声音并不算小,空格的空腔音也比较明显。如果预算不太充裕,可以选择 Niz,全系标配静音圈,只是手感偏软。

于薄膜键盘,挑选时尽可能选择剪刀脚结构(比如我在 这篇文章 中提到的微软 Sculpt)或者较矮键帽的火山口结构(比如我在 这篇文章 中提到的联想 SK8825),这些结构基本能保证在轻轻敲击时提供一个较低的音量。键帽越高越容易不稳定,产生碰撞和晃动杂音的可能越高。比较离谱的是有一些宣称自己是「电竞仿青轴」的薄膜键盘也会在名称里加上「静音」两个字,购买时要睁大眼睛。

到了机械键盘这边,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购买一把搭载了静音轴体的键盘,一种是购买一把支持轴体热插拔的键盘,然后选择静音轴体自行更换。

支持热插拔的键盘已经很多了,大家大同小异,你可以根据喜好购买一把支持「轴座热插拔」的机械键盘。之所以强调「轴座」是因为一部分厂商使用的是套筒热插拔,这种热插拔对轴体的轴脚粗细有要求。不少国产厂商都有比较优质的热插拔键盘,比如腹灵、AKKO、Keydous、达尔优等,大部分配置拉满,出厂配备夹心棉与底部消音垫,和静音轴体配更好;品牌中罗技也有支持热插拔的键盘,只是单价较高。

如果你不愿意尝试热插拔轴体,也可以购买出厂预装静音轴的键盘。

AKKO 3098B/N 的部分配色出厂搭载了 TTC 的静音红轴 V3,键盘支持有线、2.4G 以及蓝牙三模切换,并且支持轴体热插拔。键盘配置了夹心垫和底部消音垫。我自己有一把这个键盘,拿来当试轴器用。

悦米机械键盘 Pro 静音版出厂搭载 TTC 静音红轴,这把键盘的特点是经常打折,而且是铝制 CNC 外壳,在打折时性价比极高。缺点是供货不稳定,时常缺货。

此外,IKBC、IQUNIX、杜伽以及老牌的 Leopold、Filco 等经常采用樱桃轴的厂商也有搭载 Cherry 静音红轴(粉轴)的键盘出售,但樱桃静音红轴的实际体验比较一般,如果不是真的很喜欢或者真的很便宜,不作为购买。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套外设不想更换,或者静音鼠标的性能没办法满足游戏需求,那你可能需要试试给自己现在的外设装备来个改造。

具体的教程我就不谈了,鼠标和键盘的拆解、微动和轴体的更换、电烙铁的使用等等都有详细的视频教程,可以在 B 站自行搜索。我主要来讲讲你可能需要的配件。

如果你平常打的游戏对传感器的要求比较高,或者你已经习惯了自己手里的鼠标模具,而且有对静音有比较高的需求,不妨试试自行更换微动。

??? 静音微动由于弹片的性质和对音量的平衡要求,手感会非常绵软,点击确认感会大打折扣。

市面上售卖的静音微动中,普遍评价比较好的就是凯华的静音微动,也就是我在上文中破拆的红点方形微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便宜的品牌可选,但大体上手感都不会更加优秀。在购买前最好查一下自己手上的鼠标所用的微动型号以及尺寸,看看是否有人出过该型号更换微动的教程或视频。比如罗技的游戏鼠标由于采用微动主动张力系统,拆解上可能更为复杂。少数型号可能出现微动高度不兼容的情况。

凯华静音微动(红点),注意与凯华红点微动(GM 4.0,非静音)区分

值得一提的是,ROG 这样具有微动热插拔功能的鼠标并不能兼容方形微动,两者虽然针脚定义通用,但宽度尺寸上还是差别很大的。所以如果你打算购买鼠标自行更换微动,还是选择原生焊接机械微动的型号比较适,就别想着靠热插拔省事儿了——除非你自己焊接热插拔铜鸡眼,那就是更大的工程了。

同样地,如果想达到最好的静音效果,方法就一个:换轴。目前市售的不少键盘其实都配备了热插拔功能。如果你正好有把热插拔键盘,买好静音轴体,十五分钟你就能把机械键盘搞成静音版;如果是焊接轴……那就练练手活吧。

目前市售的轴体中,静音效果和手感平衡比较好的,是凯华和 TTC(正牌科电)出品的轴体。

TTC 目前售卖的静音轴体有 TTC 静音茶轴 V2 Pro,TTC 红静轴(静音红 V3),TTC 白静轴(静音月白)。

三种轴体分别对应了茶轴(段落轴)、红轴(线性轴)以及 HP 轴(提前大段落轴)三种常见手感,整体静音效果不错,手感表现也比较稳定。此外还有全透明线性手感的冰静轴可供选择。TTC 静音轴体均价大约在每颗 2.2~4 元左右。闲鱼可能有批发或二手出售,可以酌情考虑。

凯华目前售卖的静音轴体主要是凯华 Silent BOX Red(静音粉轴)、Silent BOX Brown(静音茶轴)以及凯华 Master BOX 煎蛋轴。

其中,粉轴和煎蛋轴都是线性轴,茶轴是段落轴。凯华静音粉轴在闲鱼有热插拔拆机二手可选。全新价格均为约 4 元/颗。

其他轴厂的轴体中也有静音效果不错的,比如高特的静音白、灰、黄轴,均价在 1 元左右,但品控略差且需要注意是否轴脚带套筒/支持轴座热插拔;佳达隆出品的有静音版白、红、黑、茶轴,静音效果不算特别强但比常规轴体小;还有 Boba、Zilent、Aliaz 等定制轴体。

在改造过程中,你可能会搜索到下图所示的「静音垫圈」,这种东西更大的作用是套在键帽上缩短键程,对减小声音并没有什么作用,充其量是降低音调,不购买。

此外,还有一些在键盘底部填充的「静音棉」以及夹在 PCB 板和定位板之间的「消音垫」。如果你要换轴的话,可以尝试这些东西,但它们并不能让你有声的键盘静音。这些消音设备的目的是填充键盘空腔,减少共鸣与回响,可以让有声的轴体声音更干净,静音的轴体更安静。可如果你的键盘本身声音巨大,只想靠塞底棉让它变静音,基本是不可能的。

以上就是关于静音外设的介绍和分享了。希望你在寝室和办公室能少受一些身边人的注视。

杂音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