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解说,解说全世界的国家
世界上最危险国家的解说和世界各国的解说已经过去三年了。
文|中国商业战略张静波
病毒仍在肆虐,上海令人担忧。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疫情何时才能结束?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最致的疫情,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01】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多次大瘟疫。
其中最秘最致的就是发生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也就是瘟疫。
这次疫情属于标准的境外输入。1347年被远征十字军(另一个是热那亚商人)带回欧洲。
地处咽喉的意大利被抓住,然后一路由北向西向东,蔓延到西欧、北欧,甚俄罗斯。
因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从1347年到1353年,整个欧洲被噩梦笼罩了6年。
7000多万人死于这场疫情,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上。
病人的手臂、大腿等。会出现黑色疱疹,多数人在3天内猝死,因此得到“黑死病”的称号。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曾经记录了当时的恐怖:
在街上,不时有人摔倒死亡。独居的人,直到尸体发臭才被发现。市政运尸车日夜将尸体运出市区。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疫情的原因,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包括放血、排汗、呕吐,甚焚烧淋巴肿块,但都无济于事。
它给欧洲留下了不止一代人的创伤。
直到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发现罪魁祸首是鼠疫杆菌,才确认黑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老鼠和跳蚤。
在上,黑死病因其死亡人数众多,位列人类历史上最致的流行病之首。
在致流行病的名单上,第二个熟悉的名字是天花。
中国人对天花并不陌生。这种传染病在清朝肆虐了300年,据说顺治皇帝也死于天花。根据同治皇帝的脉象病例和症状记录,可以明确诊断为天花病例。
在清朝皇室,天花带来了幸存者偏差。因为他有天花并且有免疫力,艾辛吉奥罗叶璇获得了继承王位的最强竞争力。不经意间成就了一代男主。
这种古老的病毒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木乃伊。后来传入欧洲,在罗马帝国爆发。
由于天花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唾液和飞沫传播,因此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身上会出现很多斑点,并逐渐扩散到全身,直全身溃烂死亡。
人类天花病毒最恐怖的记忆之一来自印度人。
15世纪末,当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生活着3000万印第安人。仅仅一百年后,剩下的人还不到一百万。
罪魁祸首之一是殖民者和他们传播到美国的天花病毒。
天花在世界上肆虐了几千年,夺走了数亿人的生。当人们还在为天花担忧的时候,1918年的疫情又一次将人类推向了黑暗。
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次流感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记录的最早病例“0号”发生在1918年2月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军营。
当时,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进行。由于前方战事吃紧,美国政府选择。20万美军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
病毒也开始传播。四月,法国,五月,英国…然后,整个欧洲大陆。
面对幽灵般的病毒,人类几乎束手无策。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三年,全球少有5000万人死亡,大大超过一战造成的伤亡,当时全球人口只有17亿。
与中世纪时期相比,20世纪的欧洲公共卫生体系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流感病毒面前仍然遭遇了崩溃。
在很多国家和城市,医疗系统已经崩溃,殡葬系统瘫痪,生者无床,死者无棺。大量的死人,像泥巴和瓦片一样,被扔进了一个深坑。这是20世纪的欧洲,是工业文明已经俯瞰全球的欧洲。
疫情甚蔓延到了美国最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在那里,大量的尸体被埋在乱葬坑里,在一些村庄,成群的流浪狗以被遗弃的尸体为食。
黑死病、天花、流感,历史上的三大流行病,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百年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再次肆虐全球,造成600多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五大致疫情,今仍在持续。
那么,前三次疫情是怎么结束的呢?
【02】
从14世纪到17世纪,黑死病一直困扰着欧洲,几乎每年都会在某个地方出现。
每一轮疫情持续时间从两三年到十几年。但是在1666年9月,伦敦的一场大火之后,黑死病在英国甚欧洲大陆消失了。
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4/5的面积被烧毁。
事后有人认为,疫情消失是因为大火把贫民窟的老鼠都烧死了。也有人认为,疫情造成大量宿主死亡,从而降低了传播强度。
这个原因也被用来解释1918年大流感的消失。这场的流感在近两年后于1920年秘消失。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自救也对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医疗技术还很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反应就是大规模隔离。
14世纪黑死病肆虐欧洲时,意大利拒绝来自疫区的船只靠岸,水手们要被隔离40多天。
17世纪,英国黑人
死病大爆发,伦敦关闭了所有的港口、娱乐场所,杜绝大规模人群聚集。欧洲大陆也普遍实施了隔离措施,在感染者家的隔壁,写下一个大大的“P”字母,以提醒人们绕行。
欧洲人还改变了卫生习惯。
中世纪的欧洲,卫生条件极差,城市里垃圾成山,饮用水被污染,很多人常年不洗澡,导致蚊蝇、老鼠滋生,加速了疫情的传播。
人们痛定思痛,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改造,比如,集中处理粪便、扑杀老鼠、焚烧尸体,在水里掺酒饮用等等。
随着传播途径和感染源被打断,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疫情也逐步好转。
在天花和1918年大流感中,隔离一样成为人们的共同之选。
在中国古代,得了天花的患者,会被立即隔离。当1918年大流感爆发时,美国公共卫生部门采取了严厉措施:禁止人们,同时所有的学校、教堂、剧院,都要歇业。
也是在1918年大流感中,口罩次被人类大规模地使用。
有效的防疫措施,成功阻断了疫情的蔓延,但人类战胜传染病,最终依靠的还是科技的进步。
在古代中国,人们发现,将天花患者身上的痘痂打磨成粉,然后吸入鼻腔,能够避免人们得天花。
这种古老的种痘方法,但后来在清政府的主导下,得到大规模接种,虽然副作用巨大,却使一批人获得了免疫。
在英国,人们发现了牛痘接种法。尤其是19世纪末,灭活疫苗的出现,大大了人类抵御传染病的能力。
鼠疫、霍乱、狂犬病、流感等大批疫苗,先后被研制出来。
到了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病。这是人类对抗传染病史上最成功的一次。
除了疫苗,新药的研发,同样关重要。
疟疾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肆虐。直到中国人提取出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
而历史上很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比如鼠疫、大流感等,之所以在今天不再凶险,更是因为抗生素,以及达菲等口服药的出现。
【03】
与历史上的三大疫情——黑死病、天花、大流感相比,新冠疫情虽然时间不长,但也进入到第三个年头。
从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会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一样,在几个月内迅速消失。
但直到现在,疫情仍在肆虐。从人类与传染病的对抗史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
在最初的阶段,大规模的隔离,是简单且非常必要的手段。中国在这一阶段,显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依靠强大的产能,以及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中国有力保障了14亿人的生安全——口罩几乎无供应,疫苗不但满足本土需要,还成为全球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对于抗击疫情有多重要?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13种疫病的平均死亡率高达23%,在广袤的农村,人们得了病,只能求拜佛。
新中国成立之后,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和种痘运动,成功控制了天花、疟疾、吸血虫等疫病。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战胜疫情,长期还是要靠科技的进步。
在这方面,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在疫苗的研制上,我们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在新冠口服药方面,我们依然落后。
2021年11月以来,默沙东的Molnupiravir和辉瑞的Paxlovid相继获批上市。新冠口服药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就在不久前,超过2万盒辉瑞Paxlovid已进入中国。
制药行业,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美国早在二战后,就将生物制药产业扶植为支柱产业。
在这个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比半导体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消息是,最近几年,我国新药研制水平也在突飞猛进。具体到新冠口服药,国内已有六款新药在研。其中,有四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的离获批上市已不远。
尽管前途光明,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人类与传染病之间,注定是一场长期的战争。
天花、黑死病,曾肆虐人间数百年,1918年大流感虽然销声匿迹,但其变异后的病毒,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因此现在就断言,新冠已流感化,确实为时过早。
疫情何时结束,怎样结束。这个题起于防疫,却不止于防疫。
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在更加发达也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交织的现代社会,疫情的可怕,还有历史中无法给出答案的一面。
比如,的大城市和人口聚集大大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比如,更加多元庞杂的社群利益和组织结构,以及经济民生保障已经离不开市场机器高效运转的客观现实,都对防疫抗疫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就目前各地的防疫抗疫而言,如何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形成更科学、的策略与方法,做到更灵活、敏捷、有效的执行,让防疫抗疫更加人性化并更鼓舞人心去众志成城,都是我们需要不断寻求更优解的课题。
——END——
国家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