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第三方拒收运费谁承担,京东第三方换货来回运费谁承担

1年前 (2024-04-23)

JD.COM第三方拒收运费谁负责,JD.COM第三方换货往返运费谁负责?近日,消费者曲女士在上海智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拿东西”APP购买了一双运动鞋,原单上标注了“7天无理由支持”的字样。然而,货到后,她发现鞋子上有瑕疵的做工让她无法接受。当她想换货时,客服人员告诉她。因为商品涨价了1000元左右,她无法按原价换货,需要按现价拍新单,然后退原鞋。

这种方案让曲女士觉得不可思议:“我的诉求是换货,但这不是换货,这不是加价再买吗?”

反映:运动鞋有缺陷却需要额外花钱重新拿。

3月1日,曲女士在“拿东西”APP上拍下了一双价值2800多元的Nike Air Foamposite One运动鞋。按照“得物”平台的交易流程,商品会从卖家送到得物平台进行专业鉴定,经过质检员和鉴定专家鉴定后,由得物平台交付给买家。

三天后,曲女士在得物APP的物流信息页面看到一条提示,称经鉴定,其购买的运动鞋左鞋面存在轻微做工缺陷,并附上了缺陷图片。

此外,相关页面还提示:“经平台专业质检人员严格检验,发现商品存在不影响整体外观和正常使用的小瑕疵。请确认你是否接受它们。确认后,鉴定专家会为你鉴定商品真伪,确认真伪后会给你发货。”

“我接单的时候,不知道会有破绽。”曲女士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随即拨打了APP的400客服热线。“我就问一下,如果不收,会直接退款吗?”

客服告诉曲女士,如果你对这个瑕疵选择“接受”,商品会给她发货。如果选择“不接受”,只有90%的分配几率。如果你不配得到货物,你只能得到退款。

曲女士拍下后第二天发现这款商品涨价了1000元左右。如果选择“不接受”,就意味着有10%的概率配不上产品,只能退款,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我还问,如果我点了‘接受’,然后看到实物后发现了瑕疵,可以换货吗?客服说可以。"

听了客服的回复,曲女士觉得还是选择先拿到手,看看实物比较好。如果实在接受不了,也可以换。于是,曲女士选择了“接受”。

拿到实物后,曲女士觉得破绽有些严重。

但拿到实物后,曲女士觉得瑕疵有点严重,实在无法接受,于是申请换货。但客服告诉她,因为商品价格涨到3800多元,不能按照原价换货。需要按照现在的价格拍下新的订单,然后退回原来的鞋子。也就是说曲女士要加价1000元左右才能成功换货。

“这是‘置换’还是‘重购’?”曲女士有点哭笑不得。

面对曲女士的查询,客服在电话中表示:“平台本身的工作就是做一个鉴定验货服务。卖家发货时,无法知道货物的具体情况。在为商品做鉴定验货服务的时候,还会告诉你商品哪里有瑕疵,问你是否愿意接受?说你愿意收,我们就给你送去。”

调查:加价置换并非个例。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今年2月在“拿东西”买了一个背包。拿到手后发现产品有10厘米左右的针脚歪斜,2厘米左右的跳线。申请换货时,他不得不支付比原订单更高的价格。

也有消费者表示,今年3月,“吴德”买的鞋子到手后,发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置换涨价的情况呢?

“得物”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在与曲女士积极沟通后,已与用户达成妥善解决方案,用户认可“得物将不断优化售后服务的效率和流程,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律师:不允许商家随意定义“换货”规则。

全国是否有统一的“换货”法律规定?

虽然没有法律明确界定“置换”的概念,但一般理解,置换是指在不改变交易条件(包括价格)的情况下,对商品进行置换。

商家可以随意定义“换货”规则吗?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的义务。

也就是说,对于换货的条件是有法律规定的,即对于不符质量要求的商品,商家不能随意定义“换货”规则。但对于符质量要求的商品,商家可以与消费者协商。

蒋律师认为,客服行为不当,但由于收购平台交易的特殊性,收购平台实际上并不是商家销售商品,只是交易的一个中间环节。商品的最终价格是由卖家决定的,卖家不是的。所以,如果原卖家没有其他类似商品,并且不是在同一个卖家处进行换货,而是换了卖家,那么在换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价,这是符收购平台的交易逻辑的。

第三方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