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家酒创始人是谁,高炉创始人

1年前 (2024-04-23)

谁是家酿的创始人,老高炉的创始人|张梦怡

继北京“北冰洋汽水”欲借壳上市后,Xi安“”汽水品牌冯冰也冲刺IPO,意欲“国产汽水股”。

近日,Xi冯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冯冰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为6.69亿元,其中1.99亿元用于玻璃瓶生产线改扩建项目,4.3亿元用于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项目,4000万元用于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依靠Xi安当地市场的“情怀”,冯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净利润仅6500万元。但其26.9%的净利率让农夫山泉望尘莫及。

在无糖饮料和新茶饮料备受追捧,碳酸饮料日渐式微的时代,冯冰推出了植物蛋白饮料、三种福茶、无糖饮料等网络名人产品。然而,这些新产品大多沉入海底。2020年,冯冰3亿元的年收入中,超过80%仍来自67年前推出的橙味汽水。不过,对于上述业务问题,冰峰并没有正面回应艾财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老牌汽水品牌背后的大股东是辛颖投资集团董事长林金凤,这位资本大鳄曾投资过茅台、西凤酒和徽酒集团,还将冯冰收归旗下。但冯冰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与可口可乐和袁琪森林竞争吗?

冯冰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没有北冰洋汽水那么大,但在西北省份,冯冰汽水是可以和肉夹馍、凉皮并驾齐驱的陕菜代表。

这家老牌苏打企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一位商人带着在天津购买的一套制碱设备去了新疆,但因大雪被迫滞留在Xi安。于是他决定就地建厂,就这样,1951年西北碱厂成立了。1953年,汽水厂并入Xi安食品厂,当时其生产的汽水还没有品牌名称;然后在一个下雪天,用来生产苏打水的井的滑轮被冻住了,积雪形成的冰像小山一样,形成了“冰峰”。一杯冯冰牌玻璃瓶橙汁饮料也成为了Xi人的童年记忆。

2006年,Xi安食品厂与其他四家食品厂并,成为Xi安糖酒食品工业公司。改制后的Xi安冯冰饮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冰峰并不满足于在陕西市场的“蜗居”,有意通过IPO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股权结构来看,Xi安糖酒集团目前持有冯冰99%的股权,九月酒业集团持有其1%的股权,糖酒集团持有九月酒业的股权。糖业公司的法人。酒业集团和冯冰都是张军,张军控制糖业公司91.83%的投票权。控股股东汾酒集团,冯冰表决权,通过直接持股、担任其他股东执行事务伙人、受托行使其他股东表决权等方式间接持有冯冰20.73%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张军,林金凤是另一位直接或间接持有冰峰股份5%以上的高管。招股书显示,林金凤通过辛颖郭芙间接持有冯冰38.73%的股份,是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

谁是林金凤?他是潮汕的“投资大”,外界对他的主要印象是“茅台最好的股东”。他是辛颖投资集团董事长、徽酒集团董事长、西凤酒投资人。

2003年,林金凤创办了深辛颖投资有限公司,同时还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寻找股市中低估值、值得长期持有的企业。2003年,白酒行业还不太景气的时候,林金凤在上海产权交易所以1200万元的价格,拍卖获得贵州茅台1200万法人股;到2012年,辛颖投资

2007年,林金凤投资陕西西凤酒,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9年,辛颖集团全资收购安徽双轮酒业,成为BF家酒的控股股东。林金凤于2011年8月出任双轮酒业董事长。2014年,林金凤退出双轮酒业法人及董事长。同年,徽酒集团成立,林金凤亲自担任总裁。

这是林金凤次深度介入投资企业的经营事务,但却成了他的“滑铁卢”。收购两轮酒业后,林金凤曾公开表示要在五年内将两轮酒业培养上市;徽酒集团成立后,宣称要带领徽酒集团走向安徽白酒一线品牌。但之后徽酒集团几经换帅,如今口子窖、迎驾贡酒等徽酒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但高炉酒仍游离于徽酒阵营之外。林金凤坦言,“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投资。”“我们在职业经理人的选择上屡屡失败。”

截目前,林金凤已经建立了包括房地产、白酒、金融等行业的投资版图。据查,林金凤在14家公司中担任法定代表人,并在房地产企业施琅集团和尚坤集团担任高管。在食品饮料行业,林金凤还布局了Xi安糖酒集团、冯冰饮料集团、北汽二商集团等知名老牌企业。如果冯冰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林金凤的财富版图将增加一家上市公司。

林金凤持有冰峰38.73%的股份,对公司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这个老Xi安品牌的上市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金凤的想法。在背后资本大佬的影响下,冯冰的未来走向值得期待。

招股书显示,冰峰近年来的经营业绩呈增长趋势。2018年2020年,冯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6亿元。

、3.02亿元和3.3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0.78亿元、0.65亿元。在2020年,冰峰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了下滑,但招股书显示,当年冰峰存在3554.64万元的股权激励费用,主要是在冲刺上市阶段冰峰向公司的16名任职人员给予了股权激励,拉高了管理费用开支。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玻璃瓶和罐装橙味汽水始终占据冰峰营业收入的八成以上,冰峰还有酸梅汤类和其他类产品,但销售收入规模很小,仍然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冰峰的橙汁汽水售价不高,毛利率却十分惊人。2020年,冰峰的毛利率达到46.73%,其玻璃瓶橙味汽水、罐装橙味汽水这两样拳头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7.59%、50.93%。公司综毛利率超过了东鹏饮料和均瑶健康。冰峰的净利率则为26.9%,超过了农夫山泉的净利率。

高毛利率的背后,是冰峰汽水极低的成本。根据招股书,冰峰在2020年的主营业务成本1.76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易拉罐等包装材料,易拉罐体成本4037万元、易拉罐盖成本1147万元,两者计占比就达到了29%。再加上纸箱,包装成本总计占比为34.02%。其次是原料中的白砂糖,成本占比为17.16%;饮料中最重要的浓缩汁成本占比只有7.21%。

不过,冰峰也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的隐忧。单一的产品意味着更高的经营风险,一旦主营产品增长乏力、销量下降,或被市场、竞品淘汰,企业的收入将遭受重创。为此,冰峰也尝试推出一系列新品,但市场反响都很一般。

2015年时,公司推出冰峰牌酸梅汤产品,后来又“换汤不换药”地为酸梅汤产品更新了包装,推出摩登罐汽水酸梅汤;在软饮行业涌现出蛋白饮料、茶饮料、无糖饮料等一系列“网红”产品后,冰峰也顺势跟风而上,在2019年推出“冰峰一把”牌花生露,开辟植物蛋白市场;更在2020年上市了无糖橙味汽水、低糖酸梅汤,以及提出“无糖解腻,有茯共享”口号的三大茯茶。然而到目前为止,除了酸梅汤在市场占据一定地位外,其他产品都没什么水花,在冰峰招股书中,2020年其他产品类计对营收的贡献占比仅为3.74%。

冰峰的新品研发为何难以奏效?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AI财经社解释称,冰峰这类传统食品企业,新品推广能力和系统运营能力普遍较差,“老企业的机制体制比较僵化,所有的顶层设计跟不上快节奏的行业发展趋势,团队也出现老化、渠道老化、产品老化、体系老化,这是很多传统企业落后于消费升级以及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招股书中提到此次上市募资主要将用来升级营销服务网络、改造生产线也可看出,冰峰的产品生产设备也已趋于老化、亟待升级。根据招股书,冰峰两条现行生产线均已运行使用十年以上,成新率分别为4%和12%,维修保养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企,亟需更新换代。在夏、秋冷饮消费旺季,冰峰的产能利用率高达101.26%,生产设备和工人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但从整体来看,2020年全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只有60%。

截今年,冰峰的橙子汽水产品已经有67岁“高龄”了,很难带给消费者新鲜感。而冰峰的9位董事会成员中,也只有一位是“80后”,其余都是60后和70后,年龄层偏大。

在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看来,冰峰新品推广不顺也可能是企业的营销能力不足。“区域化品牌在市场无法实现更大突破的情况下,寻求产品的多元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这比较考验营销团队对品牌的重新定位,以及如何重新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现在消费者对冰峰的认知还停留在‘西安味道’上,如何让消费者认可、接受新品,进而产生依赖,很考验它的营销能力。”

近两年来,消费赛道无比火热,各类新式茶饮、无糖饮料备受资本青睐,也激发了老汽水奔赴资本市场的野心。2020年12月,大豪科技发布了重组方案,在交易完成后,大豪科技将拥有包括“红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饮料在内的诸多资产,国民汽水北冰洋将和红星二锅头一齐借壳上市;此外,在新国潮风推动下,武汉老牌汽水“汉口二厂”重回消费者视线,连续斩获两轮共计过亿元融资。

“国民老品牌”饮料正扎堆筹备上市,对此朱丹蓬认为,“中国的饮料市场进入充分竞争时期,很多企业也是被动式上市。如果不上市的话,企业的综实力、资源、资金上不去,企业也很难形成护城河,这是近几年中国的食品饮料企业都在扎堆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冰峰也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到位、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生产能力、市场布局和品牌形象将相应,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也将继续增强。

饮料企业扎堆上市,也离不开资本的推波助澜。鲍跃忠认为,“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化,现在很多企业和投资人士把盈利点放在了二级市场上。资本促使企业不断上市新品、加强营销力度,推动它们走向二级市场。”近年来成为网红饮料品牌的“汉口二厂”背后,就已有诸多资方保驾护航,包括碧桂园创投、高瓴创投、顺为资本等。不久前上市的东鹏特饮,也有加华资本一路力挺。

冰峰在招股书中表示,上市后将强化在一线城市的品牌形象,做到全渠道推广;同时,将完善全国市场布局,扩大公司销售网络的覆盖范围。但冰峰想要通过上市走向全国市场,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目前冰峰的经销商体系和渠道几乎全部集中在西安地区,其拟用于全国商超、流动和餐饮渠道的建设费仅为0.18亿元,这一资金投入显然远远不够。

此外,拓展线下消费市场和全国渠道,也意味着冰峰将要在饮料市场上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内的巨头玩家正面较量。目前在碳酸饮料赛道,已经形成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主,国产品牌北冰洋、健力宝为辅的寡头市场。外资品牌在这片市场上仍然占据优势,仅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据的国内市场份额就高达80%,两大巨头在销售网点、运营能力、品牌知名度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上积累颇深,作为非头部区域品牌想进入这些市场,短期内很难突破。

在健康、无糖观念风行的时代,碳酸饮料也不再是饮料行业的热门品类。消费者普遍认为,碳酸饮料的色素、添加剂、糖分、香精不利于健康,更青睐饮用即饮咖啡、气泡水、无糖饮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目前碳酸饮料的市场规模在我国软饮料各大品类中排名第四,但增速仅为2.2%,而即饮咖啡、能量饮料和包装饮用水的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冰峰能否携带“过气”的汽水饮料顺利登陆A股市场,仍然要打上一个问号。

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