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啤酒之王是谁(世界销量的啤酒)

1年前 (2024-04-23)

世界销量的啤酒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古代苏美尔地区。如今,啤酒是仅次于水和茶的世界消耗量第三的饮料,占到整个酒精饮料八成左右的市场,全球年产量稳定在1900亿升以上水平。百威英博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巨无霸”,去年总销量达到5816.78万千升,同比增长9.6%。北美、中美、南美市场分别贡献集团全球销量的18%、24%和27%,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和亚太市场则各自贡献15%。先简单介绍一下,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成立已有146年,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作为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旗下经营着500多个品牌,包括全球旗舰品牌百威、科罗娜、时代、米凯罗,跨国品牌贝克、城堡、Castle Lite、福佳、乐飞,以及本土明星品牌Aguila、哈尔滨啤酒、雪津、双鹿等。时间回到19世纪60年代,21岁的阿道夫·布希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开办了一家酿酒原料厂,为艾伯哈特·安海斯掌管的酿酒厂供货。随后他与安海斯的女儿莉莉结婚,并成为伙人。1875年,他将酿酒厂改名为安海斯-布希公司,次年开始酿造百威啤酒(Budweiser)。这是布希游历欧洲时,在捷克寻找到的一种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啤酒配方,整个酿造过程需要30天,成品可以在阴凉处存放110天。他还采用啤酒装瓶工艺,改变过去只能在当地销售桶装啤酒的情况,可以用船运往全国各地售卖。结果不出所料,百威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50%。到了20世纪初,安海斯-布希的啤酒产量达到100万桶,一跃成为美国的啤酒企业,远超竞争对手帕布斯特公司。往后发展,虽然经历了禁酒、战乱等困难,百威却始终屹立不倒,并且着力建设新的啤酒厂、开发新的啤酒品牌、设立铝罐制造公司。自1957年起,安海斯-布希一直是世界的酿酒商。直到03年,世界第四大啤酒集团比利时Interbrew和巴西的啤酒巨头AmBev并成为英博(InBev),一举夺走行业老大宝座。五年后又斥资520亿美元进行收购,百威英博由此诞生。奥古斯特四世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和运作,也宣告安海斯-布希家族基本退出经营百年的啤酒行业。为了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百威英博不停地“买买买”,先是入主墨西哥的啤酒生产企业莫德罗集团,拿到科罗娜品牌;紧接着,斥资680亿英镑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SAB米勒。公司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39位,去年实现营收543.04亿美元(约人民币3686亿元),净利润46.7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232.4%,这个销售规模相当于12个青岛啤酒。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百威英博的股东,82岁的豪尔赫·保罗·雷曼身家达到154亿美元(约人民币1045亿元),成为啤酒行业首富。从接手濒临倒闭的啤酒厂布哈马,到并成立AmBev,再到相继拿下Interbrew、安海斯·布希,正是在他的操盘下,百威英博的行业老大地位无可撼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百威啤酒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尽快打开局面,陆续收购了哈尔滨啤酒、雪津、双鹿、金陵、三泰、牡丹江等国产品牌,形成以东北、华东、华南市场为核心的全国化布局。去年,百威在中国市场实现营收和利润双位数增长(18.0%和28.7%),销量同比增长9.3%,每百升收入增长7.9%,市场份额扩大80个基点。其占据着中国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市场45%以上的份额,今年的重心仍会集中在推动高端化、数字化转型以及业务拓展方面,将超高端品牌及高端品牌分别扩展超过45个及超过70个城市。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消费者喝的啤酒越来越少,但质量却越来越好。目前国内啤酒总消费量中有16%是高端和超高端的,而在韩国这一比例为25%,西方为40%45%,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百威在中国市场销量下跌5.5%,收入和盈利分别下跌3.2%和7.3%。华润雪花、青岛、珠江等国产品牌都在往中高端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格局如何演变,我们将继续关注。

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