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怎么养号注意些什么,快手限流的号怎么才能养过来

1年前 (2024-04-23)

在Aauto中更快的升一个号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在Aauto中更快的升一个限定号?1 Aauto Quicker的前身GIF Aauto Quicker诞生于2011年3月。它原本是一个用来制作和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Aauto更快从一个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

那时,Tik Tok还没有建立。美的、小卡秀等对手还在抢夺一二线市场。Aauto Quicker已经悄然完成了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坐稳了“下沉之王”的宝座。

2016年《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一文曝光了Aauto更快的大量自虐、低俗、恶心、猎奇的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年的那些视频我也看过一些,对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万次伤害,简直到我的眼睛。后来,Aauto更快地清理了一批违规账号,进行了全网整改,并增加了一些“正能量”的内容引导。我们称之为Aauto更快的2.0时代。

本来应该是一个安静的时间,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Tik Tok突然出现了。阿auto更快被猝不及防。好在两者的用户群体和路线不同,所以出现了Tik Tok和北美auto更快的格局。

上一篇文章《玩抖音看这篇就够了》我说过Tik Tok和Aauto Quicker的设计逻辑是不一样的。那么,有什么区别呢?

圣经《新约马太效应》中有一句话,“凡有东西的,要加倍给他,使他成为多余;不,甚他所拥有的也会被夺走。”

Tik Tok是一个马太效应,类似于微博。如果你是网络名人或者大V,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支持,强者永远是强者;你是普通用户,小而透明。不好意思,没有官方,发表了也没人回应。越弱越弱。

Aauto faster的设计逻辑是为普通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环境。“我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平等记录的产品。”创始人苏华这样更快地推出了Aauto。

头条只是流量论英雄,而Aauto更快追求的是用户公平。即使以牺牲流量为代价,Aauto Quicker也要保证普通用户被显示出来。

这从产品的设计逻辑就可以看出来。

在标签页上,Aauto quickey每次刷新都会动态更新视频,而Tik Tok则将最热视频列表放在最前面,# topic(即Aauto quickey的标签页)专辑放在。每次刷新都是换个话题,不直接一个用户。

发现页面是算法,软件默认打开也停留在发现页面,但是设计逻辑和Tik Tok不一样。

是瀑布秀,可以选择看,不推送内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比较克制的。

第二种是,如果你点击进入并阅读完一个内容,你仍然会通过向左滑动并退出来返回发现页面。你可以继续阅读或者退出,让用户有时间考虑缓冲过渡。而Tik Tok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你不能一直不刷。这种沉浸感很容易让人上瘾。

同城页面是同一地区的人发布的视频,在Tik Tok也可以看到。建议在热门商圈或者人多的地方发视频,曝光度会更高。比如你晚上在南山,你的曝光度肯定会比坪山大。

此外,在这一部分,Aauto quickless在顶部增加了“生活在Aauto quickless”,类似于一个轻量级的58同城。在这个地方做广告没有问题。

这是个区别。

其次,我发现Tik Tok的内容更倾向于时尚娱乐和新闻热点,而Aauto Quicker的内容更倾向于本地和多样的生活。当然,两者开始同质化。

我对比了两个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发现在Tik Tok非常火爆的“破冰行动”话题,在Aauto faster上冷清得像地狱一样。但是对于更快的热门话题,Tik Tok一点感觉都没有。

包括一些流行的BGM,都在Tik Tok,而Aauto Quicker除了叫麦老铁666,没有输出过任何流行元素。很多视频都是农村场景,用的是原声。总的来说,它真的让人觉得土气,而Tik Tok在这一点上很棒。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你想出名,尤其是一二线的网络名人,或者卖高端产品,那么Tik Tok比较适。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用户,没有资源可以推,自己用Ip创业,做高性价比的产品,Aauto Quicker更容易成功。

重点讲讲说教的层面,如何在Aauto更快的2.0时代从0到1,从1到100:

1人

做之前先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找到自己的渠道,输出哪一块内容。这是关重要的!建议大家在没有想透之前,不要胡乱下手。

一旦确定了细分,就可以得到一个有特色又好记的名字。当然,简单点就是实名、艺名或者昵称标签的组(定位)。比如:龙哥和个龙虾饲养员。

不建议使用“一切随风而去”、“感激你”、“往事如风”等没有具体指向、无法产生认知记忆、不方便传播的名称。

2算法模型

比如,当你的视频发布后,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模型来确定你的内容的受欢迎程度。然后,如果是热的,就多给你看看。

因为Aauto更快平台的特性,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获得展示的机会。我特意不停刷新或者往下翻了几屏,看到很多账号的上千名小号粉丝也会展出发现页。

3杨浩

旧号如果没有违规可以用,或者新账号注册后,设置姓名,头像,绑定微信和QQ,开启显示水印(默认是关闭的,有点混乱。),实名认证等。

4基本粉丝

算法模型中提到了粉丝数量。很多人说粉丝数量不重要,其实很重要。刚才说了系统到发现页,粉丝量基本都是上千的,这里不推几百的粉丝。

所以除了视频本身的质量,首先要积累1000个基础粉丝。

参与度不够就纠缠别人互动或者发起红包攻势。信任1000个人不难吧?只要坚持做下去,只是速度的问题。

5内容输出

关于拍摄技巧,要自学,多看看别人能的视频,研究怎么拍。

摄更好看。这个每个人功底不一样,就不展开细讲。我讲讲几个要注意的细节吧。

5.1 缩略图

很多玩抖音过来的朋友,都会觉得快手视频缩略图乱七八糟的,大块的文字色块影响美观。

为啥?因为展现机制不一样,瀑布流形式,你必须得把吸引人的卖点亮出来才能吸引人点击啊,否则给你展现了,用户不进去看,那平台给你推的量就少了。

第二个就是,缩略图要选择视频里面最吸引眼球的那一帧画面。

5.2 评论互动

但甭管是城市和农村,用户其实是喜欢被尊重被需要的,如果你把这个玩透,每个评论你都用心去评论回复,相信这个差异化会在快手马上突显出来。粘性起来了,带啥货卖不掉?

5.3 说说

快手的用户也不太喜欢玩说说,只顾发视频作品。但是我反而很看好说说这个功能。

当你没啥内容发的时候,完全可以在说说里面发动态跟粉丝做互动做粘性,包括软性营销都可以在这里再来一次。这个让懂运营的人来做,完全高维打低维,6的飞起。

5.4 粉丝头条

不要一发了新内容,马上就去买头条,这样会打乱机器算法节奏。

粉丝头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当你的视频在系统算法火了一波后,数据限流下滑,想要再推一波的时候,可以花些钱再推一波热门。

类似火箭,一级级推进,一波波引爆。当然,钱多的土壕随意。

5.5 蹭流

打标签:发布新视频的时候,根据内容选择标签里面的契度高的打标签,可以带动更多的曝光度。跟热门视频拍同款;跑红人直播间去刷礼物打赏、跟人连线等等都可以蹭流。最牛逼的就是互相捧臭脚,额,不对。。应该叫互推,最近看祁天道跟包贝尔在那搞得火热,双赢啊!

以上就是在做内容输出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要点。只要你按照简单相信照做的原则,重复重复再重复,用心经营,慢慢积累,相信一定可以从0到1,从1到100。你要知道,很多现在当红的快手UP主都是玩了几年后或者本身在其他平台已经红了再转战快手的。你能耐得住这个寂寞吗?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深表赞同,有时候看再多理论,不如真真切切的去做一遍理解的透彻。只有去趟一趟试试水,跨过去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快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