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游戏直播,游戏大直播

1年前 (2024-04-23)

全球游戏直播,游戏秀直播,正在迎来“中年危机”。

一方面指向业务本身。相比商品或游戏直播,传统秀场直播业务这两年难掩颓势。去年以来的监管趋势给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市场的不适应性。

另一方面,它指向显示直播巨头如欢聚,映客,花房集团和文志集团。在他们的财报中,各行业峰值数据趋势进一步明显。然而,随着许多秀场主播随着流量迁移到Tik Tok、阿auto快、哔哩哔哩和视频号,传统平台无法应对新的竞争环境。

“3.15”晚会视频截图

一直以来,直播秀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但现在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行业形象、口碑、监管压力等多种因素下,节目直播开始承受生存压力,各大平台已经在寻找富有想象力的新故事。

3月28日,映客发布2021年财报,全年整体营收91.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9.5亿元增长85.4%。主要产品MAU(月活跃用户)为4280万,较去年同期的3647万增长17.4%。

数据整体表现亮眼,但观察其营收结构会发现,映客的此轮增长主要来自其社交业务,占总营收的62.6%;直播产品和相亲产品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5.6亿元和6.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7.9%和6.7%。

映客财报图片截图

如果对比去年的财报,会发现创新业务(社交和相亲)全年营收达到20.7亿元,占总营收的41.8%;其他收入来自映客APP,所以对比一下,映客APP的直播收入并没有太大的。

这种增长乏力也反映在之前的几份财报中。卖给百度的YY直播,作为之前行业,2020年已经呈现下滑态势,多个季度营收在30亿元以下,全年营收99.5亿元;百度没有单独列出2021年YY的数据。

此外,陌陌及陌陌和探索的母公司文志集团整体业绩不及预期,净收入同比下滑3%人民币145.7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人民币20.37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28.96亿元,同比下降29.7%。

从用户数据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文志集团视频直播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付费用户总数为1140万,第四季度为1280万,继2019年的1380万后再次下滑。

在数据峰值的环境下,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所有平台的必然选择。

可以看出,作为“直播社交”模式的开创者,陌陌可能会给2018年进入社交娱乐的映客带来一些思考,即通过这两项业务的联动效应,为平台提供营收考量。

从映客的数据可以看出,其社交和相亲产品带来了不错的引流。去年,相亲领域的相亲APP贡献了2000万次配对相亲,稳坐视频相亲赛道梯队。这或许是对其现场观众的一次输血。

出售YY的欢聚时代,去年实现全年盈利,总营收26.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5%;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9亿美元。这些收入主要来自海外直播业务。Bigo Live所在的BIGO公司年收入23.24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89%。

《千播大战》的欢聚时代展现了在直播领域的丰富经验,实现了海外快速扩张。其财务报告提到将现场派对和音乐会等在线活动转移到海外。

这也让其他平台看到了机会。在映客和文志集团的财报中,也分别提到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映客的业务展望板块把“专注拓展海外市场”放在位;文志集团的财务报告提到c的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刚刚提交招股书的花房集团(花椒六间房)特别提到了直播语音在总营收中占比的。2018年2020年分别录得920万元、1.93亿元及5.23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0.5%、6.8%及14.2%。

当传统的秀场直播业务进入瓶颈期,这些平台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新的业务或业务组上,寻找新的增长点来填补主业之外的平台想象空间。这本身也证明了节目直播长期发展的困境。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商誉降低的文志集团,其他公司的利润或许证明了秀场直播本身的吸金能力,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在带来更多的变数。

2020年以来,强监管的趋势正在动摇直播秀的商业模式。

当时相关部门首先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平台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登记系统登记的未成年用户不能获得奖励,并限定用户每次、每天、每月的最高奖励金额。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虚假消费、率先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并认为不应通过奖励排名或虚假宣传来推测网络表演者的收入。

目前这些规定中的一些硬性要求已经得到了控制,比如实名登记制中的注册,对未成年用户的奖励等。更多相关规定也要求平台进一步落地,如数据造假、限制奖励等;最近,Tik Tok发布通知,明确提到禁止情感欺骗和数据欺诈。

这些行业的乱象治理还在进一步探索中。2022年3月17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作为专项出现,并被放在了位。

如果接下来监管升级,目前常见的消费的手段,如大打赏、连麦PK、数据造假等都会被叫停,这对直播节目的营收能力影响不言而喻。

目前来说,可以指望的是娱乐类直播开始出现的一些内容升级风向。

靠“榜一大哥”打赏、形成诸多乱象的旧模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秀场直播的这些新变化出现在抖音平台,也正在指向行业主场的偏移。

这与在线市场的流量走向有直接关系。直播行业的特点在于需要大量的流量导流实现变现,如前文所言,秀场直播平台的增长已经见顶,而当下流量正越来越多地倾注到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产品。对于这些平台,直播的吸金能力成为一种变现利器。

根据快手的财报,其全年总收入811亿元中,直播业务占比高达38.2%达到310亿。而在此前多年,直播业务都承担了快手发展前期的主要营收需求;其上年直播收入为332亿元,占比为56.5%,需要看到这部分收入实际上也有一定的下滑。

相较于传统的秀场直播平台,这些新玩家的直播业务表现出更强的优势。一是生态,抖快的直播业务覆盖了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带货直播等主要门类,相比内容更单一的平台,用户选择、消费转化的空间更大,也能与短视频等内容联动吸粉和促活效率。

不仅秀场直播平台,斗鱼、虎牙等游戏直播平台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此前斗鱼发布年报,2021年营收同比下降4.55%,净亏损高达6.2亿元,付费用户数从上年同期的760万降730万。同时抖音游戏类用户月活破2亿,快手游戏主播数近250万。

或许可以认为,这已经是直播行业主阵地转移的一次浪潮,了多种视频内容和巨大流量的抖音、快手等平台,正在取代以单一直播门类形成用户心智的行业平台,形成对MCN、主播群体和用户的虹吸效应。

这些平台的优势或许在于长期沉淀的用户和经营经验。但随着监管进一步趋严,这些经验所带来的红利可能进一步瓦解。

正在改写的行业格局下,秀场直播平台面临着内容、打法上的一系列挑战,目前营收能力带来的底气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适应变化、配监管、内容迭代,是度过这场“中年危机”的必由之路。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游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