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停滞,日本GDP恐将跌回30年前
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出现长期的停滞,资产价格(如房价、股价)在这场危机后也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下跌。
受此影响,日本的GDP规模也大受冲击。据《日经新闻》,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正在萎缩。如果按1美元兑140日元计算,预计2022年的日本名义GDP将时隔30年低于4万亿美元(约560万亿日元),基本与第4位的德国持平。
不仅如此,以美元计价的日经平均指数今年下跌20%,日本工资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购买力和人才吸引力下降。分析指出,以附加值高的产业为基础,转向工资上涨、货币走强的经济结构成为日本当务之急。
日本GDP的倒退与今年以来日元的贬值有直接关系。尽管日本当局已经表示出对日元近期“过度”波动的担忧,但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全球市场研究主管德里克•哈尔彭尼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认为,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明年4月的任期结束前不太可能改变政策立场。鉴于美元将进一步走高,美元兑日元也将继续走高,少会突破近期的高点,甚可能是1998年8月的高点。
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是日本经济最为发达的时候。关于那个时代的日本经济,曾经有过一个说法:要是能将东京的房地产折现一下,换算出来的钱甚足够把整个美国买下来。
房地产里头的泡沫那么多,这话当然不能全部当真,但这个说法也确实从侧面上反映出了当年日本经济烈火烹油的盛况。
19921993年,也就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日本GDP越过4万亿美元大关,从3.91万亿美元增长到了4.4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GDP约为4447.3亿美元,仅有同期日本的十分之一。
同样还是在1992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14万美元,而同年中国的人均GDP仅有366美元,二者之差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倍。
也正因此,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不少中国人,从心底里对日本大抵都有一种仰望的心态。双方当年在物质上的差距是如此巨大,以于我们的GDP在2010年左右对日本实现反超之后,很多人的思维惯性在时代发展浪潮面前,还是扭转不过来。
其实不光我们这边,许多日本人的思维也没有扭转过来。时今日,还是会有一些日本人不时会把那段30年前的那段岁月搬出来发一发牢骚,唏嘘的人会管它叫“泡沫繁荣”,而缅怀的人则会将它称为“黄金时代”。
老天爷是有幽默细胞的,或许是听日本人对30年前的事情念叨得太多了,烦了,最近索性真的就让日本人体验了一把重回30年前的感觉。
据《日经新闻》报道,受美元汇率一路飙升等负面因素影响,日元兑美元的走势现在已经难看到了新高度。今年初还能用大约114日元兑换1美元,而现在,二者之间的兑换比例已经拉大到了143:1。
汇率的变化反映到经济上,对日本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如果换算成美元,那么日本的GDP将会在一夜之间回滚到30年前的规模,也就是还不到4万亿美元。
随之一同被拉低的,还有日本的人均GDP。如果以美元来计算,如今日本人的人均GDP也将掉到3万美元左右的水平,和1992年的状况差不多。
既然换算成美元来计算数字那么难看,那不换算难道不行吗?
如果日本本身是一个不太依赖进出口贸易,尤其不依赖跟美国之间的贸易,而且在经济上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经济体,那么其GDP不换成美元来统计,问题似乎也不是很大。
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事实。事实是,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吃穿用度都离不开进口,进口就得花美元。日本经济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外贸出口,尤其是汽车出口,出口挣的也是美元。挣的花的都是美元,自然就免不了要被美国收铸币税,因此绝不存在美国经济都已经得了新冠肺炎了,日本经济还能活蹦乱跳的情况。
日本人做梦都在畅想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回来了,只不过中韩两国的GDP并没有跟着回滚回去。这一来二去,造成的最显著的影响,就是直接拉近了日本和中韩两国的人均GDP。
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到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2万美元。虽然美元汇率的走高同样对人民币造成了一些短期冲击,但得益于我们总体经济大盘的稳健,现在中日两国的人均GDP差距缩小到3倍以内已经是没有悬念了。
因为今年日元的贬值速度要高于韩元,所以如今日韩两国的人均GDP差距更小,换算成美元的话,二者基本上甚已经持平了。
要知道,仅仅在11年前,日本的人均GDP还对韩国保持着两倍的优势。可以想象一下,要是目前这个状态再这么持续下去,再过个十年八年,我们的人均GDP迎头提前赶上日本,也并非不可想象。
不过,这种假设在数学逻辑上或许说得通,但就现实而言恐怕并不成立。美元汇率的飙升对于全球其他货币都是有害的,人民币受到的影响只是相对更小一些,但同样无法幸免。要是美国的吸星这么一直玩下去,我们相比日本的人均GDP差距倒是越来越小了,但是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差距会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吃亏的那一方。
但好在,美元汇率的飙升只是暂时的。这是美联储为了强行压低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不得已所采取的应急策略。抬高美元汇率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上的美元回流,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美国本就无比脆弱的制造业会造成灾难性打击,美国的出口行业也将因此逐渐丧失在上的竞争力,本来造血能力就弱的美国经济将更加贫血。
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美联储没有道理会将副作用如此强烈的应急药当饭来吃。
此次美元汇率飙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它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既然立志要成为顶天立地的世界大国,那我们的经济就不能像日本一样,因为美国的一个喷嚏就感冒发烧。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预计10年之内就会成为,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再没有多少石头可以摸着过河了,我们必须,也只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选择在我们的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大关的时候和我们搞对抗、搞脱钩,也许未必是件坏事。问题总是越早改正代价越小,不管这个问题是怎么冒出来的。日本人已经在失落的30年里蹉跎掉整整一代人的光阴了,前人的叹息是如此令人心生寒意,我们没有理由再重复他们的错误了。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