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
以下内容摘录于聆听安宁发展心理学课程第4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2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2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通过这节课,家长和老师能够更具体地了解童年期孩子的思维到底是怎么发展的。
部分:关于童年期思维形式发展的总述
1、回顾复习童年期思维发展的三个特点
2、什么叫思维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
3、思维形式发展通过哪三部分体现?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词语概念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详细讲解构成思维形式发展的三大部分内容
一、童年期的孩子概括能力是怎么发展的?(如何从感知运动阶段向成年人思维发展)
1、感知运动阶段的思维特点(详解)
2、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详解)
知识拓展:
(1)马老师详细讲解:“为什么人的心理很难,但同时又很简单呢?”
(2)马老师一语道破,想要让自己少一些心理问题,琢磨明白其中一句话很重要
(3)马老师直击原因:“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自己错误的价值观?”
(4)针对不愿意放弃错误价值观这一问题怎么处理?马老师给出具体的建议
马老师精辟话语:“我们要做在价值观层面上的富人,而不要去做价值观层面上的穷人”
3、解析儿童的思维是怎么飞跃的?
4、了解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叙述逻辑思维建立的过程
6、讲解概括能力是怎么发展的?
7、小学生概括水平发展三个阶段:(详细解释每一个阶段)
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7-8岁,思维和幼儿期变化不是很大)
第二个阶段:形象抽象水平(8-10岁,形象向抽象过度的形态)
第三个阶段:初步本质抽象水平(以内部属性进行概括)
8、概括水平是一个孩子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9、概括-概念-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讲解
二、词语概念的发展
1、我国的一项研究-儿童掌握语词概念的特点,八种形式概括成三大类
类:不能理解实验的要求
第二类:从功能性和具体形象特征理解实验的要求
第三类:理解词的概念
三、推理能力
1、什么叫推理?
2、推理能力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能力
(一)演绎推理能力
1、分为三种水平:
、运用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举实例:苹果,3+2=5,表现出孩子的哪些能力?
第二、通过语言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
第三、自觉运用演绎推理能力解决抽象问题(开始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2、一些实验研究的结论介绍
3、注意:不管孩子处在哪一个阶段,这三个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局限性的
4、举实际例子更轻松理解演绎推理
(二)归纳推理能力
1、什么叫归纳推理能力?
2、实验研究结果:三个
3、实验研究:3句话的归纳反映出儿童归纳能力的发展
(三)类比推理能力
1、什么叫类比推理能力?个别推理到一般,从一般推理到个别
2、儿童具备类比推理能力的四个特点(详解):
、存在年龄阶段的差异
第二、类比推理比归纳和演绎发展水平低
第三、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明显,尤其是10岁
第四、教育条件好坏显著影响推理能力的发展
四、有哪些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个表现:掌握守恒
1、什么叫守恒?
2、掌握各种概念守恒的时间点不一样:(详解)
3、形成守恒概念的三种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性和两位互补性):(详解)
第二个表现: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有两种)
1、类比体系化(分类能力)-解释定义,举个例子
2、序列化(概括能力)-解释定义,对称和不对称,举个例子
第三个表现:自我中心和脱自我中心表现
1、中国三山实验是怎么操作?具体介绍
2、中国三山实验的研究结果讲解
3、解释现实中的一个现象:强迫症的一个特点就是追求,其本质是什么
4、揭露心理问题的真相:生活中所有心理都是年龄固着的
5、直击要害:强迫症是固着在哪一个年龄段
6、区分8岁自我中心化和幼儿自我中心化不一样的地方
五、小结
1、听这堂课的五个关键词:概括能力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守恒性、逻辑推理规则、自我中心化和脱自我中心化
2、学习心理学应持有的正确心态和学习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