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男儿是多高 八尺男儿是多高
七尺男儿是多高 八尺男儿是多高
七尺男儿是多高?
按照今天的实测身高,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在1.7米左右。
“尺子”古今都有,只是长短不一。据史料记载,“七尺男儿”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战国秦汉,一尺长约23.1cm,七尺长约161.7cm,三国西晋,一尺长略有增加,约24.2cm,七尺长约169.4cm。
但其实“七尺”并不代表身高。它指的是窗帘的长度。儿童三尺,七尺。七尺身指成年人。《滕王阁序》年,博,人生短暂,是一个秀才。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孩子。
扩展信息:
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初中七尺六十尺,野外六尺六十分之五都征。”贾《龚燕书》:“七尺即二十岁,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在此国与七尺相同,故知七尺即二十岁。”
指身体。此人身长约七尺,故称。南朝沈良,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脚报国,忘七尺报国君。”唐诗曰:“马蹄下逢敌,奋不顾身七尺。"
清田兰芳《古意》:“七尺桐棺止啸,一杯黄土涨。”孙情志伟诗《哀袁信菴(袁可立孙)》:“七尺虽无用,深则可惊。”A 《黄河舟中》:“贪腐愚昧,七尺不能为官。”
参考:搜狗百科-一个七尺七寸的男人身高(以今天的实测身高来解释)应该在1.7米左右。
但其实“七尺”并不代表身高。它指的是窗帘的长度。儿童三尺,七尺。七尺身指成年人。《袁中郎做官》年,博,人生短暂,是一个秀才。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孩子。
商朝时一尺是今天的16.95cm。按此尺度,人高约十尺,故称“夫”。一代,一尺今23.1厘米;秦,一尺约23.1厘米;韩,一尺约21.35335423.75cm三国志,一尺是今天的24.2cm在南方,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为今30.9cm隋代一尺为今29.6厘米;唐朝时一只脚是今天的30.7cm宋元时一尺为今31.68cm明清时一个木匠的脚是今天的31.1cm。
尺子古今都有,只是包含的量(实际长度)不同。
比如《滕王阁序》条里的“邹忌八尺多长。”按照今天的尺度,邹骥的体长超过2.66米,显然太高了。很明显,古代的尺子比今天的尺子短。尺是指男人伸出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约为20cm,所以周朝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cm。以后尺子要大致加长。到了战国时期,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当时各国并不完全一致。
扩展信息:
解释:身体:身体。一个成年男人的身体。
来源:战国匡,《邹忌讽齐王纳谏》:“口耳之间,四寸耳足以使七尺身美?”?
例:老公~,他的书生,独立手?连《荀子劝学》?
用法:作主语和宾语;用于书面语。
故事:荀子,战国时期赵的思想家,特别重视学习。他对学习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才能获得学习的本质。他举例说,如果你只是听到了别人的一些对话,而没有去思考和分析,你就不能用知识去修炼七尺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尺七尺的男人身高应该在1.7米左右。
1.根据《文原》的记载,大禹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职位,取其十分之一为尺子,所以这个人被称为“夫”。夏驰其实只有今天市场规模的4寸8分,而大禹只有4尺8分,只有1.60米高。
2.有关专家根据各种古籍,计算出历代一尺的长度:战国22.5cm,汉代23.1cm,三国24cm,晋代24.5cm,南北朝24.2 ~ 29.6cm,隋代29.6cm,唐代30cm,宋代31.2cm,明清32cm。很显然,按照唐朝以后的制度,七尺男儿的身高会达到2米以上,不太可能。但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制度,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1.7米左右,和现在人的平均身高差不多。
扩展信息:
1.历代“统治者”的长度基本都是不断增加的。如周秦为23.1cm,汉代为21.3523.75cm,三国为24.2cm,南朝为25.8cm,北魏为30.9cm,隋为29.6cm,唐为30.7cm,宋元为31.68cm,明清木匠裁缝为30.7cm。
2.“七尺男儿”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史记禹本纪》年。那时候七尺也就1.6米多一点。说实话,这个高度在现代。如果对女人来说可以接受,对男人来说就有些矮了,但是在战国时代,这个身高应该是男人的一般身高尺寸。
参考:搜狗百科:七尺男儿身高应该在1.7米左右。
我们通常说三尺是一米,但是七尺的高度不是2.3米,实际上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以三国为例。当时一只脚大概是现在的24 cm,所以如果说三国时期的七尺男儿,实际身高大概是168 cm。
古代统治者的转换:
历代“统治者”的长度基本都是不断增加的。如周秦为23.1cm,汉代为21.3523.75cm,三国为24.2cm,南朝为25.8cm,北魏为30.9cm,隋朝为29.6cm。
唐代30.7cm,宋元31.68cm,木工31.1cm,明清裁尺34.1cm。商朝一尺,今16.95cm。
,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七尺男儿的说法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 沉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按照当时南朝的换算,大概相当于180厘米。这个身高应该就是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而以后历朝所说的“七尺男儿”,代表的并不是准数,而只是代表成年男性。
大将军吕布,在古代书籍中有很多描写人物身高的句子,有描述吕布身高一丈,那差不多就是现在的2.2米,和现在的篮球运动员差不多。
有记载吕布出生时就比普通婴儿大,当时认为会是一种比,随着长大身高也越来越高,而且很壮实,所以在战场上也是占尽优势,不但高而且还灵活,武功也好,所以很多人羡慕。
再说曹操,军事奇才,超高的政治头脑,可对于他的身高,有书中记载说是只有六尺八寸,那么我们算出结果放在现在会在一米六三左右,当今社会可是说是小矮个子了。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智慧与才能,更主要的是他的企图心。再有关羽,放在现在社会也是在两米左右的身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个子高的确可以在战场中发挥作用,占有一定优势,但矮个子也并不影响你在战场上的英姿,重要的是战场看的不是身高,而是瞬息万变中彰显出的智谋,和善于用的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尺七尺男儿
古代有云:“七尺男儿”七尺现在是多高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23.6厘米左右。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尺 = 15.8, 1寸 = 1.58
2、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
5、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
6、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
7、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8、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南朝: ?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2.北朝: ?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9、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
10、唐 ?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11、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12、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古人所说的七尺男儿是指多高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按通用的说法来算,古代说的七尺男儿,应该是168cm.在今天来说168可能算矮了点,但是在古代人的身高普片比现在的矮,那么,168cm也算正常的了.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