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调的价格策略(格力空调的定价分析)
格力空调的价格策略(格力空调的定价分析)
投资建议
我们分析了消费品模式、互联网模式、仿互联网模式下典型的价格战案例,其核心因素不同,结局大不相同。2019/2020空调价格战相比2014/2015有类似之处,但本质不同。本次涉及到产业链效率的比拼,格力渠道改革效果将决定本轮价格战结局。我们预计格力渠道改革将经历阵痛,但也将涅槃,未来的暖通空调市场依然是寡头垄断的格局。
理由
仿互联网模式易陷入价格战泥潭:
1)互联网模式下,网络效应、用户习惯可能产生用户粘性。市场参与者初期以激烈的价格战或用户补贴抢占龙头地位,是这一模式下的竞争特点,最终胜出的龙头往往赢者通吃。典型如移动支付推广、拼多多“百亿补贴”。
2)仿互联网模式不产生用户粘性,补贴带来的暂时性领先不具有意义。反而随着用户规模、销售规模扩大成为日益加重的负担,最终。典型如乐视TV、共享单车。
3)空调市场的挑战者奥克斯,以网批模式快速兴起,试图改变空调市场格局。但网批模式下消费者不具有粘性,当美的将渠道效率到类似的水平时,奥克斯线上份额得而复失。
2019/20空调价格战的特别之处:
1)消费品价格战短期可扩大份额,但维持市场成果需要建立性的产业链优势,如规模效应、产业链一体化、或者品牌。
2)美的在微波炉市场挑战格兰仕,空调业务输血数年,期间美的建立了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最终与格兰仕形成稳定的寡头垄断。
3)2014/15年空调价格战,是简单的需求下滑时渠道去库存;当市场需求好转,价格战即结束。
4)2019/20空调价格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美的通过T+3、渠道扁平化,率先产业链效率,格力美的竞争实力对比有变化。格力的产业链效率是否可以跟上美的?
“T+3订单模式”就是将接收用户订单、原料备货、工厂生产、发货销售四个周期(T),通过全产业链优势,产供销联动,优化制造流程,升级制造设备和工艺,进一步压缩供货周期。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基于客户订单满足的补货模式,不同于目前的大规模生产和压货销售,可以使整个供应链条上的库存最小化,产能和收入化。
“T”是周期的意思,“T”为客户下单周期,“T+1”为物料准备期,“T+2”为工厂生产期,“T+3”为物流配送周期。美的定义:自订单申报开始(T周期),经过采购备料(T+1周期)、成品制造(T+2周期)、发货送达(T+3周期),完成订单交付的产销计划管理模式。目前目标:订单周期16天=订单申报3天+采购备料周期6天+成品制造周期3天+物流发货周期4天。
格力渠道改革背水一战:
1)格力与经销商深度绑定,在行业中向线上转型最慢。格力层层分销、压库存的模式增加渠道仓储、运输、资金成本,以及管理复杂渠道的管理成本。
2)2016/17/18年格力、美的1.5P变频空调价差分别为319元、463元、554元,2019年4月最高达987元。深层次原因是美的空调业务2017年推行T+3、2018年引入商务中心、2019年推行网批模式,产业链效率逐步领先格力。
3)当前,我们认为格力向线上转型的决心已定。幸运的是,低成本的直播电商流量给了格力向线上转型的机会,格力线上导流、订单分配给就近专卖店的模式具有可行性。渠道扁平化过程中,格力产业链的优势地位给了调整线下经销商更大的操作尺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
空调行业拐点已经出现,我们看好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信家电A+H,上述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空调价格战未能如预期结束;市场需求低于预期。
价格战百态,不一样的价格战
我们梳理了两种商业模式下的价格战。
互联网模式:
1)通过较大规模的补贴扩大用户规模,由于用户粘性,先发优势会不断自我加强。用户粘性来自于网络效应、用户习惯改变。
2)仿互联网模式难以形成用户粘性 ,最终或以现金流断裂告终。
消费品模式:
1)短期亏损扩大市场份额,然后通过建立规模优势,产业链效率,将优势固化。比如美的和格兰仕之间的微波炉价格战。
2)纯粹因为需求不佳,去库存导致的价格战。一旦库存恢复正常、需求改善,行业价格战就会结束,比如2014/15年空调市场价格战。
3)一方产业链效率后,为改变格局而发动的价格战。2019/20年空调价格战本质上是美的产业链效率后对格力的挑战。
互联网模式:用户粘性导致价格战后赢者通吃
互联网模式创业初期往往给人以投入较多补贴的印象,因为先发优势非常重要,胜出的龙头可能赢者通吃。而这背后主要是由于网络效应以及用户习惯形成后,容易产生较强的用户粘性,后期可以通过减少补贴或者提价实现盈利。
仿互联网模式:难以形成用户粘性
仿互联网模式初期和互联网模式运营方式如出一辙,靠融资、投入补贴获得短期的领先优势。但是在仿互联网模式下难以形成用户粘性,暂时的领先无法维持,甚因为现金流断裂而倒闭。
消费品:价格战的本质是效率的比拼
消费品企业通过价格战试图扭转行业格局,最终都是效率的比拼。可以先获得效率,再发动价格战;也可以先发动价格战,在竞争中获得效率。我们认为最终无法沉淀为效率差异的价格战大概率将以失败告终。
形成寡头垄断之后,如果没有发生效率的变化,市场价格一般是稳定的,价格战不会改变格局。当某一寡头试图通过降价销量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总利润是否。一般情况下,考虑到竞争对手跟随降价,其销量的增加是有限的,降价带来的销量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反而可能导致利润总额降低。因此,在寡头垄断市场的纳什均衡下,厂商倾向于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不会轻易采取价格战的策略。
空调市场20年,三次价格大战
过去二十年,中国空调市场历经3次激烈的价格战:
1)2002-2004年,空调行业格局未定,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格力、美的份额,在竞争中确立规模优势、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2)2014/15年,渠道库存积压、需求下滑导致行业通过价格战去库存。
3)2019/20年,美的产业链效率,试图通过价格战重塑行业格局。期间还夹杂着需求下滑、渠道库存高、奥克斯的挑战等因素。
格力、美的价差分析,看2019/20空调价格战
经历了2年高增长,空调需求从2H18开始进入不景气周期。3Q18-2Q19期间,格力、奥克斯等品牌继续加库存,导致渠道库存较高。美的吸取了2014/15的教训,坚持T+3高周转模式。
本轮价格战:
1)表面原因是市场需求不佳、渠道库存较高导致的价格战。诱因是奥克斯以网批模式低价销售,通过线上抢占市场份额。
2)深层次原因是美的产业链效率,期望改变行业格局。2019年2月美的开始大力度降价促销,压制奥克斯,同时抢夺格力份额。半年后,即2019年“双十一”,格力开始进行激烈的反击,加剧行业价格战。
美的和格力的产业链效率变化反映在了他们的产品价差中:美的自2017年开始在空调业务推行T+3;2018年渠道改革引入商务中心制度,提高省级代理效率;2019年推行网批模式,压缩市县级代理分销权。从格力、美的价差看,2016-2019年价差逐渐扩大,并非是品牌定价能力扩大,而是效率后靠价差市场份额。
2019年格力、美的价差扩大原因:
1)我们测算估计,格力、美的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渠道效率不同,格力、美的终端零售价差在586元。
2)1H2019是原材料成本下行周期,美的T+3模式、格力压库存模式下,美的渠道的空调成本获得8%的优势,导致美的、格力零售价价差扩大到987元/台。
格力背水一战的渠道变革
美的、格力当前渠道差异体现在:
1)美的具备电商物流能力(安德物流)、渠道扁平化(推行商务中心制度、网批模式)、执行T+3模式。格力目前渠道模式层层分销、压库存,导致在仓储、物流、资金成本方面比美的更高,以及还要付出更高的管理成本。
2)美的商务中心替代省级经销商,目前只起到管理市场功能,不再进行分销。而格力的省级经销商(各地盛世欣兴)负责分销,并且要承担压库存模式下大量仓储的功能,成本高。
3)美的物流能力强,安德物流学习日日顺物流发展出电商物流能力。安德物流可以将货物直接配送给市县级经销商,2019年又直接配送到终端网点,未来目标是配送到终端消费者,这减少了物流、仓储成本,渠道更加扁平化。
压库存模式的优劣势
1)我们对比分析了格力和美的过去20年在生产端的效率,发现压库存模式平衡淡旺季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并不显著,反而会导致渠道仓储、资金成本明显增加。
2)压库存模式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周期中具有优势。例如销售旺季,行业渠道库存不足时有利于格力抢占市场份额。
3)压库存模式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周期、空调价格上升周期中有利。过去15年中空调零售价格有10年上涨。
4)综而言,格力层层分销的经销商体系、压库存模式导致渠道需要支付更多的仓储、物流、资金成本。格力为了维持原有的体系,采用复杂的返点政策以调动经销商囤货的积极性,这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格力渠道转型如何平衡线上、线下冲突
为平衡线下的利益,格力直播订单根据收货地址分配到就近的专卖店,由专卖店配送和服务。线上销售,美的通过安得物流和区域中心仓直接配送给消费者,然后由当地服务团队负责安装与售后工作。格力目前的模式是转型步,由于进一步渠道效率是客观需求,我们估计最终格力线上销售将由总部直发给消费者。目前的情况下格力可以照顾线下渠道利益,同时用专卖店物流能力弥补自身电商物流能力的不足。
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