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集团军正规编制多少人(集团军的编制多少个旅)
一个集团军正规编制多少人(集团军的编制多少个旅)
中国人民自成立以来长期以陆军为主,中国也曾经是世界上陆军人数最多的国家。
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大改变,我军一再进行裁军,实现了从数量建军向质量建军的转变。
尤其是2016年新军改之后,原有的18个集团军被重新组建为第71到第83集团军,这是我军自1955年正规化建设以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
那么我国陆军为什么会一再缩减,新组建的13个集团军又有何过人之处呢?
70年代战士
许多人会奇怪新的集团军番号为什么从71开始,这就要从我军曾经的70个军说起。
虽然广大“80”对我军的一个重要印象就是陆军规模世界,每隔几年就会出现“裁军”的新闻;但革战争时期扩军才是人民军队追求的目标,否则早就被国内外敌人消灭了。
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直到1928年井冈山会师,我军才有了个正式番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但总力不过万人左右[1] 。
从井冈山会师到长征结束,我军经历了一次大发展又遭遇重大损失的过程。
红一方面军最多时拥有7个军团12万人,红四方面军鼎盛时期有五个军8万人。而在1937年抗战爆发时陕北红军连同民、游击队等不过8万人,留在南方的游击队不过万人。
南昌起义
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我军实现了发展壮大。
在1946年6月解放战争打响的时候人民军队拥有127万人,其中正规野战部队61万。显然拥有430万总力的敌人具备优势,我军只能一边作战一边扩军。
1948年11月1日,*军委又发布了相关规定,各野战军所辖纵队一律改称军,到1949年初我军完成了全面的改编。
周恩来
于是西北野战军更名为野战军,下辖7个军;番号分别是军到第八军(欠第五军)。
中原野战军更名为第二野战军,下辖9个军;番号分别是第十到第十八军(欠第九军)。
华东野战军更名为第三野战军,下辖15个军;番号分别是第二十军到第三十五军(欠第十九军和第三十二军)。
东北野战军更名为第四野战军,下辖12个军;番号分别是第三十八军到第四十九军(欠第三十六军和第三十七军)。
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下辖9个军,番号分别是第六十军到第六十八军[2] 。
这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步军番号排到了68,实有部队52个军。后来又将一些起义的国军部队改编成为新的步军,这样我军在抗美援朝爆发之前实有70个军的番号。
虽然从抗美援朝到上世纪80年代,我军又经历过数次的裁军和扩军,但是步军的番号始终没有超过70这个数字。
由于1985年前原来的野战军和团两级单位被取消,步军就成了我军的战役单位。
1982年总员额为432万人,共保留有35个军的番号。尽管如此人数还是过多,部队编制还是过于臃肿。
在1985年西南两山轮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军委决定进行建国之后的一次裁军行动。
抗美援朝
此次“百万大裁军”中11个军区中的新疆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和福州军区被撤销;全军减掉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共计4054个。
陆军只留下了24个军的番号。
其中下辖第十六,第二十三,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六十四军;下辖第二十四,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八,第六十三,第六十五军;
下辖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五十四,第六十七军;下辖,第十二,第三十一军;下辖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军;下辖第十三,第十四军;下辖第二十一,第四十七军。
百万大裁军
1985年的大裁军符当时天下大势,总力由423.8万人减1990年的319.9万人[3] 。虽然看似剧烈“瘦身”,但裁掉的主要是多余的机关、纯步和一些严重落后的装备单位。
而保留下来的24个军很快就全都改编成了集团军,从而次实现了建制内的技术种(炮、装甲等)超过了步。将步“军”升级为“集团军”,可以说是新中国军改的一大创举。
毕竟按大家以往的印象和二战的史实,应该由两、三个师组成一个军,两个军以上才组成一个集团军(团)。
但是1985年并没有用两个军并方式组建集团军,而是采用了战力加强模式。
建国之后由于我国长期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向苏联学习,故而在步军之外每个军区还下辖独立的装甲师和炮师。这样虽然有利于专业种的建设,却造成了我军步单位的火力贫弱。
虽然理论上我军每个步师都有一个装甲团和炮团,但很多装备水平非常低劣;比如个别部队还装备着早就该被淘汰的T-34坦克。
我军的师属炮团只有122毫米口径榴弹炮、85毫米加农炮和107毫米火箭炮,军属炮团也只有一个营装备有12门152毫米榴弹炮。
在面临大规模战争时,我军实际上是以军区为战略单位,将成建制的炮师等单位拆成团下放给步军;这样并不符我军当时的边境作战要求。
为了满足80年代后陆军信息化和机械化条件下的反应速度,保留下来的每个步军对其所辖的步师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减之后,额外加上炮师、装甲师,和其它支援部队成为了集团军。或者说把军区的职能下放到了集团军。
同时我军还向西方学习组建了陆军航空部队和电子对抗部队,开始阶段给每个集团军配一个陆航大队;集团军所属防空部队也装备了导弹。这样从步军到集团军的转变,其战斗力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组建多种的集团军,我军在和平时期也拥有快速向战时转变的反应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裁减陆军数量,可能带来的陆上安全隐患。
集团军
1985年的大裁军一口气裁掉了11个军,但是由于当时的军队要忍耐;同时我军也对现代化战争缺乏直观认识,故而减少步数量来提高战斗力的想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尤其是很多集团军的重装备严重落后。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数量庞大且装备有苏式和法式装备的伊拉克军队,在多国联军的空中打击下几乎土崩瓦解;的100小时地面战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海湾战争的结局,让同样奉行苏式机械化战争理论的高层震惊不已。
而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将下一个打压的矛头转向中国。
从1993年银河号事件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疯狂遏制中国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人民必须做出及时的反应。
1995年12月*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1997年在*十五大上,*军委主席庄严承诺要在本世纪末裁军50万。
这样的第六十四集团军、的第二十八集团军,和的第六十七集团军被裁撤。其余大部分集团军都进行了调整,总计裁撤了33个步师。
21世纪之后世界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军委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
2003军委主席宣布,人民将再裁军20万。这样的第六十三集团军、二十四集团军,和的二十三集团军被撤销番号。
这样经过两次裁军之后,陆军从24个集团军减少到了18个集团军。
但同一时期随着我军99式新型坦克取代了老式的59坦克,04式步战车取代了早已过时的86步战车,自行榴弹炮取代了之前的大量牵引式火炮。
我军从这一次裁军开始,实现了装甲装备从第二代水平向第三代水平过渡。
坦克
在2003年裁军之后,许多人都认为的总数和中国陆地面积之大,18个集团军已经勉强够用。但没想到2015年又裁军30万,2016年新军改成立战区,2017年4月将陆军建制调整为13个集团军。
新成立的东部战区陆军下辖由原、十二、三十一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集团军;南部战区陆军下辖由原第四十一、四十二集团军,和原第十四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七十四、七十五集团军;
西部战区陆军下辖由原第二十一、四十七集团军,和原第十三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七十六、七十七集团军;
北部战区陆军下辖由原第十六、三十九、四十集团军,和原第二十六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七十八、七十九、八十集团军;
中部战区陆军下辖由原第二十七、三十八、六十五集团军,和原第二十、五十四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集团军。
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之大只保留13个集团军,未免会让人怀疑是否够用。
事实上新军改正是抛弃了从建国之后一直准备打大仗,准备打核战争的相关思维。我军历史上之所以一直保留几十个军的番号,就是冷战时期要时刻防备苏联钢铁洪流南下。
而且一旦中苏交战,苏军有很大概率使用核武器;所以我们既需要庞大的陆军人数,又需要庞大的多级指挥机关,避免在遭遇对方核打击时指挥机构被一窝端。
但是这一切威胁在1991年之后就已经烟消云散。那么即便还保留几十个集团军的番号,这些陆军又能用在哪些方向呢?
大家会说中印边境一直不太平,我们必须加强对印方向的陆军力量。可的地理限制是无法改变的,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方向的交通建设;但在可预见时间内调大量部队翻山越岭去对抗印军,怎么算都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第二自然是台海方向。由于台湾海峡宽达100公里,如果我军没有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和两栖登陆能力,纵有千万陆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即使我军的运输能力能够接近美军,那又能运几个集团军上台湾岛呢?
况且随着装备的改善,现在一个集团军的战场控制能力少相当于过去了三个步军。这样只保留十三个集团军实际是可以确保陆上安全的。
此次军改不是简单裁掉五个集团军,而是将原来的各师、旅重新编为13个成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6个成旅,再加上空中突击旅(陆航旅),防空旅,火力旅,特战旅,支援旅,保障旅。
台湾海峡
每个成旅下辖4个成营,加防空营、炮营、支援营、保障营。每个成营下辖2个装甲连、3个装步连,和炮连、支援连、保障连。
对比之前的集团军只在师以上实现了成化,师以下特别是团营级完全是原来的单一种单位。
这样即使步团全部装备新式步战车,作战时也需要加强坦克和炮单位;而装甲团也需要步和防空单位掩护作战,等于还是需要临时“成化”。
所以新的集团军干脆实现“营自为战”“旅自为战”,在面临突发的低烈度冲突时,只需要成营在成旅范围内支援下就可以应对。而成旅虽然人数和原机步旅差不多,却实现了超过之前一个师的火力集成。
成旅
为什么不沿用旧的集团军番号,要重新进行编号呢?
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之前的各集团军“肥瘦不均”,下面步师,装甲师,步旅,装甲旅等单位都有。
而既然要全统一编为成旅,就意味着必须在原来的单位内进行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装备调配。
同时新军改也意味着原来的师级领导和团级领导要统一到成旅指挥机构,有一部分团级干部还要下放到成营。
再保留原来的番号就必须在原来的框架下进行修改,显然会面临复杂的人事变动问题。
装甲旅
比如在原三十八集团军基础上调整为成集团军,那么从其它集团军调来的人员是放在集团军一级,还是放在成旅或是各支援旅;根据以往的经验无论怎么安排都不能让各方都满意,只会无意义地浪费精力。
这种情况下不如打碎原来的一切框架,让所有人都站在同样的起点,重新按照统一的规划来调整岗位。
使用新的番号,也有利于消除建军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山头主义问题。大家不要认为只有国民军队,或者是旧的军阀军队才会有山头做风;事实上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之后山头问题就很严重。
所以虽然三大方面军整体变成了八路军三个师,但是也尽量对部队进行了重新编组。
成集团军
比如原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分别变成了115师独立团和343旅685团;原红二方面军红32军,被拆分成120师教导团和359旅718团。
而在建国之后,*更是花了很大力气在原五大野战军系统内进行调整,*军委在新成立的八总部和新种单位里;尽可能打乱原来人员的隶属关系,才保证了整体的团结和纪律性。
集团军
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并没有出现内部大调整,从上到下完全是各成一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小集团和裙带关系的问题。
所以新军改既然要把陆军的整个编制推倒重来,就不妨把整个行政关系也全都重新建设一遍。
虽然现在已经只有13个成集团军,而且师改旅也存在一些争议。但是显而易见,成化和信息化本是世界陆军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将来如果我军有新的需要,完全可以参照现在的模式迅速扩编数个新的成集团军。而一旦完成祖国统一,我国之后的国防安全将更加有保障,可能现有的13个集团军都会继续缩减。
[1] 井冈山会师--中国*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
[3] 新中国峥嵘岁月|百万大裁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