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相机怎么样拍清晰(富士相机黑白拍摄技巧)

1年前 (2024-04-23)

富士相机怎么样拍清晰(富士相机黑白拍摄技巧)

为什么要拍多重曝光?

难道后期不是更香么?

不……

现场拍摄才更有代入感

有更加丰富的创作

可以直接感受到影像带来的的视觉魅力

更可以及时发朋友圈与大家分享乐趣

X-Pro3 多重曝光明亮模式2次曝光成,1/125秒,F5.6,ISO220

X-Pro3 多重曝光明亮模式7次曝光成,1/60秒,F5.6,ISO160

今天,摄影师陈靖文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不同多重曝光模式使用方法的细致讲解,让我们一起看下,富士相机的多重曝光,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玩法。

陈靖文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富士早期的多重曝光功能比较简单,只有一种模式下两次曝光2次的叠加。只需要在“DRIVE”按钮中进行选择设置即可,极其便捷简单。

GFX50R 多重曝光效果(叠加)

自从 X-Pro3开始,包括后续的X100V,X-T4等机型都对多重曝光做了升级,均具备4种模式(叠加,平均,明,暗),最多实现9次成。原始图以RAW格式保留,给予后期更多调整的可能,创作的丰富性得到极大。

将两次以上的拍摄叠加处理为一幅影像,曝光会逐次累加。

叠加的曝光量需要自己计算,次数越多越容易曝光过度。一般来说,如果准备2次曝光叠加,那么每幅照片需要减一档曝光。如果准备3次曝光叠加,那么每幅照片需要减一档半左右曝光,以此类推。

广州大塘村,小巷的两头利用叠加模式两边各曝光一次。一正一反(相机180度旋转)明暗互叠构建天空之城的奇妙视觉效果。这是利用明暗的光影反差构建天空之城的奇妙效果。

多张叠加需要控制曝光(根据次数减曝光),为叠加而叠加画面容易混乱无序。需要细心寻找有趣的画面。

X-T4 多重曝光(叠加9次)1/100秒,F5.6,ISO200

拍摄时,手持更方便,拍摄过程中保持相机稳定,不需要刻意晃动。测算的难度较大,不如直接观看屏幕效果进行。如果计划拍摄9次,一旦出现过曝现象,即可停止,并可删除一张保证影调的层次。次数不是关键,关键是控制效果。

X-T4 多重曝光(叠加6次)

X-T4 多重曝光(叠加9次)

多次叠加之后所产生的错位造就了色块线条之间的重关系,有一种涂抹的画意感,把本是很平常的画面变得充满韵味。

现场的创作给灵感增加了不少激动的时刻,也是我们追求的视觉效果。或许不,但是惊喜连连。

注意事项

1、环境反差不宜过大,以防局部过曝。

2、背景适有复杂的线条或色块。

3、一旦出现过曝,则停止叠加以保证层次。

4、避免出现移动物体(有意创作例外)。

5、手持更适,轻微错位可产生艺术效果。

根据曝光次数,会自动进行曝光补偿,得到均衡曝光的成图片。简单说不管叠加多少次,曝光量相机都会自动计算以达到平均。可以放心进行成而不担心曝光过度。

X-T4 多重曝光(平均9次) 1/125秒,F5.6,ISO250

利用波纹的晃动形成水倒影的互相渗透,花和叶之间的过渡更有一种温柔的昏眩感,构建抽象的画意韵味……很多时候我们创作不是为了拍清楚一张照片,而是运用摄影的技巧重新解读和构建影像的多样性。表达美或者情绪。

这个手法,不需要拘泥于画面是否稳定,快门速度是否足够,噪点大不大,主要是看一种视觉的效果,可以更随意一点。

使用脚架可以得到另外一种动静虚实的效果。

等风吹过,营造慢门的动静效果,虚实之间容易赋予视觉更多的想象空间……

上方这三张是长焦距拍摄的同一场景,但焦点放置的位置不一样。单张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使用平均模式多重曝光又会如何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经验会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相机却可以赋予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平均模式可以混叠加,层次之间的过渡可以让虚实更加的柔和,也呈现出梦幻的效果。焦点移动也成就了全景深的视觉效果…… 有一种延伸感,所以画面变得更加的梦幻。

当然还可以在影棚也可以构建更多的创意,使用变焦镜头实现多个影像的成效果。

多重曝光(平均5次) 1/80秒,F8,ISO500

保留明亮部分叠加(暗部层次会被覆盖),一般不需要增加曝光量。这种模式算是多重里面最常用的手法了。比如给夜景加个月亮,又如拍摄夜景补个灯光效果之类。非常实用,与前面的叠加和平均不同,具有更简洁的混效果。

这是明亮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在黑色背景上成亮色的月亮。两次曝光,初三的弯月很有味道,拍摄时调整好角度一正一反就变成了“月环食”。后期调整一下就变得更加的有趣了。

建筑的明暗关系也可以通过多重曝光来重建,以获得新的视觉关系。下面2张是不同位置的光影效果,彼此也正好可以互补构建视觉关系。

这种情况下,使用叠加模式也有相似的效果,但是叠加会有残余影像的存在,他们是混的关系,而明亮只保留亮部的层次,所以会更加干净。

其实很多多重曝光的效果是相似的,只是细节上有区别,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通过明亮模式重构建筑的样式,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意,天马行空般的呈现不一样视觉感受。或许这也是之前提到的现场创作的奇妙之处,而不是等待电脑后期的创意成。多重可以带来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荷花的拍摄最适利用明亮模式进行成光斑,2次甚是多次构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当然拍摄时需要预留光斑的位置,可以利用明暗光比也可以利用黑卡遮挡在暗位叠加光斑。

注意事项

1、适重复的密林

2、尽量不要有亮部

3、拍摄时轻微错位

4、速度不同效果不同

5、曝光适当减一级

身边随处可见的叶子在明亮模式多次叠加下也可以创作出很独特艺术效果,很有装饰画的意味。当然实现这样的效果后期还是需要对反差和影调做一下调整。但毕竟视觉的差异化总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

黑暗模式,保留暗部部分叠加(亮部层次会被覆盖),需要根据不同效果调整增曝光量。这效果刚好和明亮模式相对。前者是适在黑暗的环境下加个月亮,后者则是适在蓝天上添加树影。这其实算是黑暗模式最简单的表现手法了, 但是也可以给平凡的画面增加一点韵味。

利用亮背景拍摄分身,主体要比背景暗,最适对着天空或者利用白墙进行创作。可以根据环境设计一些动作,玩出各种创意。

X100V 多重曝光(黑暗2次)

X-Pro3 多重曝光(黑暗6次)

当然,利用这种模式我们还可以创作出更有画意的作品。比如树的枝干延伸错落,利用黑暗模式的互相渗透效果可以叠加出类似油画的韵味。

不过拍摄时需要适当增加一点曝光,次数则需要根据曝光效果决定。拍摄中不需要拘泥于是否使用脚架,毕竟拍摄时需要适当位移或者是晃动相机。手持起来其实会更方便。建议是枝干和树叶之间有一定缝隙,错落有致效果才更明显。

X-Pro3 多重曝光(黑暗5次) 1/15秒,F4,IS200

当然也可以像平均模式那样采取动静结的方式拍摄,脚架固定相机,等待风吹动树叶形成叠加效果。

在弱光下使用低速快门,配风水吹动树叶形成错落。与平均的效果不同,黑暗模式强调的线条分明的互相叠加,变化细腻需要慢慢品味才可感受它的味道。

使用建议

1、拍摄疏密有间的树林

2、明暗反差不宜太大

3、次数和曝光量成正比

4、速度不同效果不同

5、角度和方向决定效果

只要背景是属于明亮的,建筑的叠加也可以构建像与不像之间效果,有一种重新定义它的风格。

X-Pro3 多重曝光(黑暗8次)

X100V 多重曝光(黑暗5次)

简单说,掌握了多重的技巧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意视觉效果,减少多后期的依赖。好图,不用修。

Q:最初为何会选择富士无反系统,是哪款相机吸引了您,它具有哪些突出优势?

A:最早是用富士X100,复古造型却充满时尚的味道。轻巧,23mm的定焦很符人文街头的抓拍摄。新出的X100V已经是的体现了。我自己主要在用GFX50R搭配GF50mmF3.5 R LM WR,速度稍慢,但中画幅的画质优势无可替代。大块头,有大智慧。游走街头也没有什么违和感,有一种厚重的仪式感。X100V迟一点就会纳入怀中了。

Q:除了多重曝光功能以外,还有哪些功能是您经常会用到的?富士相机还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A:最常用的显然是胶片模式中的经典模式和黑白ACROS模式。独特的色调和层次反差,几乎无需后期就获得的效果。当然包括富士色调曲线的调整,可以更细腻的控制反差和影调效果。这也是富士一大特色,独具魅力。

另外就是对焦包围,可以获得远近景都是清晰的全景深效果,在?光创作中 可以发挥出的作用。

Q:在使用多重曝光功能进行创作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或者说,有哪些技巧经验可以遵循?

A:目前来说,多重是受时间限制的,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或者要不断地激活,防止进入休眠状态而自动取消了多重功能) 。在叠加模式下一定要注意曝光的调整。富士多重曝光功能在成过程中可以取消,直到获得满意的效果。而取消的原图会被保留下来,那就是意味着可以成多个不同的素材效果。不过需要在后期电脑成。我理解是可以在保留多重效果的同时还有其它的后备。

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