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一个集团军多少人(集团军军长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
军改后一个集团军多少人(集团军军长相当于什么行政级别)
随着2016年军改启动后,改制为五大战区,那么原属于大军区的18个集团军后续也相应地精简了部队,最终在2017年4月形成了现在的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的现状,成功地完成了集团军缩编改革。
具体改编如下:
既然原属于大军区的18个集团军改成了现在属于战区的13个集团军,那么此前18个集团军的一任军长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纵使18个军长都转任新集团军的军长,还多出5个军长,更何况不可能所有原集团军的末任军长都会转任新军长。所以我们就此问题一探究竟:
第1集团军军长王秀斌:转任第80集团军军长
第1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1日由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来的第1军,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第1军解放县级以上城市61座。
存在68年的时间里,第1集团军共诞生了17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6年7月上任的王秀斌少将(现任南部战区司令员【5年时间由少将升上将】),在集团军缩编后改任第80集团军军长。
第12集团军首长孟中康:转任江苏省军区
第12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9日由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而来的第12军,朝鲜战争中曾与15军在上甘岭打退美军多次猛烈进攻,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组建68年的时间里,第12集团军共诞生了17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4年上任的王春宁(现任武警部队司令员),但他在2016年8月就调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此后12军军长的位置一直空着,即使2017年1月调来孟中康负责12集团军的事务,也没有明确他为军长,军改后孟中康转任江苏省军区。
第31集团军军长黎火辉:升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
第31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由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改称而来的第31军,长期驻防福建,是对台作战的主力部队。
成立以来,31集团军共诞生了17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5年上任的黎火辉。在集团军缩编后,黎火辉升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成为副战区级将领。
第41集团军军长黄铭:转任第81集团军军长
第41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而来的41军,北平和平解放后,就是41军入城接管防务,素有“仁义之师”的美誉。
组建以来,41集团军共诞生了19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6年7月上任的黄铭少将。集团军缩编后,他转任第81集团军军长。
第42集团军军长朱晓辉:转任第72集团军军长
第42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改称而来的第42军。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42军作为东北地区一支战斗机动部队,比志愿军公开入朝时间提前三天就秘密开赴朝鲜境内。尤其是黄草岭阻击战,42军成功阻击了美国王牌陆战师。
成立以来,42集团军共诞生了18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5年3月上任的朱晓辉。军改后,朱晓辉少将转任第72集团军军长。
第14集团军军长胡中强:转任第73集团军军长
第14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14日由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改编而来的14军,长期驻守西南边陲的云南。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14军作为西线的主力部队,直接占领了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后续又发动了老山战役,跟越军激战,被誉为“丛林猛虎”。
改编以来,14集团军共诞生了19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6年10月上任的胡中强少将。军改后,胡中强转任第73集团军军长。
第13集团军军长王凯:转任西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13集团军的前身主要是1949年2月由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改编而来的第13军,该部队和14军一样长期驻守云南,主要作战任务为威慑印度、越南,参加过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任务,号称“山中猛虎”,属于一个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一直参与作战任务没有间断过的军级作战单位。
改编以来,14集团军共诞生了15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3年上任的王凯。军改后,王凯转任西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军长谢增刚:转任第83集团军军长
的前身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改编而来的第21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一场战役——金城反击战,直接歼敌五万多人,有力地配了停战谈判。
成立以来,共诞生了20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6年12月上任的谢增刚。军改后,谢增刚担任第83集团军军长。
第47集团军军长林向阳:转任第82集团军军长
第47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改称而来的第47军,曾参加过对越南的两山战役。
组建以来,第47集团军共诞生了18位军长,其中一位军长是2016年7月升任的林向阳。军改后,林向阳少将转任第82集团军军长。
第16集团军军长谭民:转任中部战区副参谋长
第16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19日由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和豫皖苏军区第48师编成立的第16军,有“长白山猛虎”之称。
改编以来,第16集团军共诞生了13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4年9月上任的谭民。军改后谭民少将转任中部战区副参谋长。
第39集团军军长张旭东:升任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第39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而来的第39军,这支部队虽然没有“万岁军”38军的名声大,但是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部队,号称“常胜军”。抗美援朝战争的次战役中,39军在朝鲜云山重创了美国王牌部队——骑第1师,开创了中美军队现代历史上次交锋,要知道美军骑第1师自美国独立战争组建以来,160多年从无败绩,但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39军干趴下了,损失惨重。
组建后,39集团军共诞生了15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4年2月上任的张旭东。军改后,张旭东将军升任中部战区陆军司令员。
第40集团军军长张学锋:转任东部战区陆军副司令
第40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而来的第40军,这支部队以雷厉风行的进攻方式,从东北一直南下打到海南,成为海南岛解放的主力,抗美援朝战争时又一路疾驰北上开赴朝鲜,被誉为“旋风部队”。
组建以来,40集团军共诞生了17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3年就任的张学锋。军改后他转任东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27集团军军长薛爱国:转任中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27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而来的27军。作为上海战役的主力部队和20军率先突入市区,该军上自军长下马夫全部露宿街头,秋毫无犯;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27军全歼美陆军加强团4000人,这是志愿军在朝鲜一次全歼美军建制团;九八洪灾时,27集团军连续奋战3昼夜,搭起一座钢木组结构坝,创下了封堵大江大河干堤决口的奇迹。可以说27集团军是一支战功的光荣部队。
组建以来,27集团军共诞生了13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1年上任的薛爱国。军改后,薛爱国将任中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38集团军军长王印芳:转任第71集团军军长
第38集团军的前身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1纵改称为而来的第38军。在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头号主力,从祖国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过山海关,打到滇缅越边境,打遍了半个中国。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扭转了整个朝鲜战局,被彭总称呼为“万岁军”,为志愿军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
组建以来,“万岁军”38集团军先后诞生了20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6年上任的王印芳少将。军改后王印芳转任第71集团军军长。
第65集团军军长张海青:转任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65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8纵队改称而来的第65军,抗战中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即出自这支部队。
组建以来,第65集团军共诞生了16位军长,一任军长是2014年上任的张海青。军改后,张海青转任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20集团军军长宋鸿晓:转任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20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而来的第20军。解放上海战役时,就有20军部队的官睡在马路上丝毫不侵犯上海市民的利益,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就出自该部队。
组建以来,20集团军共诞生了15任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4年上任的宋鸿晓少将。军改后,宋鸿晓转任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第26集团军军长林火茂:转任第77集团军军长
第26集团军的前身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而来的第26军,以“排炮打不动,一定是八纵”的威名名扬全军。该军本来是作为岛的主力部队,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而作罢。
组建以来,26军共诞生了14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5年上任的林火茂少将。军改后,林火茂转任第77集团军军长。
第54集团军军长石正露:升任北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第54集团军的前身是最悠久的部队,原为孙中山的“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即北伐战争中著名的“叶挺独立团”,1952年10月*决定把第四野战军的45军和44军编一个军入朝作战,因番号互不相让,是周总理拍板决定把两军番号同时取消,44军选一个“4”,45军选一个“5”,组成54军。
54集团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战斗,包括抗美援朝战争、平叛战斗、对印作战、对越作战等,与38集团军和39集团军一起列为我军重装的三个快速反应集团军。
组建以来,54集团军共诞生了13位军长,其中一任军长是2014年上任的石正露。军改后石正露将军晋升为副战区级的北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由此可以看出,陆军原18个集团军的一任军长只有8人转任新改编的集团军军长,其余的军长多转任所属战区的陆军副司令员,真正被晋升为副战区的将领只有3人,非常少,就连被称呼为“万岁军”的38集团军一任军长都未能得到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