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维修教程(手机充电器无输出维修)

1年前 (2024-04-23)

手机充电器维修教程(手机充电器无输出维修)

怎么检修手机充电器

一、电路原理

在早期的手机通用充电器电路设计中,考虑到锂电池和镍氢电池不同的充电特性(锂电池的充电电压为4.2V-4.4V,镍氢电池的充电电压为4.3V-4.5V,镍氢电池充电前应先放电,防止记忆效应),所以充电器电路比较复杂,一般由开关电源、基准电压、充电控制、放电控制和充电指示电路组成, 而近几年的参考电压,由于大部分手机使用锂电池,再考虑到制造成本,通用手机充电器的电路非常简单,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图1显示了诺基亚手机通用充电器的真实电路。AC220V电压经D3半波整流,C1滤波,得到约300V电压。一条路径通过开关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L1施加到开关管Q2的C极,另一条路径通过启动电阻R3施加到Q2的b极。Q2进入微导通状态,L1产生正上负下的感应电动势,L2产生负上负下的感应电动势。L2的感应电动势通过R8和C2正反馈到Q2 b极,Q2很快进入饱和状态。在Q2饱和期间,由于L1的电流近似线性增加,在L2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通过R8、R6和Q2的b-e结给C2充电。随着C2的充电,Q2 B极的电压逐渐降低。当下降到一定值时,Q2退出饱和状态,流经L1的电流减小,L1和L2的感应电动势极性反转。在R8和C2的正反馈下,Q2很快从饱和状态退回到关闭状态。此时300V的电压通过R3、R8、L2、R16给C2反向充电,C2右端电位逐渐升高。当上升到一定值时,Q2在R3的作用下再次导通,重复上述过程,形成自激振荡。当Q2导通时,L3中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为上负下正,D7截止。在Q2关断期间,L3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为上正下负,D7导通,向外部供电。在图1中,VD1、Q1和其他元件构成了调节电压。如果输出电压过高,L2绕组的感应电压也会增大,D1整流和C4滤波得到的电压也会增大。由于VD1始终保持两端5.6V的恒定电压,Q1 b极电压升高,Q1开通过程加深,即Q2 b极电流分流效应增强,Q2提前关断,输出电压下降。如果输出电压下降,稳压控制过程与上述相反。此外,R6、R4和Q1构成过流保护电路。如果流过Q2的电流过大,R6上的电压降就会增加,Q1导通,Q2关断,以防止Q2被过电流损坏。

二、常见故障排除

在这种充电器中,初级电路故障率较高,常见的故障现象有:次级无输出和R1烧损。从实际维修情况看,R1烧损和开路往往是由Q2击穿引起的,并伴有R6开路损坏。Q2击穿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充电器散热空间小,不透气,充电器工作时间长,Q2温度过高,发生热击穿。所以建议在充电器外壳上开几个孔,方便散热,用E13003(400V/1.5A/40W)代替Q2,增强电路的可靠性。此外,L1绕组的局部短路(正常情况下,L1绕组的DC电阻为5.5~ 6)和R7的开路也会造成Q2损坏。如果Q2被替换,虽然二次输出正常,但Q2被严重加热。此时,可以适当增大或减小R8的电阻值,以调节反馈量,使Q2正常工作。如果R1、Q2、R6等元件正常,但二次输出不可用,常见原因是R3开路。正常运行时,C4两端的电压约为6.2V,Q1和Q2的测量值如表1所示。

引脚电压(v)电路内电阻(k)红色探针电路内电阻(k) bla

分析:此类故障多为晶体管vt3(8550)损坏所致,更换正常的灯管即可排除。如果晶体管vt3正常,则使用该表测量电容器c3两端的电压(100f/16v),该电压通常约为8.5v DC。如果电压正常,检查电阻r7或集成块ic1。集成块ic1各引脚的正常参数见附表。如果电压较低,再次测量开关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电压,通常在5.5v AC左右。如果电压正常,则电容器c3或整流二极管vd3损坏;如果电压低,检查开关变压器t1及其前面的部件。

手机充电头坏了怎么修?

解决方案:

1.首先,用螺栓轻轻撬开充电器;

2.用斜口钳切断原插头;

3.然后,剥去切割处的线头,与准备好的电源线连接;

4.连接后,用电烙铁将接头焊牢;

5.焊接后用绝缘带包裹接头;

6.将电源线从原装充电器的插头上引出;

7.用胶带包裹引出端,使其更加安全和牢固。

如果充电头坏了,直接买个新的就行了。如果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手机的充电接口问题。直接送修。建议先排除系统软件,再重启恢复系统。如果还是这个问题,建议去维修点检查一下是不是硬件问题。如果偶尔出现这种问题,请参考方法:

1.双清数据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2.恢复外观设置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3.刷机应该能彻底解决问题。

4.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建议送修。

充电头怎么了?买一个太可怕了。一般其他人都不修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