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台球最牛的瞄准方法(打台球最牛的瞄准方法站位)
打台球最牛的瞄准方法(打台球最牛的瞄准方法站位)
台球怎样瞄点
打台球的时候,完全打直球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侧身击球。
台球都是一样大的,撞击的时候只有球中间直径的地方相互接触碰撞,所以接触的地方只有一个小点。
球的球门点:连接袋口中点与目标球中心并延伸球最外圆的点,即主球(白球)在此点与目标球碰撞后能准确进入袋内。
主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一般击球时,白球沿球杆的击球方向走出一条直线。如果是直球,白球的前端会与目标球接触,目标球也会沿着这条直线进入袋中。但侧身击球时,接触目标球的不是白球的前端,而是白球中心直径一侧的一个点。
瞄准点:球门点比球门线延长线多半个球的点。(美式台球的直径约为57.2mm,也就是说在球门点多了23.6mm)。这个额外的距离就是所谓的“尾巴”
侧身击球时,瞄准此点将主球击成直球。此时主球侧面某点与得分点接触,目标球入袋。
再多看一些视频。都可以在QQ乒乓球上练。
瞄准是台球运动中两个最基本的基本功之一,几乎每一杆都需要瞄准。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地将目标球送入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需要确定瞄准点,也就是母球要往哪个方向打,才能把目标球打到袋里,然后就需要用球杆准确地打出母球。如果瞄准点估计错误,那么无论出手多么,都不可能将目标球击入袋中。所以确定正确的瞄准点真的是台球运动中最重要的。
提高瞄准能力的方法不同于台球中的很多其他能力。其他很多台球技巧,比如力量控制,主要还是靠多练习,形成感觉。当然瞄准也是需要练习的,但是也要看正确的瞄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物理和数学的原理,是有迹可循的。如果不清楚这些原理,只是单纯的依靠多练习来形成感受,会事倍功半。而且球感也容易产生时差和波动状态。相反,知道原理,会实践,进步会更快,状态的波动会更少。对于职业选手来说,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在打球的时候可能并不需要根据这些原理来确定瞄准点,所以很多职业台球教程都不怎么讲瞄准方法。
瞄准是台球基本功中最重要的部分。台球的精确度很高,稍有偏差就很难把目标球击入球门袋。
台球桌上有六个袋子。一杆多得分球并不容易,没有一定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要想练好瞄准基本功,首先要了解把球击入袋中的科学原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基本原理。
1.击球入袋的基本原理
(1)球路径的选择
台球的瞄准方法是根据力的线性传递原理,通过主球击中目标球。目标球被击中后,会沿直线进入袋中。因为桌子上有六个球袋,分别固定在四个角和边栏中间,球可以在桌子上到处滚,如果想把其中一个球打到球袋里,必须在球组中观察选择,哪个球的路径和角度最适,容易进袋(图2-25)。袋口附近有一个靶球。要想把这个球收入囊中,首先要看路径是否适。
这种球路无法使球入袋,因为角度不适,无法选择。
(2)目标球上的击球点
因为目标球没有外力是无法滚动的,必须要被主球击中。根据力的线性传递原理,要将某个目标球击入袋中,不能随便击中目标球上的任何一点。你必须根据目标球的入袋路线来确定主球应该击中目标球的击球点位置,从而完成击球入袋。
如图2-27所示,袋子朝向目标球的中心通过目标球中心的延长线,此线与目标球的外圆相交于点M,该点为目标球上的击球点。
(3)瞄准点
球上的击球点确定后,就要确定瞄准点的位置(图2-28)。从目标球上的击球点M量出一个等于球半径的长度,然后沿着这条直线返回。最远点T就是瞄准点。以T点为中心画一条圆形虚线,表示主球必须来击打目标球的位置。只有当主球和目标球的外圆能在M点相交并与目标球碰撞时,主球上的力才能通过M点传递到目标球上,使其沿着目标球的球路进入袋中。
2.应用示例
如图2-29所示,在到袋口中心的直线向左或向右90度的范围内,虽然主球处于各种角度,但瞄准点T不能改变,此时可以将目标球击入袋中。
如图,目标球在角袋前方,主球在A、B、C、D、E五个不同的角度,从A点到E点,需要瞄准杆在T点打主球,使主球在M点与目标球碰撞,将目标球打到袋内。这个例子表明,目标球的球道、击球点M和瞄准点T都在直对袋口中心的球道上。无论主球角度如何变化,瞄准点T都不能差一点。否则,击球点错误,球路会相应改变,目标球不会入袋。全部展开
学习初期可以做哑球练习~也就是球卡点的中心线就是目标球行进路线。
中期需要计算目标球和袋子的距离,计算惯性~
简单来说,如果球不是直的,那么如果是长桌的话,就要打薄一点(没有淤血)。
台球怎么瞄准?
台球技巧
1.身体
体姿势: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两脚分开略与肩同宽,(以右手持杆者为例)右脚蹬直,左脚弯曲,身体很自然地贴向台面,这时你要感到两脚和身体是很稳定的,没有过分前倾或是后坐的情况,身体也没有不舒适感,特别强调两脚站稳以及身体舒适。你可以做以下实验:身体离开台面,不要拿杆,双手背在身后或者自然下垂,然后试着把身体压低,这时如果你没站稳的话很容易感觉到。
2.手架
手架在击打过程中也是很关键的,其作用是作为身体的第三个支点,为出杆提供一个稳固的通道以及调节母球击打点位。总之手架是否稳固是进球的一个前提。首先,张开手掌按与台面,手掌拢起,四指抓紧台面,拇指紧贴食指形成一个稳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击打过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离开台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时候松散。
3.握杆
很多人打球喜欢把球杆握得很紧,甚时间一长手上还会打出茧子,而且这样也打不力量来,其实用手指轻轻握住球杆就行了。其实打台球就象钉钉子一样,如果你把榔头握得很紧,那么手腕也会随之而僵硬,试想你会这样去钉钉子吗。
4.试杆
在身体趴到台面以后,接下来要的事就是试杆,你应该保持握杆的小臂是放松且自然垂直的,换句话说你握杆的手指、手臂、肘关节、肩关节都应该很放松,这样才能发出力来,如果很僵硬势必影响到你的发力和击球准确性。然后把球杆尽量放平,这时你握杆的“拳头”、下巴、手架和目标球应该是成直线的,然后,用你的小臂轻柔地带动球杆做水平的抽动,使杆头贴近母球的击点,这样反复试3、4次使之感觉平顺,注意节奏要掌握好,不益过快。
5.瞄准
很多人在得到一个机会后就急于趴到球台上准备击打,实际上这个时候你不妨走到台边弯下腰看清楚正确的瞄准点,由于视角的关系,有些角度的球当你趴到台面后看到的角度并不是正确的,特别是一些看似直线的球。在你正确找倒了目标球的瞄准点后,很多人的视线就开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该注视哪里,其实在试杆的时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击点、目标球的撞击点和袋口之间来回,没有硬性规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杆的时候目光是应该盯准目标球而并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杆后马上就抬头去看袋口,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击球动作还没完成就提前起身抬头,造成了击球失误。
6.出杆
手臂带动球杆水平地向后拉去寻找发力点,拉多少根据你所需发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杆要平,如果需要大力,这时可以松开后三指,否则手腕会感觉别扭,找倒了发力点后,有一个很短暂的停留,这时你要在精和身体两方面做好准备,然后信心百倍的出杆,不要有任何犹豫,注意出杆不要太猛,要逐渐加力,当杆头到达母球的时候加到,这时你会体会到一种刺穿母球的感觉,这时不要立刻把杆抽回来要把力发彻底,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完成,如果猛然发力,那么你只能听到球碰球的声音,而没有那种穿透感.不少人认为到这里就算完成了一次击打,其实出杆后身体的保持很重要,整个击打过程中除了眼睛和手臂,其他的部位都必须保持静止,直到目标球落袋或者母球已经趋于静止,在此之前不要提前抬头,起身,也不要随着出杆身体顺势向前,另外手架也要保持不能变形.
总之以上这些内容是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去体会和调整的,通过练习使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