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旅游业差额征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1年前 (2024-04-23)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旅游业差额征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X/(1.17%) * 17%,在此公式中,X为含税价格,用含税价格除以(1.17%)计算出无税价格,再乘以17%的税率,计算出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的增值税为销项税额。销项税计算公式:销项税=销售额税率。

第六条销售额是指纳税人为应税销售活动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销项税额。销售额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民币计算。

扩展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并计价方式的,销售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第十五条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算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当日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换算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来源:搜狗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计算公式:有税销售额/(1税率)=无税销售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

含税价格与无税价格之间的换算

无税价格=含税价格/(1征收率)=X/(1 17%)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价格*税率=X/(1 17%)*17%

根据外购固定资产的不同扣税方式,增值税可分为:

生产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生产资料中属于非固定资产的部分,不允许扣除包含在固定资产价值中的税款。这类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致相当于GDP,所以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增值税类型

A类收入增值税是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折旧的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这类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致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被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在征收增值税时,一次性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全部税款。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被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这类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只等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所以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从2009年1月1日起在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值税含税与不含税的换算。

无税价格=含税价格/(1征收率)=X/(1 17%)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价格*税率=X/(1 17%)*17%

不知道是不是不懂增值税的计算。基本上,它是以下概念:

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7%)

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 (1.17%)

=销售销售额*17%

销售销项税(或进项税)

3.销项税(或进项税)=含税销售收入/(1.17%) *17%=销售额*17%对于一般纳税人,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价格 17%=含税销售价格 (1 17% ) 17%

进项税=不含税进价 17%=含税进价 (1 17% ) 17%

这是含税和不含税价格的换算问题。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成分计税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值=成本 (1成本利润率) (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的进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计(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和非应税项目营业额计/当月销售额和营业额计)

2.进口货

应纳税额=成分应纳税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值=关税价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近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2019年第39号公告,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按照现行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抵扣应纳税额,也就是增加了抵扣政策。但是你知道这十个细节吗?让我们一起学习。

,关注政策执行期。

是从2019年4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

第二,注意确认条件。

生产、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是指

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简称四大服务)

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的纳税人。

第三,要区分不同的成立时间。

2019年3月31日前成立的纳税人2018年4月2019年3月的销售额(经营期不足12

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

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

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

不能作为计提的基数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

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六要区分三种情况抵减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七要记住一个例外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

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

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

八是单独核算加计抵减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

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九是需填表声明

在年度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

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同时兼营四项服务的

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

十是有始有终

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

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

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扩展资料:

一、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1、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二、税制改革

中国自1979年开始试行增值税,于1984年、1993年和2012年进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现行的增值税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基础的。

次改革,属于增值税的过渡性阶段。此时的增值税是在产品税的基础上进行的,征税范围较窄,税率档次较多,计算方式复杂,残留产品税的痕迹,属变性增值税。

第二次改革,属增值税的规范阶段。参照上通常的做法,结了大陆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征税范围,减并了税率,又规范了计算方法,开始进入通行的规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现代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扩大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扩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财政收入。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

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中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增值税一、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扩展资料:

增值税分为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两种类型。

一、直接计算法

1.加法,是把企业在计算期内实现的各项增值项目一一相加,求出全部增值额,然后再依率计算增值税。增值项目包括工资、奖金、利润、利息、租金以及其他增值项目。这种加法只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很小,甚不可能。

这是因为:(1)由于企业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同,致使确定增值项目与非增值项目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争执,难于执行。

(2)增值额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准确计算。如企业支付的各种罚款、没收的财物或接收的捐赠等是否属于增值额有时难以确定。

2.减法,是以企业在计算期内实现的应税货物或劳务的全部销售额减去规定的外购项目金额以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然后再依率计算增值税,这种方法又叫扣额法。

当采取购进扣额法时,该计算方法同扣税法没有什么区别,但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只有在采用一档税率的情况下,这种计算方法才具有实际意义,如要实行多档税率的增值税制度,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计税。

二、间接计算法

所谓间接计算法是指不直接根据增值额计算增值税,而是首先计算出应税货物的整体税负,然后从整体税负中扣除法定的外购项目已纳税款。

由于这种方法是以外购项目的实际已纳税额为依据,所以又叫购进扣税法或发票扣税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计算准确,既适用于单一税率,又适用于多挡税率,因此,是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广泛采用的计税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值税计税方法原发布者:萧萧轩辕的天下

1、增值税增值税=不含税价*17%=含税价/(1+17%)*17%不含税价=含税价/(1+17%)如果一张增值税发票,价税计100元,则货价为100/1.17=85.47,增值税为100/1.17*0.17=14.53元。对于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不含税销价×17%=含税销售价÷(1+17%)×17%进项税额=不含税进价×17%=含税进价÷(1+17%)×17%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消费税:因为消费税是价内税税包含在价格里。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4、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一、交通运输业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3%二、建筑业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3%三、金融保险业5%四、邮电通信业3%五、文化体育业3%六、娱乐业歌厅、舞厅、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5%-20%七、服务业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及其他服务业5%八、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