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作品(工业设计产品)
工业设计作品(工业设计产品)
工业设计流派及其代表作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 i)是指资本主义初期首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复的装饰和贵金属镶嵌逐渐引起人们的厌恶。在探索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为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掀起了欧洲学习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意识到古典艺术的品质远超巴洛克和洛可可,这促成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产生和流行,新古典主义追求古典风格、简洁、优雅和中庸,以及“高贵的简单和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造型的简洁、独立和完整,追求细节的简约,追求形式的结构逻辑,减少纯粹的装饰性构件,表现了人们对理性的向往。虽然新古典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有一些共同点,但也有一些差异。总的来说,法国以罗马风格为主,英国和德国则更多的是希腊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当时的产品中也有所体现,其特点是放弃洛可可式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使用古典建筑构件进行构件和细节装饰。英国新古典主义家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师,他们擅长设计简单实用的形式,他们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先行者。
在19世纪,一个更直接和严重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兼收并蓄,是指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者自由组各种风格而不拘泥于某一种风格,所以也叫“戏仿”。随着生产的商业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风格来满足和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意境并存,成为奇观。同时,在19世纪,交通十分便利,考古学大大发展,摄影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使拼凑和模仿各种风格成为可能。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说它是一项运动,是因为它的广泛影响和意义。18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过去手工制作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机械化特征。一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然照搬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风格,这使得难以应对复杂形式的机器产品看起来比长期精心制作的产品粗糙和低劣。有些产品是根据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的,其简洁明了的风格让很多消费者很难接受只有图案复杂的传统款式才代表精致。因此,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在新旧交替时期面临困境。以英国诗人兼文学评论家罗斯金、画家兼工艺美术设计师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批判宣传理论,积极投身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于当时粗糙简陋的机械化产品,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的手工产品标准的手工技艺和精致的设计。为此,莫里斯建立了自己的染织车间,亲自设计并手工制作各种面料、壁纸、地毯和家具。设计在否定当时机械化风格缺乏曲线变化的前提下,运用了天然物(如花草)的形态,并加以变形,使装饰图案呈现出多变的曲线,充满活力和运动感。它们与巴洛克和洛可可的曲线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参见巴洛克和洛可可),这两种风格曾经风靡欧洲,装饰感极强。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设计圈。罗斯金和莫里斯的言行使他们陷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他们从审美的角度反对工业时代日用品的机械生产和造型风格,但他们呼吁人们将日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并亲自实践。因此,它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特别关注产品(无论是手工产品还是机器产品)的设计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指出正确的设计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工业产品设计这一事物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
它是法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法国设计师兼艺术品经销商萨穆尔宾(Samur Bing)于1895年在巴黎成立了一家设计事务所“新艺术”(New Art House),与一些同行作改变产品设计的现状。他们欣赏艺术和技术紧密结的设计,精工制作的工艺,设计和制作的产品既美观又实用。他们综设计建筑、家具、室内装饰、日用品、服装、书籍装帧、插画、海报,努力创造新的时代风格。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他们用植物、花卉、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材料,但并不完全写实。它们多以象征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图案,表现出错综复杂的曲线、动感的节奏、精致优雅的审美趣味。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法国设计师的精美作品举世瞩目,在欧美引起广泛反响,使“新艺术”的名号不胫而走,于是将其运动名为“新艺术运动”。因此,法国自然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作品有: Gemade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卡姆设计的海报;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展出的盖德设计作品《新艺术室》;盖勒的拼花家具;Chaplett设计的华丽瓷器等。一些平面设计师为商业做广告设计,迈出了视觉传达领域探索的步。法国设计师不仅通过报纸杂志宣传自己的理念,还直接向社会推销自己的新艺术风格的产品,成立设计专门学校,推广设计教育,如盖勒创办的南希工业艺术联学校。南希是巴黎以外另一个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两地的设计形式各有特色,相互影响。在法国新艺术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成就的设计团体,如新艺术、现代艺术、六人小组等,其中六人小组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使得法国新艺术运动多姿多彩。1925年左右,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逐渐装饰起来。
艺术运动取代。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形式与形式相结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而又独具特色。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有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人。其中克里姆特和霍夫曼最负盛名。瓦格纳则是霍夫曼等人的老师,其设计思想与建筑风格在19世纪80年代已表现出与装饰主义的分流,故被称为分离派运动之父。1895年他在《现代建筑》一书中阐述了新时代建筑应具备的形式。他设计的卡尔斯帕拉兹车站,具有简洁的方形造型和新艺主术运动风格的装饰细节,是分离派的早期佳作。画家克里姆特是分离派组织的任主席,被誉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崖壁画,其形式与室内设计高度和谐。他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以金属般绚丽辉煌的色彩和一维平面效果,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式语言,表现出强烈的华丽风格与工艺化的精美,呈现强烈的装饰性。其代表作有绘画《吻》、壁画《哲学》、《法学》、《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等。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支持下,在魏恩市组织了维也纳工作同盟。他和莫塞担任艺术指导,从事家具、室内金属器皿的设计,并由同盟的作坊进行生产。其产品造型呈几何形态,很少装饰,力求艺术与技术结,体现产品的实用性。霍夫曼在设计中表现出与普遍的曲线风格不同的直线风格,更加接近现代设计。他的由纵横直线构成的洗练的方格网装饰特征,成为象征分离派设计风格的鲜明符号。1904-1910年,他承担了布鲁塞尔郊区斯托克列宫的建筑设计。其方形的造型单纯、严谨,室内空间宽敞、墙面平直,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室内陈设、餐厅的大型壁画则由克里姆特设计制作。壁画中图案化的人物形象和装饰花纹,是用玻璃、马赛克、珐琅、金属、廉价宝石镶嵌而成,华美异常,使斯托克列宫成为集分离派之大成的佳作。其他人的创作也成就颇丰,各具特色。奥布里奇设计的维也纳分离派,把单纯明确的几何造型与典型新艺术风格的枝蔓缠绕的花草装饰结得浑然一体,是分离派代表作之一。莫塞的平面设计成就,其美学观点比其他人更加前卫与理性化。其书籍装帧、插图、印染、邮票等方面的设计,多以黑白色为主,明快、大方,更接近现代主义风格。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独树一帜,在设计中加进了新艺术运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特别注重产品的功能,体现出欧洲设计从摆脱传统到走向现代的过渡风格,影响深远。
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德国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领导人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方面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地位。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的成就。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了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次具有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次世界大战使其活动中断。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
风格派(De Stiji)
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派本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见风格派),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设计界的风格派被看做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因风格派创始人、画家蒙德里安曾以“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为题发表论文,以新造型主义来形容其创作风格,故人们又把风格派称为新造型主义。其设计的代表作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
对于设计界来说,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其设计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建筑师奥德等人。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渗透世界,以创造新的世界秩序。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材料、新技术,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方面构成,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并设计了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的思想和结构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
由俄国艺术家维奇和塔特林等人在前苏联十月革后提出的一种艺术理论。在1920年发表的《构成主义原理》中指出,空间只能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地塑造,而不是用体积由外向内塑造;造型应注重立体结构;具有形体的材料作为表现因素,每一根线条都应表现事物的内在力量;同时应把时间作为一个要素引入造型之中。塔特林在第三纪念塔模型(1919)中,突出表现了对空间结构的塑造,他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使造型艺术走向了设计的范畴。在标准型多功能家具的设计、折叠型家具等的设计中,都曾应用了构成主义的手法,体现了形态上的简化和经济节约的特点。在广告和图形设计领域,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主义相呼应,体现了几何形体及空间转换的构思效果,在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①魏马时期(1919一1924),②德骚时期(1925-1933),其名称根据学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1919-1927年任职)是其创立者和任校长。第二任校长是迈耶(1927-1930年任职)。第三任校长是凡德洛(1931一1933年任职)。他们都是当时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对包豪斯的贡献极大。20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方兴未艾。格罗佩乌斯敏锐地意识到:应该建立新型的、专门的设计学院,以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他一再向政府提出创办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专门学校的建议,1919年魏马政府表示同意,在并魏马美术学院和魏马工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包豪斯学院。其德文全称为“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一而创造了“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括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了《包豪斯宣言》,确定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①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②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与设计风格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完善。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其早期的教学体制可称为“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每一门课都由这两种教师共同担负,学校还设立了木工、陶瓷、编织和印刷工作室,供学生实习,使其兼具艺术和技术能力。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1923年8-9月间,包豪斯举办了名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大型展览会。师生的作品吸引了欧洲著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从而进行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宣传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当时,格罗佩乌斯作了题为“论综艺术”的演讲并发送其著作《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其后,他在教学上又作了较大改革,把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必修课,使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理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由于右翼政治势力的迫害,1925年3月,包豪斯迁德骚市,开始其发展的第二阶段。1926年,其校名又加上“设计学院”的附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性质。教学不再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师傅共同进行,而是聘请技术熟练的工匠协助教授工作。德骚包豪斯的教授以本院毕业生为主,如拜耶等人。1925年,该校刊物《包豪斯》出版。1927年,成立建筑系,瑞士著名建筑师迈耶任系主任。这是包豪斯的鼎盛时期。1928年2月,格罗佩乌斯辞职并迈耶担任校长。他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加强了建筑系的课程,成立了音乐系,增设了摄影专业,并增加了社会学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与社会联系。其进步的政治立场引起当局不满,1930年他被迫辞职。在格罗佩乌斯的下,德国著名建筑师凡德洛出任第三任校长。他继续推行改革,完善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并努力使学院实现非政治化。1932年,在纳粹冲人学校大肆破坏后,学校被迫关闭并迁柏林,以“包豪斯·独立教育与研究学院”名,在一座废弃的电话公司里继续教学。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4月,由当时的文化部下令关闭包豪斯并由纳粹军警强行占领学校,8月10日,凡德洛宣布包豪斯解散。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30年代席卷欧美。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他明确指出:“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他认为必须贯彻功能、形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安排与调度、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有些人在世界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水平,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了时代的考验。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融入美国设计体系,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依托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美国为中心继续开展,形成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二战后直到7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兴起,但现代主义的许多设计原则仍然适用,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传统精华的一部分。开始产生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代表原始人在骨片,石板,陶器等上留下的各种形象。
西方的素描艺术逐渐发展兴盛,代表时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有波提切利和乔托。
16世纪文艺复兴是素描发展的全盛时期。诞生了赫赫有名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17-18世纪,是欧洲绘画的多元时期,艺术发展丰富多彩。代表有伟大的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和现实主义绘画伦伯朗。19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三次艺术运动。同期的米勒,门采尔,杜米埃等杰出的绘画创作了众多极富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19世纪中叶之后还出现了马奈,凡高,罗丹等。20世纪的现实艺术运动,现实艺术全面发展,异彩纷呈,代表有野兽派的马蒂斯,还有毕加索的立体素描,造型怪异,富有动感和极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了包豪斯艺术,代表的是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建筑学校。
大概的写了, 打了好久的哦, 望采纳~~~~毕业四年了,记不清,
但何人可版的《工业设计史》里面介绍的很详细
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阿莱西(Alessi)意大利著名设计品牌,阿莱西(Alessi),旗下网络着一大批设计。主要是生产家用产品,很多经典设计都进入了设计教科书。:
自鸣水壶、意大利面条盒子、玛丽开瓶器
菲利普·斯塔克: 除榨汁机,“三足椅”1990年Giob压模塑料椅,1994年的Lord Yo椅和1996年的“旅行小姐折叠椅”等,为Flos公司设计的Ara台灯,1990-1991年为Alessi公司设计的Chinois滤锅和Hot Bertaa 咖啡壶
深泽直人:MUJI(无印良品)的一款CD播放机(象是一个排气扇)、钟和温度湿度计、像香蕉皮一样的果汁盒、
原研哉:火柴、抽纸卷(环保概念)
贝伦斯:电扇,水壶
柯布西耶:钢管椅
苹果公司:苹果系列电脑、音乐播放器
潘顿:潘顿椅
喜多俊之:。“WINK椅”、“KICK桌”(获选为德国汉堡美术工艺博物馆收藏品。“Multi Lingual(多种语汇)椅”分别获选为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品。“28英寸液晶电视机”和“WINK椅”获选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品。)
卢吉克拉尼"设计怪杰":世界上辆单体构造的跑车BMW700(1959)、
雅各布森:蛋椅、蚁椅、
乔治?尼尔森:Ball Clock、coconut(椰子椅)
詹姆斯·戴森: 发明家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经典的工业设计产品:
阿莱西(alessi)意大利著名设计品牌,阿莱西(alessi),旗下网络着一大批设计。主要是生产家用产品,很多经典设计都进入了设计教科书。:
自鸣水壶、意大利面条盒子、玛丽开瓶器
菲利普·斯塔克: 除榨汁机,“三足椅”1990年giob压模塑料椅,1994年的lord yo椅和1996年的“旅行小姐折叠椅”等,为flos公司设计的ara台灯,1990-1991年为alessi公司设计的chinois滤锅和hot bertaa 咖啡壶
深泽直人:muji(无印良品)的一款cd播放机(象是一个排气扇)、钟和温度湿度计、像香蕉皮一样的果汁盒、
原研哉:火柴、抽纸卷(环保概念)
贝伦斯:电扇,水壶
柯布西耶:钢管椅
苹果公司:苹果系列电脑、音乐播放器
潘顿:潘顿椅
喜多俊之:。“wink椅”、“kick桌”(获选为德国汉堡美术工艺博物馆收藏品。“multi lingual(多种语汇)椅”分别获选为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品。“28英寸液晶电视机”和“wink椅”获选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品。)
卢吉克拉尼"设计怪杰":世界上辆单体构造的跑车bmw700(1959)、
雅各布森:蛋椅、蚁椅、
乔治?尼尔森:ball clock、coconut(椰子椅)
詹姆斯·戴森: 发明家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
再给你详细提供偶喜欢的一位设计:
作为东方设计师,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深泽直人设计了大量各领域的产品。他努力使人们像直觉一样自然地使他的设计。“你不需要用一个说
明书去告诉人们怎么使用,它必须很直觉的,让人们自然地去使用。”
jasper morrison这样评价naoto fukasawa,“他擅长将幽默、概念和功能融到一起,非常自然,人们可以很快接受,无
需任何说明。他在直觉层面传达物体的意义,我们无意中接受他的信息,伴随这一种交织混的感觉:明白设计里面的聪明
得到的快乐以及操作一件新东西的惬意。”
naoto fukasawa无疑是少数几个设计师之一,既能创造实现功能的漂亮产品,同时还是一个新概念主义者,关心物体的抽象
质量和创造新的设计,革新技术和改变行为。
“naoto fukasawa有着能将复杂变成简单,丑陋变成漂亮,陈旧变成崭新的魔力,他可以亲吻一只青蛙而让她变成公主。”konstantin grcic这样评价naoto fukasawa。(深泽直人更多了解)
给你几个不错工业设计网站:设计在线、视觉中国、billwang、爱稀奇、创意酷~
希望能给你带来用处,呵呵,会给分吧,哈哈,加油~www.red-dot.de
www.ifdesign.de
看在线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