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入门知识(佳能入门单反)
单反入门知识(佳能入门单反)
单反入门小常识
首先,镜头可以换。有擅长拍风景的广角镜头,也有擅长拍人像的标准镜头。如果你喜欢拍摄体育比赛或表演,长焦镜头可以帮助你。如果喜欢拍摄花卉、昆虫等特写作品,也可以选择微距镜头。这样不仅大大拓展了数码单反的应用范围,而且各种镜头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保证的光学质量,这是一般不会换镜头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其次,数码单反相机都采用大尺寸感光元件(CCD或CMOS),单个像素的面积是普通卡片DC的数倍,因此拍摄的图像更加细腻流畅,噪点更少,动态范围更宽。尤其是弱光和高感光度拍摄时,两者有天壤之别。第三,数码单反相机对焦速度更快,快门滞后更小。不像消费级卡片相机,按下快门后,拍摄的图像就不再是你想要的了。第四,数码单反相机的景深控制能力更强,容易拍出背景模糊的照片,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第五,数码单反相机的后期处理能力更强。所有数码单反都支持RAW格式(原始数据格式)。相比卡片相机使用的JPG画幅,后期处理的范围更广,后期可以进行曝光、白平衡、饱和度、对比度、色相的微调,程度保证最终成像质量。就说,不要像卡片机一样拍单反,单反需要时间。数码单反相机初学者的18点注意事项而不是走到哪点两下。
1.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四个角都是黑的。
主要是因为闪光灯覆盖范围和广角镜头的视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灯覆盖范围只能搭配35mm的小广角镜头,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使画面周边黑化无光。有两种方法可以预防。一种是在灯光上加一个扩散器,让闪光灯变成散射光,扩大覆盖范围。二是用白纱罩在灯座上分散光线,使整个画面均匀受光。
2.这张照片模糊不清。
排除相机无故障和手震后,需要检查镜头是否有灰尘或沾有污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用嘴吹,也不要用毛巾擦。用气球吹掉镜头上的灰尘,然后用镜头刷刷掉杂物,用镜头纸擦拭,使镜头光亮如新。如果仍有汗渍、指纹、油渍,请送到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洗液仔细去除。
3.主要人物模糊,背景清晰。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不在被摄体上,或者被摄体对焦后,移动了构图中的位置,没有重新对焦,使被摄体不在景深范围内;第二,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通过按快门“锁定”焦点,然后重新构图,使焦点漂移到构图的其他地方。
4.影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对于多排集体照,要保证每个人的图像都清晰,有三点要做:,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影,选择第二排的焦点;七排人影,选第三排人对焦。第二,光圈不要设置的太大,F4-8一般保证足够的景深就可以了。第三,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60秒,以免有人转动头部造成图像模糊。
5.这部电影没有曝光。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旁轴取景器相机拍摄时忘记取下镜头盖,取景器内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不灵敏。第二,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没有装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的滑动,当卷片手柄移动时,虽然快门打开,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仍在暗盒中。尽管计数器显示36部电影h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遮光罩和镜头的焦距不匹配。焦距为28mm的广角镜头使用50mm标准遮光罩,会阻挡光线进入镜头。云台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第二,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镜头上已经有了uv镜头。如果再戴偏光片,由于偏光片是由两片玻璃组成,边框很厚,再加上uv镜头的边框,必然会阻挡光线进入镜头,使照片四角发黑。如果用广角镜头拍摄时需要偏振镜,必须先拆下uv镜头,再安装偏振镜,使画面受光均匀。
7.色调是死白或暗,缺乏阴影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只有曝光准确,才能得到明亮的色调和丰富的层次。死白照片曝光过度;暗照片曝光不足。内置测光系统按照18%的中灰反射率设计,可以让大部分场景曝光,色彩还原。但遇到一些特殊光线或场景时,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校正。拍摄雪景时如果不增加1.5-2的曝光度,白雪会变成灰白色;拍煤的话,如果不降低1.5-2的曝光度,黑煤会变成深灰色。因为再先进的相机,也没有思考功能,只会以18%反射率的中灰色调对待所有场景。
8.用电子闪光灯拍的照片还是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置太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经失去了控光功能,主要靠光圈大小来控制曝光。如果没有自动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第二,闪光灯功率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充放电十多次,才能激活灯里的电容,才能正式使用。老款手电筒充电信号灯,点火后只有70%的电量,点火10秒后就能充满电能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带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一半都是黑色的阴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窗帘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造成的。用单反相机拍照时,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每个相机的速度不一样)。
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面部较暗。
,逆光拍摄用的是平均测光,但人物脸部没有补光;二、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沙滩),使用内部测光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中,人物曝光不足。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
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11、团体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单反相机入门的常识是什么初学数码单反相机的18个注意事项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团体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团体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入门常识就是对光圈。快门、ISO、白平衡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认真看说明书就可以学到真能,如同一本书。
1、单反的结构;2、快门速度与光圈的关系;3、技术上的曝光准确。其他慢慢掌握,依序渐进,逐步提高。我想买个单反相机,但是我跟不就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我应该算是个初级入门菜鸟级的吧,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看百度文库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