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望闻问切提出者)

1年前 (2024-04-22)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的(望闻问切提出者)

一堂温馨的课是学生快速飞翔的有力保障,一个优秀的班级群体直接影响学生智力和性格的形成。从当班主任的天起,我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级群,但我还在探索进步的路上。所以,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和学习方法。

什么是阶级?班级是由一名班主任、几名代课教师和几十名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组成的群体。那么,要想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建立由班主任协调管理、自主管理、科学教师参与、家长协助的多极化班级管理体系。以班级集体建设为核心,每个对象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发挥独特的管理功能,最终形成力,共同促进班级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中,学生自我管理是多极化管理体系的核心,班主任的协同管理是管理的关键,教师和家长是班级管理的有力助手。

一、班主任的“看、听、问”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多层次管理机制的灵魂。只有了解了班里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情况,才能调动和发挥各方的力量。然而,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中医的“四诊”。

1.看——观察学生日常情况。

(1)纵观全局,我们可以看到:从进入课堂的步开始,我们必须捕捉我们看到的所有细节,分析所有情况。比如上课铃响后,教室还是不能安静,说明学生心态“浮躁”,一定要及时善意提醒。

(2)聚焦,由外向内: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比如有一次上数学课,我从窗户往教室里看,发现于的同学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黑板上讲,她却耷拉着脑袋。这个平时精力充沛的女孩怎么了?在晚自习后的第三天的时候,我把她叫了出来,但是我没有在数学课上直接谈这件事,而是谈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后来谈到她的学习,我问她:“最近学习怎么样?”结果她主动告诉我,她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了两个原因:,她知道自己数学不好,所以在这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但是考试成绩还是不尽人意,所以就气馁了;第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把她叫到黑板前做了三遍题,但是她没有把题做成这个样子。老师批评她,她有点情绪化。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耐心地指导她:一、三年级的学习不要太功利、太焦虑,因为基础不同、考试综,所以不能指望学习,成绩马上就会提高。有时候需要给自己时间成长,在坚持中慢慢等待自己的进步;第二,老师的批评不是平白无故的,也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带着对你负责的态度,认为你的水平和程度不应该这样被批评。你不应该误解老师的好意,而应该理解老师的苦心。聊完之后,她的状态好多了,数学老师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需要关注的同学身上。

2.文——广泛收集学生信息。

(1)注意窥探:早上自习前、课堂练习中、晚上自习后,都是我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固定时间,因为我需要听他们在说什么,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扮演局外人的角色,只听不评论。学生有意无意的聊天,往往透露出一些我们需要的信息。

(2)认真听讲:对于正在走向成熟、压力巨大的高三学生来说,耐心听讲已经成为我们的任务。我们班的连娟琪心理素质很差。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找我,问我:“老师,你有时间吗?”我会告诉她:我愿意。慢慢说。别担心。她的眼睛流露出感激和信任。话匣子一打开,她就能聊半个小时,基本上就是一个人聊。经过几次这样的聊天,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3.要求——直接与学生沟通。

(1)方法: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次数不宜过多,而且因为时间有限,要提前思考问什么,怎么问。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2)多渠道:询问班干部、个别学生和班里一些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一个班级里,大多数非正式群体都是由爱好、兴趣、成绩相同的学生自发形成的,相对独立松散,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我们只需要把握好他们的“核心人物”,也要请老师和其他老师倾听不同的声音。

,才能消除自己认识的盲区,才能对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

4、切——把准脉、开对药

作为班主任,我有时会犯拖沓随意、主观臆断、妄下结论的错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甚让自己站到学生的对立面。现在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在望闻问的基础上把准脉,然后再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症下药、一击中的。

经过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探究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的工作做得更加有效。

二、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做学生自主管理的培训师

绝大多数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要保证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学习上,我们需要“严防死守”,但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只能守住学生的“身”,却守不住她们的“心”,因此需要开放班级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真正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还学生一个自主成长的空间。但又不是放手不管,不是“放羊式”的管理,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对班级管理要做到总体把握和指导,定期培训相关管理者,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对班干部做好引导和培训工作,为学生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训的步是召开班委会,进行集体培训,帮助他们明确班干部的分工,让每个部门、每个班干部都知道自己的具体职责,并告诉他们如何处理班级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定期召开班情分析会,找到问题,商量对策,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第二步是个体培训,针对不同班干部的工作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手把手的指导,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让班干部树立四种意识:平等意识、自律意识、职责意识和竞争意识,反对“官本位”意识。

三、建立任课教师参与管理制度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运转的协调者,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仍是不够的,仍需要调动任课教师的力量,这样班级的管理才能够、和谐。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处理好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1、协助科任教师处理教学现的问题,建立了解和互信

在班级活动的组织上和班级规划的制定上,我会尽量地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了解科任教师的想法、做法,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寻求的方案。

虽然每位科任教师都能够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课堂,但是在教学中仍会遇到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问题,那么作为班主任我就会及时调查了解情况,掌握手资料,协助科任教师解决好这些难题,这样有助于管理好班级,也有助于和科任教师建立相互信任。

2、积极主动地互通情况,形成高效的教育群体

为了使科任教师了解学生,我们要主动地向科任教师介绍班里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才能激发科任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也才能更好地协助我们管理班级。比如:我们班的化学课代表张树坤和卫旭东严重偏科,喜欢学化学,和化学老师的关系也很和谐,但是只有化学学得好,总成绩总是徘徊在二本线上,因此我便向王振中老师寻求帮助,王老师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跟他们谈,效果果然比我好。

3、步调一致,共同树立管理威信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协调一致、统一要求,要做到这样,我们就要了解各科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也要让科任老师了解班级规定,因此,如果班级在某一阶段有了新规定或采取了新措施,我会主动地告知各位任课教师,大家有意识地统一要求、统一执行,才能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班级管理体系。

四、建立家长校访制度

前苏联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与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抱着一致的观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除了发挥学生、任课教师的作用外,一定要与家长统一思想,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的协助者,而不是隐形的阻碍者,要做到此,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中,要始终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任何手段和措施都是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家长才会非常信任地、十分乐意地与我们进行心与心地交流。

除了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外,可以建立“家长校访制度”,这样就可以弥补教师和家长沟通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主动邀请家长进行校访,主动与各科老师接触,可以走到教室外观察、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在深度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后,家长就会对孩子的成绩做成客观的评价,而不是只追究老师的责任,另外家长还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发现班级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比如咱们上次测试中的家长监考,反响就很好。

高三是学生青春岁月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不应是黑色的、压抑的,而应是人生旅途中的五彩乐章。这一年,班主任能否发挥作用,掌握好学生学习的整体节奏和班级风气,将关系到整个班级高三生活的成败。因此我们需要张弛有度,方可成就五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