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连环凶杀案事件(白银连环凶杀案事件动机)
白银连环凶杀案事件(白银连环凶杀案事件动机)
长安安俊(微信ID:长安-j):11名女性被害,作案时间跨度14年,侦破时间跨度28年,采集指纹23万枚.今年8月26日,这起“世纪悬案”告破。根据甘肃警方今天披露的信息,犯罪嫌疑人高已被移送。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甘肃省公安厅24日通报白银侦破“805”系列杀人案。记者从甘肃警方采访中了解到,公安部督办的白银市“805”系列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高已被移送。在过去的28年里,为了解决这个“世纪悬案”,收集了23万个指纹。2015年以来,甘肃省公安厅紧紧抓住指纹和DNA两大证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DNA基因库建设,实现了犯罪分子全员进入,为侦破案提供了关键基础条件。
在28年里,收集了23万个指纹。
1988年2002年,犯罪嫌疑人在甘肃省白银市、内蒙古包头市妇女11人,犯罪跨度14年,侦破跨度28年,被称为“世纪悬案”。今年8月26日,随着52岁犯罪嫌疑人高某的落网,白银“805”系列杀人案告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杀人案件多为侵财、情杀和仇杀。目前,杀人案件中连环凶杀案也相对较少。”白银市公安局刑警队支队负责人刘桐林介绍,起案件和“94727”案件发生后,白银市公安部门动员警力,对起案件原发范围内所有1530岁的男性和“94727”案件发生地白银供电局原生活区所有男性,以及白银区有犯罪记录和流氓劣迹的人,逐一进行彻底清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1998年,犯罪嫌疑人的疯狂达到了极点。甘肃省公安厅协调专家会诊,刻画嫌疑人体貌特征。根据作案手段和指纹比对,专案组于1998年将“八八五二六”案和“九四七二七”案4起案件并,6起案件并侦查。
"从1957年到1975年,在一定范围内出生的所有男性几乎都排过一次名。"白银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杨莉说。第二起案件发生时,杨丽是案件现场的电影警察。“所有的警察都有调查任务,那些年轻人已经被调查过几次了。”
刘同林介绍,“98.11.30”案件发生后,针对几起案件中公厕的特点,专案组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可能会“踩”公厕作为藏匿地点,绘制了6起案件平房区公厕分布图,并派出警力昼夜值守。
2001年8月,公安部将此案定为部级案件。随后几年,又派出多名刑侦、法医专家和甘肃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成员组成专家组,对案件进行会商,扩大延伸侦查区域,对白银市三县两区、多系统单位和兰州市榆中、皋兰两县符年龄组的男性进行新一轮专项侦查。
从起案件到今年案件的28年间,公安机关基于“案件不破、项目不拆、侦查不停”的理念,围绕案件采集指纹多达23万枚,投入的警力和物力无法统计。
“世纪悬案”的三大原因
1998年2015年的17年间,甘肃省采用“案件挂靠”的方式办理白银系列杀人案。任何案件,无论大小,首先要考虑是否与白银案有关。“可以说,甘肃省所有的警察都处理了这个案件,几乎所有作案的人、可疑范围内的人、非正常死亡的人都接受了调查。”甘肃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胡艺
3354有犯罪证据,但没有线索。“这个案子已经很久没有解决了。主要原因是认定犯罪的证据非常充分,认定和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线索很少。”刘同林说,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了大量指纹、脚印和细微斑点,但没有线索表明他们属于谁。
刘同林介绍,无论是报复性杀人、爱情杀人还是为钱杀人,一般杀人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都会有一定的关系,但在银系杀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完全没有关系。
3354没有固定住所,下落不明。本案犯罪嫌疑人均在白天作案,且均在白银市作案,均体现了当地群众作案的特点。警方在未能对当时白银市所有符犯罪年龄的人进行调查后,进一步将调查范围扩大到与白银市相邻的兰州市榆中、皋兰两县。然而,犯罪后,嫌疑人要么躲在家里种田,要么外出打工逃避侦查。
据调查,犯罪嫌疑人1988年次立案后,一直住在固定的地方。除了在青城镇短期居住外,他的行动轨迹在内蒙古兰州、天水、甘肃、巴彦淖尔、包头等地游荡。直到2015年,嫌疑人才回到白银市某学校妻子经营的食堂。
3354犯罪嫌疑人为人谨慎,从未犯过其他案件。在侦破此案的28年中,甘肃省所有作案嫌疑人都在此案14年期间及破案前采集了指纹和DNA。如果嫌疑人在系列案件之外犯下其他案件,他们会立即进入警方的视线。但根据警方审查,犯罪嫌疑人在一系列案件之外都比较谨慎,避免与他人接触,没有实施任何需要警方介入的违法行为。
所有这些“巧”都使得嫌疑人多次“路过”警方调查。“白银调查期间他在青城,把青城也包括在调查范围内。他又去了兰州和内蒙古。”刘琳说。
查看10多万人的DNA“生物指纹”锁定嫌疑人。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
,甘肃省公安部门调整侦破思路,跳出以往侦办模式,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紧紧围绕现场遗留的DNA和指纹两个突破口开展破案攻坚。与此同时,甘肃省公安厅加强刑事侦查DNA库建设,对所有违法犯罪人员采集血样和指纹,并在化验分析后录入DNA库。DNA在刑侦领域被称为“生物指纹”,随着技术发展,鉴定结论能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DNA-Y技术能通过父系亲缘关系排查犯罪嫌疑人,成为继指纹技术之后具有更高个体识别功能的“证据之王”。
2015年下半年,随着DNA库建设和血样采集工作推进,犯罪嫌疑人一名亲属因违法犯罪被采集到血样,只是还没来得及检测。白银市公安局进一步排查工作将犯罪嫌疑人4名亲属纳入DNA采集范围。
今年3月,白银系列杀人案被公安部案积案攻坚督导组列为首位案件,多次组织痕迹、刑侦、法医及DNA专家来白银指导侦查。在做了大量前期积累后,8月18日,甘肃省公安厅决定对历年采集的23万枚指纹、10余万份血样全部重新检测入库,利用DNA-Y技术,对犯罪嫌疑人DNA进行家系排查,进一步缩小侦查范围。
8月19日,技术人员在对采集到的血样进行DNA-Y染色体进行检验时,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的DNA27个Y基因座全部比中白银市白银区违法犯罪人员高某某。也就是说,这俩人是“一家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只是在一座森林中定位到了一棵大树。”甘肃省公安厅DNA化验科室负责人陶晓岚说,范围更小了、以后的调查也就更了。
经对高某某审讯得知,其所在的高家位于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这个家族现有成员超过1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等待专案组的仍然是浩如烟海的工作量。
专案组立即分三路,分别对高某某、高某某父辈兄弟等家族成员、高某某家系成员分布进行排查。在排查中,专案组民警得知,有一位高系成员自去年起居住在白银市一学校的小卖部里,专案组立即派出一队民警前往。
在入户调查时,民警敏锐地发现该高姓家族成员色慌张,随后又发现其指纹和犯罪嫌疑人现场遗留指纹高度相似。得到专案组技术人员进一步确认后,该高姓成员被控制。
经初步审讯,该高姓成员全部交代了自1988年2002年先后流窜白银、包头性侵杀害11名女性的犯罪事实。经过进一步指纹和DNA鉴定,该高姓成员的指纹和系列杀人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遗留现场的指纹、DNA全部比中同一。
此,白银“8·05”系列杀人案成功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