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图片真实照片(蝙蝠图片真实照片恐怖)
蝙蝠图片真实照片(蝙蝠图片真实照片恐怖)
狂丸科学,每天涨点新知识
如果有一场选举包含了“奇怪的候选人”、“俄罗斯门”、“选票欺诈”、“选举操纵”等元素,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虽然两者非常相似,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美国总统大选,而是——新西兰的“鸟选”。
几天前,新西兰宣布了一年一度的年度鸟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今年的获胜者根本不是一只鸟。
原来是一只蝙蝠。
这是一只新西兰长尾蝙蝠。它获得了2021年年度鸟类奖,势不可挡。
目前在wiki上,目前“新西兰年度鸟类”的照片已经被新任的蝙蝠取代,这张图有多奇怪:
这是怎么选的?蝙蝠是什么鸟?它是会飞的鸟吗?超人看完沉默,蝙蝠侠看完哭了。
在今年的评选中,有70多个物种入围总决赛,除了蝙蝠,其他都是鸟类。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全世界网友投票超过5万票,其中7000多票投蝙蝠,4000多票投鹦鹉,位居第二。最终,蝙蝠队以3000票左右的强大优势夺得冠军。
你应该知道获得亚军的Kkp是一只很受欢迎的鹦鹉。它不仅是去年的冠军,还两次被评为年度鸟,可谓“目中无人”无济于事。
结果,这位“鸟长老”今年被一只初出茅庐的蝙蝠蹭到了地上。看到结果后,网友们已经把自己的感受放进表情包了。
(两次获得名就够了)
但还是很可笑。就像从最美味的瓜中选一个足球,从最好玩的球类中选一个菩萨,判断世界上哪个社区的人最有钱,告诉你答案的是评论区。
如果蝙蝠可以被选为鸟类,那么一些人类也可以。
所以真不是选错「鸟」了?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闹剧,但活动举办方把蝙蝠列为候选者是认真的。新西兰年度鸟类奖(Bird of the Year)是由环保组织森林与鸟类协会举办的一个年度选举活动,从2005年开始他们在线上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鸟类评选。而这项活动之所以出名,一个是因为真的向大众介绍了很多好看的鸟类,提高人们对鸟类生存危机的认识,同时也是因为当地的政治家、艺术家、明星等知名人士对这项活动的支持。例如新西兰的总理就在2008的评选中,带头支持了一种叫做黑海燕的鸟。这么一说,听起来还算靠谱,怎么就把蝙蝠拉进小鸟的群里了。很多人认为这是蝙蝠家族的一次危机公关,毕竟蝙蝠这两年的名声并不好。但官方很快否定了这种说法,并表示是想要更多人了解蝙蝠和它们面临的威胁。新西兰长尾蝙蝠是现存的两种新西兰特有的蝙蝠物种之一,被评为极危物种。这种蝙蝠很小,不到巴掌大,重量也只有8-12克,50只大概能凑出一瓶矿泉水的重量。另外也有一种解释说,在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语言中,「鸟」包含了所有会飞的生物,所以蝙蝠也有资格参赛。而蝙蝠的参选与获胜提高了人们对自家蝙蝠的认知,对它的投票也是对栖息地恢复、控制气候行动的投票,这将有利于保护蝙蝠以及它的小鸟邻居们。换句话说,蝙蝠赢了,鸟也赢了。说得很好,如果从这点来说,主办方还真是赢麻了。不过问题是虽然是选出来的结果,但很多网友根本不买账。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好时机去宣传那些濒临灭绝的小鸟,结果让蝙蝠抢占了最亮眼的位置。当然,更多人觉得蝙蝠压根不是鸟类,这根本不是一个赛道,没法混为一谈。吐槽这个结局是「偷来的选举结果」、「彻头彻尾的闹剧」,这些台词听着有点耳熟。
当然也有乐观的网友认为,候选者能飞就不错了。能飞就行了?更多人开始嘲讽明年会有什么样的候选者出现,像是如果本土蜜蜂如果参选,那一定会去帮帮场子。还有人觉得如果是为了宣传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生物,那自己也可以去参赛。
更多的提议还有会「飞」的鱼、无人机......
甚有人表示自己会在下次投票时,呆在滑翔翼上,这样自己也算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并号召大家给自己投票。面对吐槽,主办方倒也无所谓,甚表示,今年的评选情况比往年搞出选票欺诈可好多了。哈?虽然感觉有哪里不对,但其实新西兰年度鸟类评选确实已经有过多次的选票争议了。
2020年,有人用1500张假选票投给了小斑点奇异鸟,让它一度冲到了名的位置。此外,2010、2015、2017、2018年都被爆出过操纵选举,制造假票等消息。2019年甚还上演了喜闻乐见的「俄罗操纵选举」的传言。这玩意俄罗斯也会干预?简单来说就是发现多了数百张来自俄罗斯的选票,引发了操控选票的担忧,但后来确认这些票来自俄罗斯的鸟类爱好者,而不是什么刷票的黑客。(2019年冠军黄眼企鹅)
俄罗斯:没事,已经习惯了。这么一看,今年选出一只蝙蝠虽然很离谱,但确实是有进步了。另外今年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在投票活动中,放奇怪的东西进来了。(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