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奥林匹克图片(疼痛奥林匹克图片血腥)
疼痛奥林匹克图片(疼痛奥林匹克图片血腥)
作者|陈六月
8月24日,第16届夏季残奥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不像你们互相追逐的奥运奖牌榜,
在残奥会的奖牌榜上,中国队。
在9月2日举行的乒乓球女子团体TT6-8比赛中,
由毛经典、黄文娟和王睿组成的中国队获得了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王睿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冲上了热搜。
对于获奖,她说:
“乒乓球给了我第二次生,我终于和教练一起实现了奥运冠军的梦想。”
一场灾难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
她变得沮丧,逃避,无能为力,
但是因为我遇到了乒乓球,
她再次感受到体内燃烧的灵魂。
残奥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除了输赢本身,
也是一个又一个人物的传奇故事。
“独腿女孩”遇上乒乓球,人生重生。
王睿1993年出生于四川德阳。
2008年,15岁的她正在教室里准备中考。
汶川地震发生,几块预制板重重砸在她的腿上。
当家人找到她时,十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她右腿的肌肉坏死了,不得不截肢。
一个多月后,她又能用假肢走路了。
但是一切都变了。
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世界都是灰暗的。
她怀疑自己:
“我还能做什么?那时候就像个瘸子。”
在那个阶段,她极其敏感和自卑,
同学过多的关注和关心会让她不舒服。
为了避开别人异样的眼光,
即使我父亲已经付了学费,
铺床送她上高中,
但她选择了退学。
2008年底,王睿去成都做假肢康复训练。
四川省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周再兴来看望她。
那是她的运转向的地方。
周认为是个好运动员。
试着说服她练习乒乓球。
王睿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她想,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突破。
于是,女孩正式迈出了改变人生道路的步。
因为起步晚,没有什么基本功。
王睿的乒乓球生涯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她每天训练不少于八个小时。
高强度的训练加剧了身体的疼痛。
“就像很多针扎在你的右脚上,躺着。
在床上辗转反侧,但第二天,还是得继续训练。”残肢和假肢之间不断地摩擦,破皮流血是常事。她把消毒水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清理。为了练习,她拼尽力了全力。她说:“打球的时候,时常忘记自己的残疾,看到球就去抢,不试就不知道够不够得着。2010年,王睿参加了四川省残疾人运动会。这是她次参加正式的乒乓球比赛,而且收获了人生中的枚金牌。这次胜利,让这个女孩对这条职业生涯有了更多的信心。2013年,王睿因表现优异被选入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离开了家乡。13年来,她先后斩获仁川亚运会、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冠军等荣誉。因为硕果累累的战绩,她也拿到了东京残奥会的入场券。“我的低谷,是因为乒乓球才走出来的。”因为这项运动,她收获的不仅是球技和荣誉,还有,整个生的重生。能带我们熬过风雨的,是我们的热爱与坚守
或许有人会觉得,无论残奥会多么精彩,都不会像奥运会那样惊心动魄的精彩片刻。当然不是这样的。抛开输赢与勋章,残奥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关于他们对抗运、战胜运的呐喊,关于于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故事,这一切,也尤为让人动容。在本次东京残奥会T11级别女子4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协助下成功卫冕,并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这背后,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刘翠青在10岁那年患上了一场严重眼疾,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她失明了。她变得自卑、敏感,并且断绝一切外界社交。因为遇到跑步,遇到她的领跑员,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根据残疾人田径比赛规定,盲人运动员参赛要通过领跑员协助完成。于是,徐冬林就成了她的眼睛,带她走向终点,走进光明。在赛场,他会帮助刘翠青放松,帮她调整起跑器,指引她找到舒服的起跑位置。两人在长达8年的作中,达成了其他人无法替代的默契,两人多次一起站在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2016年残奥会,徐冬林腿部拉伤,半月板撕裂。走路不稳,还打了绷带,但他还是咬牙陪着刘翠青跑完了全程。最终,刘翠青拿到了冠军。一根普通的绳子,不仅是牵起了夺冠的可能,还牵起了生的方向、信任和拯救。刘翠青在获奖时说:如果有能够重现光明,最想看到的就是领跑员徐冬林的模样。“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句话对于盲人运动员和领跑员来说是再形象不过。在残奥会,我们看到了人和人之间深深的情义。在残奥会盲人门球运动中,26岁的盲人运动员胡明耀火出圈了。因为长相和气质都酷似日本漫画《咒术回战》中的角色五条悟,被网友关注。除了外形相似,其实他们散发的光芒,也无比相同:都在生活中遭遇了磨难,但都有着永不服输的劲头,一次一次地爬起来。因为白化病,胡明耀的肤色和头发变得雪白。也因为眼球色素缺失,造成了视力残疾四级。也就是说,他只能模糊感觉到眼前晃动的身影。而他的母亲,也因为早早离开人生,只剩父亲负担家里几口人的生活。13岁,他开始了盲人门球生涯。2010年,17岁的他入选国家队。2014年、2018年,他在残运会上获得亚军的好成绩。在赛场上,他只能根据球里的响铃确定位置,靠听觉和触觉开展攻守。也因为双眼看不到球,也看不到球框的位置。所以,他会一次一次摔倒,甚是一次次撞击到铁栏框。胡明耀的父亲在电视屏幕前看到孩子一次次重重地扑地、抢球,他心疼得眼含热泪:我的孩子,在努力、勇敢地活着!
这些不屈的灵魂,才是每个孩子最好的生榜样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残奥会的意义是什么?有人回答:他们不要你心疼,而要你真心喝彩。我想,残奥会其实有很多意义。比如,教会每个人审视苦难,正视自己的缺陷,体会到勇气和意志。当我们的生里没有这么多的喝彩,我们也要学习着和自己和解。当我们的身体不再,我们也要让自己的灵魂保持高贵。这也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的生课程。全世界大概有12亿的残疾人,他们占到全球人口的15%。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选手与运抗争的过程,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如果你看过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对这个用嘴打乒乓球的埃及残奥运动员,一定记忆犹新。10岁时,哈马托因为意外失去双臂。整整有三年的时间,他从不出门。在朋友的劝说下,他开始尝试运动:“我试过许多方式去打球,但都不管用,,我尝试用嘴叼住球拍。”从足球到乒乓球,他发明了自己独特的打球方式:用脚趾抛球开球,用嘴巴“持拍”,用脖子转动击球。对于这位埃及残奥运动员来说,即便是这个打球方式,也是通过千万次摸索才真正熟练的。赤脚上阵,口含球拍,大幅度地扭动脖子。他说:我想要告诉所有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为自己所热爱之事付诸努力。在他看来,真正的残疾是,对那些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轻言放弃。什么是一个人的生力?这大概就是吧。不是肢体上的健全,也不是有多少财富,而是和运共舞的勇气,面对不时的顽强与不屈。就像文中最开始提到的汶川女孩王睿,她在自己的左胳膊内侧纹了一朵蓝色木兰花,一个英文单词“runner”。她想当“花木兰”,她也认为自己一直在奔跑,是个奔跑者。看一场残奥会,当我们放弃肤色、经济、性别的标签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人。世界以痛吻我,而我选择却报之以歌。这些不屈的灵魂,才是每个孩子最好的生榜样。
——End——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