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四大数学家-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中“宋元四杰”是谁?

1年前 (2024-04-22)

1、宋元四大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家中的“宋元四大”是谁?

宋元四大是宋元时期最杰出的四大数学家枣秦九少、李野、杨辉、朱世杰。 1、秦九少秦九少(??)土生土长的鲁军(今山东曲阜)人,多才多艺。他的数学成就体现在他的《数学九章》中。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正反方”,上面已经介绍过;另一种是“大雁求一法”,下面简单介绍。 《孙子算经》(唐代《数理十经》之一)中有题:有数,除以3除以2、除以5、除以5、除以3、除以7 2、并找到这个数字。在数学中,这是一个同余问题。在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之前,要顺利简单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容易。 《孙子经》本身给出的解是:70×2+21×3+15×2-×2=23、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呢? 70、21、15这些数字是怎么出来的?再复杂如何解决一些同余也不解释。秦九韶的《代言秋义书》就是解决这种同余问题的方法。它的目标是找出70、21、15、15这4个数字中的关键数,是3、5、7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容易找到。其他三个数字是如何获得的?经《大衍求一术》分析,70为5与7的倍数,除以3余数为1、21为3与7的倍数,除以5余数为1、15为3 和 5 的倍数,是 7 将余数除以 1、也就是说,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快速得到这些关键数字,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大研秋义书》找到了解决同余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催生了“中国剩余定理”。在西方,这个定理是由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在2005年出版的《算术探究》中提出的,比秦九少晚了500多年。因此,英国传教士威利·亚历克西恩将其名为“中国剩余定理”,回归了历史的真相! 2、李野 李野(?)原名李智,名仁清,名景斋,栾城(今河北栾城)人。李野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是著名作家袁浩文的密友,人称“小袁立”。蒙古攻破君州后,李野逃往威孚。从此,他攻打数学,长期隐居。李野一生写了很多书,包括《量圆海镜》(年程)和《一顾烟端》(年程)。李野最看重的作品是《测量圆形海镜》。李野对数学的贡献是对《天元书》的总结、发展和完善。什么是天元术?天元术是方程的现代表述,即根据问题的含义列出一个包含未知数的数学问题。天元相当于现代的X。在古代,没有引入字母X,所以用“元”这个词来表示(但只在数字的一侧),或者用“太”这个词来表示常数项(也仅在数字一侧)。 x3+++=0的方程在现代是一个非常普遍和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古代却并不容易。李野发明的用“元”表示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方法具有半符号代数的性质。在西方,半符号代数是在16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比李野晚了300多年。 3、杨辉 杨辉(生卒年不详),名钱广,钱塘(今杭州)人。杨辉的数学书籍很多,包括《九章算法详解》(12册,年程)、《日常算法》(2册,年程)、《乘除总变》(3册,年程) ,《农亩类比乘除速法》(2册,常年),《续古奇算》(2册,常年)。杨辉的数学博大精深,博大精深,许多前人的优秀成果因杨徽的记载而得以保存(如前文所说的贾显三角和增乘法)。 《叠积法》,在高阶等差数列的计算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他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纵横图”的收集和研究。“竖图”,又名幻方、方阵等。纵横图的特点是各行、各列、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相等。用现代数学公式表示,即Nn=n(n2+1)[n代表每行数字的个数]。有n个数字,也称为n级纵横图。我国汉代《大娲明堂礼记》中有一个著名的九宫号,排列成三阶纵横图(如图),是最早记载的世界上的纵横图。 ┏━━┳━━┳━━┓┃4┃9┃2┃┣━━╋━━╋━━┃3┃5┃7┃┣━━╋━━┣━━┫┃8┃1┃6 ┃┗十月“阴图”、“巨树图”、“链图”等,让纵横图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明代的一些数学家甚发展了“瓜图”、“立方图”、“大三角图”、“六道浑天图”等,将这类图推向了新的高度。横截面图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只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在古代也有一定的宗教意义,但对数学家的大脑训练还是很有用的。因此,直到现在,仍有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剖面图。 4、朱世杰 朱世杰(生卒年不详),字汉清,名松亭,燕山人。朱世杰数学功底深厚,享有盛誉。可以说,他是宋元四大名家中最有造诣和声望的一位。就连外国学者都认为,朱世杰的数学《思源御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朱世杰于2000年着有《数学研究的启蒙》,是一本流行的数学教科书。写于《思源御鉴》,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数学专着。在这本书中,朱世杰向世界贡献了他最重要的数学成就——“第四纪技术”。 《四元术》中用“天”、“地”、“人”、“物”四个字代表4个未知数,用“太”字代表常数项。但在实际使用中,将“天”、“地”、“人”、“物”四项向左、向右、向上推,将常数项置于中间,用“太”速递。这样,实际上,指定常数项就足够了。力量是由它们与“太”字的距离决定的,距离越远,力量越高。在每行和每列的交点处记录相邻的二元幂的乘积。如果一个方程式列出了一个筹码,如果有几美元,就列出几个筹码。这是古代多个高阶方程分离系数的表示。在实际计算中,非常方便。 “四元数法”的消元方法与现代数学基本相同。它逐步消除元素,最终成为要求解的单元素高阶方程。朱世杰创造的“第四纪技术”,西方直到18世纪才达到这样的水平,比朱世杰晚了近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