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登月(2020年6月嫦娥登月)

1年前 (2024-04-22)

嫦娥登月(2020年6月嫦娥登月)

嫦娥一号登月吗

嫦娥一号的月球之旅;

步:2007年10月24日18: 00在西昌上线。

第二步:进入地球轨道,经历三次变轨。

第三步:10月31日开始飞向月球,飞行38万公里。

第四步: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

第五步:通过三个刹车,进入工作轨道。

第六步:在11月下旬返回张月球图像。

第七步:绕月一年,科学探索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19时15分,确认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是中国颗绕月卫星。以中国古代话人物嫦娥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世界协调时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整个“飞向月球”过程耗时约8-9天。估计卫星总重量约2350公斤,使用寿一年以上。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种类的分布特征;探索月球土壤的厚度和从地球到月球的空间环境。不会的。

中国“嫦娥登月工程”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并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在成功完成各种任务后,它于2009年如期坠入月球。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7秒,“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各项既定任务顺利超额完成。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内自行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

扩展信息:

2019年底,嫦娥五号工程将实施。届时,中国将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月、着陆、返回”三个阶段。中国e79fa 5e 98193 e4b 893 e5b 19 e 333331376662航天机构副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燕华昨天介绍,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已经规划。

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了圆满成功。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逻机在中继星鹊桥的支持下完成互射,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

这是继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和再入飞行试验后,中国自2004年以来的第五次探月任务。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未来的月球和深空探测计划已于2030年前后制定,但载人登月仍在研究中,尚未进入决策阶段。

以嫦娥四号圆满完成为标志,中国探月工程第四阶段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探月工程第三阶段——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实施。届时,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的目标。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

来源:人民日报在线-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研究中,嫦娥五号将于今年年底发射。中国探月工程是中国自主探索和观测月球的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以下四个科学目标:

首先,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图像。划分月球表面基本地貌结构单元,初步绘制月球地质构造轮廓图,为后续软着陆优化提供参考。

第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种类的分布特征。探索月球表面有用的元素,初步绘制出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第三,探测月球土壤的特性。对月球表面月壤层厚度和月壤中氦-3资源量进行了探测和评估。

第四,探索地球和月球的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初步掌握探月基本技术;

对月球的科学探索;

初步构建探月空间工程体系;

为后续探月工程积累经验。

探月计划酝酿了10年。

早在1994年,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对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1996年,探月卫星技术方案研究完成,

1998年,关键卫星技术研究完成,随后开展了进一步的论证工作。

经过10年的酝酿,中国整个探月终于确定了。

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 期绕月工程将在2006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消息称,“嫦娥一号”将于2007年4月发射)

⊙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步为月球画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期工程,即研制和发射颗月球探测卫星。该星将环绕月球运行,并将获得的探测数据资料传回地面。该工程由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现已确定探月卫星主要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场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测系统利用现有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开发。

具体计划是,“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起飞,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并对月球进行探测,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200公里。

设计寿为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太阳宇宙射线检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进行探测。它在环月飞行执行任务期间,主要获取月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4303131第4项是我国获取8万公里以外的空间环境参数。此外,美国曾对月球上的5种资源进行探测,我国将探测14种,其中重要的目标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