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高新区(泉州高新区属于什么区)
泉州高新区(泉州高新区属于什么区)
泉州有几个大型的工业园和开发区
泉州工业园区及发展e5a 48 de 588 b6e 799 bee 5 baa 63133264633535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泉州出口加工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
全市分布着13个省级工业园区。
序号开发区名称规划
(哈)发达地区
(哈)累计综投资
(1亿元)进区
(一)主要行业说明
1泉州出口加工区300 300 16 9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国家一级
2 .泉州经济开发区(原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250 1250 123 658国家级纺织鞋服、机电一体化及体育用品。
3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南园区)1000 375 66 305电子信息、机械零部件、轻纺鞋服省级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石狮园区)2000 670 100 192电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仓储物流省级
4德化陶瓷工业园567 113.3 22 228省级手工艺品、日用陶瓷、树脂
5晋江经济开发区4203 1481 198 390电子新材料、生物制药和精细化工省级
6洛江经济开发区1467 780 75 570省级机电电子、树脂陶瓷、工艺品
7惠安经济开发区1766 893 38.8 293鞋服、五金机械及塑料制品省级
8南安经济开发区755 464 52 146省级纺织机械塑料制品
9安溪经济开发区2000 1216 110 646建材、藤铁工艺、服装鞋帽省级
10永春工业园667 450 18.5 111省级陶瓷、树脂、机械、服装织造
1惠安惠东工业园600 220 20.6 39电子、服装、鞋类省级
其他公园:
1.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泉州中心城区东部、惠安县东南部,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向国家申报的58平方公里台商投资区是台海西岸中部台商投资区聚集区、对台综改革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为主的经济增长水平。
产业布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分为光电、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保税港区)产业园和高端研发;d服务中心。
2.泉州石化工业区。位于福建湄洲湾南岸,包括泉港、惠泉石化工业区,规划用地面积56.5平方公里,泉港石化工业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自上而下延伸产业链,发展乙烯、丙烯、C4、三苯基、尼龙装置产业链,建设一批规模的大型石化装置,推动成材料等化工产业发展。惠石化工业区初步开发重油深加工项目,最终完成中化1200万吨炼化项目,重点开发炼油、乙烯、丙烯、芳烃及石化后加工产品。
3.泉州船埠工业区。位于惠安湄洲湾南岸的窦唯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该区拥有湄洲湾最长的深水岸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建造30万吨级船舶自由进出的深水港,重点支持造船、船舶配件、原油天然气储存等产业。
4.惠安台商创业基地。位于惠安县唐璜镇,毗邻泉州市,属于泉州半小时经济圈区域。基地总体规划4平方公里,一期为1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产业园,主要承接无污染、光污染的轻工、五金机械、电子等高科技台资企业。
5.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该园区位于南安市东部,毗邻308省道,与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南园区)相连,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首期3平方公里
7.泉州软件园。项目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北峰区,规划用地1000亩。专注于IC芯片研发、微电子元器件生产、通信网络办公应用软件、LED光电产品等行业。泉州的大型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有:寻梅工业区、南浦工业区、孟卿经济开发区、北峰工业区、火炬工业区和仁峰工业区。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在古代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大港,世界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个。西晋安史之乱时(约280年),中原有五朵野花,河洛人南下,定居晋江、洛阳两河,泉州从此崛起。
到目前为止,泉州一些家庭的姓氏对应一个或多个县唐王数字,代表了中原泉州人的古老起源。唐宋元时期,泉州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港口,当地人普遍信仰佛教。
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教、摩尼教等,故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浔美工业区,南浦工业区,清蒙经济开发区,北峰工业区,火炬工业区,仁风工工业区,差不多就这几个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范围包括清濛园区、泉州特种汽车基地、国家级泉州出口加工区以及正与南安市政府作开发15平方公里的官桥园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泉州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主动作为,开拓进取,致力升格扩区、转型升级、提速增效、跨越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实现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10年6月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获了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纺产业)等称号。 1、清濛园(主园区):位于泉州市南大门,是泉州市中心城区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组团之一的江南池店组团的核心区域和交通枢纽。属泉州中心城区部分。
2、官桥园:系南安市政府与泉州开发区管委会作开发的产业园区,位于南安市官桥镇区东北部,总用地面积22162亩。东距泉州出口加工区1.5公里、泉州市区12公里,北距南安市区15公里,南距国道324线500米;福厦高速公路出入口、泉厦高速铁路站场、泉州港石井港区均在10公里半径范围内,距离厦门机场77公里、晋江机场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捷。官桥园区将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总面积6428亩。期用地已引进企业34家,在建企业20家,投产企业11家。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官桥园区将借鉴国内外园区建设的成功发展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进行高起点的园区规划、科学的开发建设,力争把官桥园区建设成为“上市公司的创业园、品牌企业的承载体、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根据规划,园区将以建设新型产业重镇为目标,致力发展纺织服装、体育用品、机械一体化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智能交通、汽车整车生产等现代产业项目,规划设立纺织鞋服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机电与机械一体化产业园,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商务服务园区和生活居住园区等。
3、国家级泉州出口加工区:位于晋江市紫帽镇,南324国道,北五道水库,东城市外环路,占地3平方公里,是同期批准的面积的六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之一。泉州出口加工区将实行区港联动的形式,既出口加工区和泉州的港口运输联动配套。总体的方向是重点引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主要有五类,包括汽车生产出口制造、电子制造、机电一体化、机械装备制造及纺织鞋服轻工等本地主要优势产业。
4、泉州特种汽车基地:是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构筑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该基地坐落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泉州高速公路连接线东侧,定位为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加工以及汽车相关配套产业,计划用35年时间,构建闽南地区汽车产业核心区,打造产值超100亿元的新兴经济板块。首期引进项目为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异地扩建项目,将以福建新福达汽车制造项目为龙头,以整车生产带动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配套延伸,形成完整的汽车制造产业链,构建汽车产业集群。1996年,泉州市政府投资开发市本级开发区——泉州市清濛科技工业区,将其功能定位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8年,清濛科技工业区升格为福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
2002年,泉州市清濛科技工业区启动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2003年9月3日,不断发展壮大的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经济危机肆虐,泉州开发区依然实现了工业总产值226亿元,比增32.4%,财政收入10.04亿元,增长15.5%,外商实际到资(验资口径)7600万美元,比增108%,其主要经济指标更名列全省开发区的前茅。
2010年6月,泉州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泉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0年6月21日,泉州市政府第74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泉州开发区与南安市政府作开发官桥园区框架协议。
2010年7月23日,泉州市政府批复同意南安市政府与泉州开发区作开发官桥园区框架协议。
2010年7月30日,泉州开发区与南安市政府签订作开发官桥园区框架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