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图书日(2021世界读书日)
世界图书日(2021世界读书日)
中国是每年几月为全民读书日
中国没有全国读书日,但有世界读书日。1995年11月15日,联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要读书,书籍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阅读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希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是老的还是年轻的,无论是穷的还是富的,无论是病的还是健康的,都能享受读书的乐趣,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和思想,保护知识产权。
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九部委联发文《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这是一项以发展图书馆为手段,以倡导阅读、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世界读书日背景:
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要读书,让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出版商协会在第25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了“世界图书日”的构想,西班牙政府向联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这一计划。
1995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逝世的纪念日。
来源:搜狗百科-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全称,也译为“世界图书日”。最初的想法来自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要读书,让书籍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阅读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出版商协会在第25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了“世界图书日”的构想,西班牙向联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这一计划。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也应该加入版权的概念。因此,1995年10月25日和——1年11月16日召开的联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4月23日是作为世界文学象征的,因为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秘鲁作家加西亚拉索都在1616年4月23日去世。同时,这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日或忌日,包括小说《洛丽塔》的作者莫里斯德昂、纳博科夫等等。因此,在这的联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向伟大的作品及其作者致敬;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有必要唤起人们对这些为人类社会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伟人的钦佩。这个读书日的庆祝活动起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那里有每年4月23日(当地圣乔治节)卖书送花的传统。在西班牙,这也是纪念《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的活动,该书被认为是西班牙最好的作品。在马德里,数百名作家和名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每个人都背诵了两分钟的经典名著《唐吉柯德》。在英语国家,这也与威廉莎士比亚有关。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九部委联发文《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一项以发展图书馆为手段,以倡导阅读、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2000年,国家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12月定为“全民阅读月”,这是实施国家“知识工程”的重大工程。过去几年,在全国各地组织和举行了各种宣传活动。2004年,“国家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一年一度的“全民阅读月”委托给中国图书馆学会。为实施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了解世界阅读日。
中国是每年几月为全民读书日
中国没有全国读书日,但有世界读书日。1995年11月15日,联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要读书,书籍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阅读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阅读
书日设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1997年1月,*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世界读书日的设立背景:
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国教科文组织。
1995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出版商协会。1972年,联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将方案提交联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于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开的联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是一个作为世界文学象征的日子,因为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以及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同时,这也是世界上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忌日,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莫里斯·德·昂,以及小说《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等等。所以在这的联国教科文组织的全体大会上,向伟大著作和它们的作者致敬;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唤起大家对这些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伟人的再次敬仰是必需的。这种对阅读日的庆祝活动起源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在这里,每年的4月23日(当地的圣乔治日),有卖一本书送一支玫瑰花的传统。在西班牙,这又是纪念《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的活动,这本书被认为是西班牙语的作品里面最出色的一部。在马德里,几百名作家名流聚集一堂,每人两分钟接力朗诵古典名著《唐吉柯德》。而在英语国家里,这也和威廉·莎士比亚联系在了一起。 199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2004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承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准备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