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牺牲名单)

1年前 (2024-04-22)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牺牲名单)

六十四年前的今天(1955年4月11日),针对周恩来总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事件”震惊世界。太惊险了!周总理差点被谋杀。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段往事,看看国民特务是如何精心布局,制造出这一骇人听闻的案件的。

暗杀背景

20世纪50年代,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朝鲜战争的停战和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启动,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当时亚非国家的反帝反殖民运动高涨,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亚非国家的共识。基于这种情况,*政府决定向更广阔的世界敞开大门。1954年7月7日,周恩来向*政治局扩大会议报告日内瓦会议时,说:“我本来想再关一年门,现在看来关不上了!”*肯定地说:“你不能关闭它,你不能关闭它,你必须出去。”

(周总理访问缅甸)

1955年1月15日,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总理卡斯特罗阿米佐约致信周恩来,邀请中国政府代表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个发起国出席4月中旬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2月10日,周恩来回答说,他同意参加,并表示愿意努力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作。

共有29个国家出席了亚非会议。其中,只有6个国家(阿富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越南)与中国建交,其余23个国家大多与台湾省国民保持“外交关系”。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必然会对亚非地区乃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和蒋介石害怕这种情况,应该尽一切可能阻挠和破坏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

出于保密考虑,新华社直到中国代表团出发前(1955年4月6日)才发布消息: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是中国出席亚非会议的首席代表,陈毅副总理、外经贸部部长叶庄吉、张汉夫副部长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为代表。代表团的顾问有廖承志、陈、黄华、大浦生。王茂如秘书长。

(“克什米尔公主”飞机)

代表团如何抵达印尼是周恩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中国没有远程战机,印度是和我建交的亚洲国家。印度航空的飞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所以代表团只能把它带到启德机场。经过慎重考虑,周恩来决定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C-69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飞往印尼。

在代表团出发前几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缅甸总理吴努邀请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于4月14日(——16)访问仰光,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理纳赛尔和阿富汗副总理奈姆讨论亚非会议相关问题。周恩来请代表团在昆明,然后在访问缅甸后前往印尼。然而,由于工作需要,八名工作人员不得不提前到达万隆。他们是:新华社分社社长黄佐梅、沈建图、杜红、李平、郝凤阁,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李肇基,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钟步云,外贸部部长石志昂。另外三名外国人也需要先抵达万隆,分别是奥地利记者严斐德、波兰记者斯塔雷茨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官员王明方。为此,有关单位通知印度航空,4月10日从孟买飞往的“克什米尔公主”客机照常开放,4月11日抵达后改为中国代表团包机,直接飞往印度

暗杀过程

事件发生在1955年4月11日。根据原定日程,周恩来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从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参加万隆会议。据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张汉夫的《关于克什米尔公主号破坏案的警察调查综报告》,在中国外交部文件中,国民当局在的特务用50万港币贿赂启德机场的清洁工周菊,并在周恩来预定乘坐的印度航空公司洛克希德星座749A飞机“克什米尔公主”的右翼轮舱安装定时炸弹。

这架“克什米尔公主”飞机载有8名机组人员和11名乘客(均为参加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记者),但暗杀目标周恩来本人因为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经昆明经缅甸前首都仰光前往万隆参加会议。

(坠毁的克什米尔公主)

炸弹在“克什米尔公主”起飞约5小时后爆炸,造成飞机右翼3号发动机舱后局部起火;飞机在海面以上18800英尺的高度飞行,被迫在海面紧急降落。11名乘客全部遇难,只有3名机组人员幸存。

事件发生后,警务处立即展开调查,并确定疑犯周菊。然而,在警方采取行动逮捕他之前,周菊设法逃到台北寻求庇护。

(周总理悼念遇难者)

周恩来的监护人元恭回忆起那年的这一幕,仍然觉得惊心动魄。没有缅甸总理联国大学的邀请,周恩来将是乘客之一,今天的中国外交史可能是另一个版本。

(《节日研究》,齐鲁晚报-齐鲁壹号记者翟衡水,参考《台湾特工抖出40多年前的情报黑幕:清洁工差点害了周总理》人民日报在线,2013年9月9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