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图片)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图片)
11月16日,期待已久的中美会晤如期举行,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却尴尬不已。几天前,莫里森和马克龙就潜艇门发生了口水战。与此同时,莫里森在澳大利亚也遇到了的麻烦。11月16日,有三件事值得关注。
首先,莫里森支持率跌8月以来的水平。有媒体直言,距离澳大利亚总理下台可能不远了。
目前,莫里森的支持率仅为44%,是自去年3月澳大利亚大火引发“执政危机”以来的水平。而且,后面还有追虎视眈眈。目前,澳大利亚工支持率仅为53%,而莫里森领导的自由-国家联盟支持率仅为47%。虽然这不是大选投票,但足以说明人民是反对的。显然,执政的运作越来越不得人心。
日前,英国《卫报》对此发出警告,声称莫里森支持率从今年2月的65%下降到48%,甚有45%的受访者表示,是时候让别人来当澳大利亚总理了,所以莫里森下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澳大利亚大选将于明年举行,莫里森肯定会连任。然而,支持率的持续下降与sap没有什么不同。
莫里森的处境完全是自己造成的。除了在气候问题上陷入僵局、背叛法国、冒犯欧盟之外,澳大利亚还遭受了损害与中国关系的后果。莫里森支持率下降与澳大利亚加入“四方会谈机制”和“聚焦”军事联盟不无关系。
莫里森领导澳大利亚政府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关系,在贸易和经济上遭受严重损失,但美国不会赔偿澳大利亚相应的贸易和经济损失。出于政治原因,澳大利亚越来越错失中国市场。
澳大利亚政客最近在台湾省问题上的错误陈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美国根本无法帮助澳大利亚走出泥潭。而且拜登的支持率比莫里森差。如今美国通货膨胀率极高,供应链受损,拜登的执政能力也受到质疑。拜登成为二战后支持率下降最快的美国总统,甚比特朗普还快。在这一点上,两人是同舟共济。
不过,随着中美在气候大会上发表联声明,以及两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中美关系有所缓和。然而,澳大利亚仍然看不清现实,决心走自己的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莫里森的下台最快将在明年成为现实。
其次,在供应链危机和严重通胀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就连拜登总统和哈里斯副总统之间的内讧也被媒体提到了桌面上。
最近,哈里斯刚结束对法国的访问返回华盛顿。副总统去法国是为了修复法美关系。然而,她在法国活动期间夸张的表现和谄媚的态度让美国人民痛哭流涕,很快美国媒体的“清算”也“如约而”。
CNN采访了哈里斯办公室的30多名前员工和现任助理,得出的结论是,拜登政府官员对哈里斯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她在白宫已经被边缘化。
哈里森和拜登的关系陷入了令人厌倦的僵局。尽管哈里斯的团队在新闻见报后迅速进行了辩护,但这并没有帮助。在最近的一次民调中,哈里斯的支持率一直低28%,可以说他没有存在感,不受欢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副总统。
但是哈里斯不应该受到责备,拜登也应该受到责备。无论是从阿富汗撤军的失败,还是在中国引入支出法案的阻挠,都证明了拜登领导能力的局限性。拜登的昏招频出,哈里斯自然没有表演的机会。有人开玩笑说,哈里斯整天呆在白宫的电脑前,就是为了防止收到邮件。很少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格的副总裁。
因此,当拜登把处理美墨边境非法的烫手山芋甩给副手时,连相应的权限都没有给,哈里斯的“别来美国”演讲让他坐以待毙,接受了无休止的指责。但白宫一直置身事外。
但是这两个人都不应该抱怨对方。目前,拜登的支持率为38%,创下历史新低。然而,拜登和哈里斯的表现是相互拖累的。拜登的糟糕表现让哈里束手束脚,而哈里斯为数不多的几场表现则全部乱了套,这给拜登增加了额外的政治负担。
无论如何,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的差异就像是美国的缩影。在此之前,美国只有社会分化和人口分化。
离,如今连美国的最高管理层也面临这样的境况,这个国家的前途可谓雪上加霜。第三件事,万众瞩目的中美双边会晤终于成为了现实。这次的会晤不仅是中美两国的大事也事关社会,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面对中国领导人,也是解决双方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良机。
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率先进行通话,划下红线。既然美国有求于中国,就必须端正态度,“一个中国”才是双方会晤的前提。
这次的会议采用了1+5的方式,除了两国元首,各自还有五位陪同人员。美国方面是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坎贝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
会议超过三个小时,拜登当面表态,重申不支持“”。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美国的霸权之路越走越窄,是座独木桥,不利于两国关系甚是世界的利益。而中国的发展之路才是康庄大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意味着挑战美国或者西方的秩序,更重要的是对全人类和世界的责任和担当。
而美国主动缓和关系则为了解决自身的困境,首先在格局上就小了。目前美国正遭受严重的供应链危机,以及31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对此拜登政府办法不多,而能将美国拉出泥潭的只有中国了,因此会晤的时间非常耐人寻味。
在会晤开始时,是北京时间上午8点多,但是对拜登一行美国人来说却是半夜。美国总统带着国务卿、财长们“主动加班”,可见寻求作的心情有多么迫切,很显然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此次会晤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可见美国所谓的“从实力地位出发”的理念已经一去不复返,从今往后,中美可能会将会摸索出一条平等、相互尊重的共赢之路,一个崭新的“中国时代”可能要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