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是几号(父亲节是几月几号)
父亲节是几号(父亲节是几月几号)
父亲节 是几号
6月18日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西方的父亲节。八月八日是中国的父亲节。中国男人节(父亲节)的由来:8月8日父亲节,好记又响亮,但你能想象这个节日的由来和抗日战争有关系吗?让我们回到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上海的爱国人士专门提出了父亲节的想法,并举行庆祝活动。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士绅名流都觉得庆祝父亲节真的很有意义!经过积极努力,8月8日被当时的*政府指定为爸爸们的专属节日。八个节日,父亲节,仔细想想,这个节日真的很有创意,也很顺利。但是,这种谐音游戏在非华语地区是不能玩的。例如,日本的父亲节是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父亲节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明年想在其他国家过父亲节,可以问爸爸。也许是异域风情,或者一年庆祝三次父亲节也不错!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亲爱的爸爸的节日!
中国父亲节是哪天?
中国的父亲节是每年的八月八日,也被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很像,而且“八八”这个词和“爸爸”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所以父亲节被特别指定为“八八”。
早在抗战火热的1945年,上海一些爱国人士就倡议将8月8日定为中国的“父亲节”,以庆祝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
抗战胜利后,内元老和上海名人如吴志辉、李石曾、潘公展等。觉得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必要专门提倡,于是他们政府,请求允许每年把8月8日定为父亲节,并下令全国都要纪念。书被批准后,8月8日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
?扩展数据
父亲节在中国的作用
1.给所有父亲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斯玛特先生,提醒并要求世界上所有的父亲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履行好作为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2.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爱那位为孩子奉献一生的慈祥的父亲。
3.在父亲节,表达对父母的爱是的。
4.当母亲煞费苦心地照顾孩子时,父亲也在努力扮演上帝赋予的沉重角色。
来源:搜狗百科-中国父亲节中国没有正式的父亲节,但大陆人习惯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向你父亲表示感谢的日子。它始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并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节日日期因地区而异。
最广泛的日期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这是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的父亲节。庆祝节日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多与送礼、家庭聚餐或活动有关。
数据扩展:
美国节日的起源:
世界上个父亲节于1910年在美国诞生,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杜德夫人(索诺拉路易斯斯玛特多德饰)发起。
1909年,父亲去世,她特别想念父亲。多德夫人心里明白,她父亲养育孩子的爱和艰辛不亚于任何母亲。她希望有一个特殊的日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世界之父。
多德夫人立即写信给市长和州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将父亲的生日——定为每年6月5日的父亲节,然后将节日改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在华盛顿的斯波坎,举行了世界上次父亲节庆祝活动。
1924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表示支持设立全国父亲节的提议。1966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一项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美国的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成为美国的纪念日。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父亲节不是一个“博来”的节日。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父亲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父亲节的庆祝活动。
市民们立即响应。抗战胜利后,上海各界名人联名要求上海市政府转交*,并指定8月8日为全国父亲节。在父亲节,人们佩戴鲜花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思念。
1945年人民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有限。到1946年5月,上海名人有潘公展、李石曾、宋、王、杜、吴志辉、李登辉(复旦大学前校长)、钱永明等数十位。共同要求国民政府将每年的八月八日定为父亲节。
原因是中国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的胜利。这八年里阵亡的士不计其数,这一代士的忠勇精,一往无前,杀敌到果,真的是他们父亲每天教育和随时鼓励的结果。
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
1、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2、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
1.、父亲节是一年别感谢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中国台湾地区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日,与父亲节对应还有母亲节,西方的母亲节是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最正统的中国父亲节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其理由有三:一,八八的谐音是 "ba ba" ,同爸爸;二,八月初八中的“八八”两个字,恰好组成中国汉字的“父”字;三,八八吉祥、仁慈、宽容、正义等等的象征。之所以用农历,因为“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并且书写农历的日期不用数字。
爸爸节,即父亲节,每年公历的8月8号,是新中国之前设定的父亲节, 又名“八八节”,而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简单好记又响亮。
这是中国自己的父亲节,在这个父亲节设立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历史背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八日(1945年8月8日),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觉得庆祝父亲节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当时的*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通过。定每年的八月八日是中国的父亲节。就这样,八月八日就被当时的*政府订为爸爸们的专属节日。
八八节,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但是,非华人地区就不能也不会这么称呼了,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父亲节,则是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目前美国的很多华侨,一般一年都过两个父亲节,一个是美国本土的父亲节,是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另一个是中国的父亲节,是每年八月八号。
今天的中国(大陆)地区,官方并没有规定采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但是在年轻人的团体中,已经把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自己的父亲节;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是以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只有少部分人在八月八日隆重纪念一番;而在台湾地区,几乎全部以八月八日作为自己的父亲节,这也是官方正式规定的节日。实际上,这个规定比较符中国文化,因为加入了中国汉字的谐音,并且八月八日的两个“八”重叠在一起形成“父”。
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父亲节的时间设立,比美国的父亲节要早。美国1966年,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此后直到1972年,美国总统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才成为美国性的纪念日。而中国的父亲节在1945年就确立。
目前,我国台湾地区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日。而母亲节,两岸三地都相同,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近年来,互联网上盛行一种说法: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男子节”,也叫“中国爸爸节”。调查发现,今中国台湾地区仍保留的“中国爸爸节”,在大陆已经“隐退”了几十年,而西方的父亲节则在大陆大行其道。不过,近年来,“中国爸爸节”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部分大陆网民知晓,一些商家和网民开始认可这一节日。
8月7日,记者针对“您是否听说过"中国爸爸节"”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在随机抽取的100名大学生中,仅有3人知道8月8日是“中国爸爸节”,2人曾听说有“中国爸爸节”但不清楚节日日期,其余大学生均表示只清楚有“西方父亲节”,而“中国爸爸节”为次听说。
“中国爸爸节”是在1945年8月8日,由上海的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定八月八日为 “爸爸节”(谐音),后正式改为“中国男子节”。今在台湾地区仍然保留这一节日,大陆却较少有人关注。中国的父亲节,8.8,谐音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