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电话销售靠谱吗,在boss直聘工作做销售

1年前 (2024-04-22)

boss直聘电话销售靠谱吗,在boss直聘工作做销售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

“老板们”不充钱就注销账号?BOSS直聘难道疯狂推销不成就威胁?是业绩压力在作祟吗?

2

3

随着BOSS直聘的急速扩张,用户简历泄露、涉嫌广告欺诈、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等负面新闻接踵而。如今,服务好“老板们”,让招聘越来越简单,才是BOSS直聘的当务之急。

“找工作跟老板谈!找工作!上BOSS直聘!升职!加薪……”2018年一句的广告语让BOSS直聘被大众熟知。

2019年,BOSS直聘实现盈利,2020年利润实现翻倍增长。今年6月,BOSS直聘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市值149亿美元,超过前程无忧和猎聘市值之和。近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该季度BOSS直聘的营收净利都实现了同比增长,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

一直以来,BOSS直聘都以“直接和老板谈”作为自己的品牌特色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和企业。但随着BOSS直聘的急速扩张,用户简历泄露、涉嫌广告欺诈、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等负面新闻也接踵而。

不仅如此,除了应聘者,作为BOSS直聘的“金主”招聘者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销售人员推销平台套餐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最近来自BOSS直聘平台的销售电话轰炸让一些招聘者叫苦不已。

对于销售人员所说的平台套餐,董成曾经买过,他认为BOSS直聘上的套餐种类太多,变化很大,而且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近期不太需要就没买。“因为曾经消费过,所以可能被列为潜在用户,让销售盯上了。”董成说道。

图源:微博

对此类情况,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平台的用户信息可能被放在内部的‘线索池’里,在‘公海’和‘私海’里转换。”招聘者接到单一销售人员的电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信息在该销售人员的独立信息库,也就是“私海”;一旦销售人员认为用户不再具有推销潜力就被放进公共的信息库,即“公海”,有些平台会利用公共信息库信息给没有经验的销售人员练手,也就出现用户接到不同推销员电话的情况。

除了频繁的销售电话骚扰,让董成更加无语的是,在多次明确拒绝办理套餐,并要求对方不要再打电话后,BOSS直聘销售人员竟然连续三次问他:“那先生你是需要注销账户吗?”

“不购买套餐难道我就不能在平台挂招聘信息了吗?”董成说道,“于是我追问了他的工号,但对方还在继续和我说注销账号的事,在我的追问下竟然直接挂掉了电话。”

在经过少七八次的无效沟通后,董成拨打了BOSS直聘官网投诉电话,得到的回应是:“标识已打,以后不会有销售打电话了”。董成很不理解,明明可以打标识,却迟迟不肯操作;明明只是不想再购买套餐,却被威胁注销账号,难道平台可以无故注销用户的账号吗?

平台对账号的监管无可厚非,尤其是在7月,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后。BOSS直聘回应,高度重视并将积极配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全面排查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在《BOSS直聘职位信息发布规则》中有“如您/您的关联账号存在下述行为,您的职位信息(免费、付费)均有可能无法审核通过或被删除/屏蔽;您的账号可能被暂时或冻结。”

图源:新浪黑猫

BOSS直聘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会主动注销用户账号,如果用户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则会冻结账号。

BOSS直聘报价单,图源:网络

对于这类设置,徐延轩认为,要看之前的用户协议。如果平台对上架和展示作了充分说明和告知,尤其是平台可以单方更改规则,用户是否有过同意。如果在这个框架内,个人认为属于平台的自主经营策略。

除此之外,不少企业用户还指出,在政策监督下,BOSS直聘加强了对企业招聘账户的审核,但对个人应聘账户的审核却并不完善。一位招聘负责人表示:“明明应聘者是1998年出生,工作经验却标了10多年;明明要求工作经验5~10年,但系统还是会不匹配的应聘信息……根本不受算法约束。不再回应这些信息后,又被告知‘付费后或者各种升级套餐,会有更优质的人才挑选’。对于这样的服务,用户怎么会想花钱再购买套餐呢?”目前,对于依托单一模式发展的BOSS直聘来说,如何服务来弥补部分用户已经产生的不良印象,实现可持续营收增长,是公司亟待解决的课题。

排版/季嘉颖

图片/Boss直聘 微博 新浪黑猫 东方IC 网络

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