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笔头(圆珠笔头的制造难度有多大)

5个月前 (04-22)

圆珠笔头(圆珠笔头的制造难度有多大)

圆珠笔的笔尖

笔尖是一个小钢珠。小钢珠嵌在一个圆柱形的小铜碗里,然后用一根装满墨水的塑料管连接。墨水随着钢珠从四周流下。有两点需要纠正。

1.不是圆珠笔笔尖,而是一次能写两公里的圆珠笔笔芯。(台湾产bic圆珠笔可以写400米,但外观差别不大,BIC圆珠笔可以写2000米。)

笔尖的球体需要采用非常坚硬耐磨的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不锈钢和碳化钨。后者质量更好,无论用多长时间都可以写得很流畅。

用来制作笔尖的金属丝是由青铜、镍银或特殊钢制成,通过冲压或车铣成型。国内原材料比较低端,容易漏墨、掉珠,耐磨性差,只能占据便宜的低端市场。

2.不是中国做不出来,也不是原料设备都要进口,而且做出来比别人贵。但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这种圆珠笔,我们这一代速度快,全国都用签字笔(中性笔)。2012年,贝发集团斥资6000万元研发圆珠笔头时,曾有人算过一笔账:瑞士笔头和德国墨水,计0.126元,加上笔管、套管等塑料配件,一支圆珠笔的成本是0.233元,而出厂价只有0.245元,利润率只有1分2%。(中性笔可以赚两倍,一笔利润2 ~ 3分钱)

据说如果突破书写、墨水等核心技术,实现完全国产化,不需要进口原材料,整个圆珠笔的成本少可以降低5%。(但是一个可以用五个的bic水晶,零售价才两块多一个。一块羊毛怎么样?)

Bic的圆珠笔是全世界公认的好笔。擅长流水,书写清晰,流畅耐用。幸运的是,这样一支好用的笔只花了两块多人民币,为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要说它创造了多少利润,肯定不如空调。虽然好的产品不在于价格,而在于价值。

但是谁又能游手好闲逆着市场,投入巨资去开发那些明显不赚钱的东西呢?就为了证明我能行?

所谓不会做圆珠笔,比中国和其他国家在金属材料上的差距更重要。

注:答案参考《1966年卖1000亿支圆珠笔:揭示中国造不出圆珠笔的事实》一文。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圆珠笔头

没用,但现在能用了。因为圆珠笔头很细,用的材料很特别。其实国内也有能生产圆珠笔的企业,比如我发现的这个:大连钢珠制造有限公司,官网上自称是“一家专门生产微型球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不锈钢球、碳化钨球和陶瓷球。在百度找到的其他介绍中,可以发现这家企业承担了中国圆珠笔85%的生产和销售。

这样的企业到底有多大?技术和产品是否达到了现在国内需要进口、保密、不能生产的水平?事实上,这家企业位于辽宁省大连庄河太平岭大赵村,只有50名员工和7名专业技术人员。是真正的村级民营企业。

圆柱球的制造利润极低。

也就是说,最近传言的“中国没有实力制造的圆珠笔球”,实际上可以在中国一个普通的乡镇民营企业生产。而且这个地方既不是北广州也不是北广州,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肯定不是特别高。

当然,圆珠笔球也分为球和低档球。也许可以生产低档的钢珠,但是其他的圆珠笔球就不能生产了?这也是网络上的说法。

当然,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高端圆珠笔球由碳化钨制成。这种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于金刚石。这种碳化钨珠也可以在中国生产。——中国是世界上的碳化钨加工国和出口国,其中的碳化钨出口国依次是日本、韩国、德国和意大利。从材料上看,中国可以生产圆珠笔用碳化钨。上述大连的乡镇级民营企业也可以生产包括不锈钢球、碳化钨球、陶瓷球在内的所有圆珠笔球。

既然中国企业有能力生产圆珠笔,也有企业在生产圆珠笔,为什么大量中国企业从国外进口这么多圆珠笔,而不是自己生产?

因为成本问题。

众所周知,圆珠笔的价格便宜几毛钱,只贵几块钱,其中利润少得可怜。中国的圆珠笔年产量超过400亿支。可以说,这400多亿支圆珠笔代表了圆珠笔行业的现状:利润微薄,没有利润,几乎没有附加值。

球呢?不要看那些持球的朋友圈“”又高深莫测。事实上,球是一种非常便宜的产品。

Aliba网站站点" rel="nofollow" />